
政治必修1人教版经济生活同步试题#必修一同步训练:第11课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doc
浅笑小倔强|
2023-03-17|
255次下载|
6页|
707.638KB|
5分
政治必修1人教版经济生活同步试题#必修一同步训练:第11课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doc
[第11课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eq \a\vs4\al\co1(基础演练)
1.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漫画《向往》体现的是( )
A.生产全球化 B.资本全球化
C.贸易全球化 D.技术全球化
2.据亚洲开发银行《亚洲经济监测》报告,受欧洲债务危机和美国经济减速影响,除日本等部分发达国家以外的亚太地区2012年经济增长率预计为7.2%,比2011年9月时的预测值低了0.3个百分点。上述材料表明( )
A.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
B.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C.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
D.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主要是部分发达国家
3.从2001年到2010年,世界贸易进出口总额由61 624亿美元增长到303 870亿美元,中国的进出口总额从5 098亿美元增长到31 727.6亿美元。由此可见( )
①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贸易总量的扩张
②经济全球化使国际分工与协作日益深化
③中国的比较优势在贸易中得以充分发挥
④中国在对外开放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十一五”期间,青岛市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外贸比重逐年提高,由“十五”末的36.1%和10.3%增至“十一五”末的37.5%和11.5%。由此可见,青岛市( )
①把扩大对外贸易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②注重科技创新,增加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 ③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加快外贸增长方式转变 ④积极增加出口商品种类,坚持出口多元化战略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5. 2012年12月4日,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穆虹在第四届中国对外投资合作洽谈会期间举办的“选择美国投资论坛”上表示,中国企业对美投资正逐年上升,2011年中国对美投资增长28%。我国对外投资的增长表明( )
①我国已由资本输入国变为资本输出国 ②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增强 ③我国的跨国公司遍布全球
④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6.面对美元汇率不断走低的形势,作为最大美债持有国,我国呼吁美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切实采取措施,维护美国和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投资者信心。这表明( )
①经济全球化使国家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②购买国债是一种高收益和高风险并存的投资行为 ③诚信是国际经济交往活动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 ④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欧盟、美国为主导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eq \a\vs4\al\co1(能力提升)
7.如果甲国年利率为1%,乙国年利率为3%,乙国货币对甲国货币呈贬值趋势,预期一年后贬值2%,那么,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从投资的角度看( )
A.更多的资金将会流向甲国
B.更多的资金将会流向乙国
C.甲乙两国资金出现等量流动
D.甲乙两国之间停止资金流动
8.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发挥巨大作用。下列对其表述正确的是( )
①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 ②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导者 ③跨国公司促进国际分工水平的不断提高 ④多家公司组成的企业就是跨国公司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9.2012年4月25日, 中欧经贸高层对话在京举行。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会议中强调,中方愿意继续深化中欧经贸领域合作,营造更好的贸易环境,推动中欧经贸合作互利共赢。对中国来说,积极推动中欧经贸合作有利于( )
①形成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②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③充分利用世贸规则,彻底解决“反倾销”问题
④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带动国内产业结构升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欧、美、日发达经济体的债务危机似乎开启了全球金融市场的潘多拉魔盒。目前西方发达经济体实体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大部分国际组织纷纷下调了对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测,这极有可能引发新一轮全球经济衰退。这进一步佐证了 ( )
①经济全球化不利于经济发展 ②要高度重视国家经济安全 ③要放慢金融业对外开放步伐
④应增强抵御金融风险能力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1.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加剧了贫富分化,即富国越富,穷国越穷。造成全球范围内贫富分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发展中国家自然地理条件恶劣
B.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的存在
C.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
D.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
12.中国企业不断加快海外并购步伐,无疑是中国经济2012年开年的一大亮点。如山东重工3.74亿欧元收购全球豪华游艇巨头意大利法拉帝集团75%的控股权、国家电网公司以3.87亿欧元收购葡萄牙电力21.35%股份等。海外并购( )
A.是我国利用外资方式的表现
B.可以避免与相关国家的贸易摩擦
C.可以降低我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
D.是我国创新对外投资方式的表现
13.面对欧债危机的持续影响,中国外贸经济出现滑坡现象。
材料一 下表为“十一五”期间某省对外经济发展情况:
出口产品外商投资一般性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年均数额
(亿美元)1 364.8198.59356 所占比重(%)83.710.455.433.9 (1)结合材料分析该省外向型经济存在的问题。
(2)面对欧债危机的影响,同学甲认为:“经济全球化拖累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同学乙则认为:“欧债危机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你如何评价两位同学的观点?
eq \a\vs4\al\co1(选做题)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6—2011年我国对外贸易情况(单位:亿美元)
注:外贸对中国经济的贡献率为20%左右,而德国是60%,日本是33%。
材料二 目前,我国出口的产品仍主要集中在传统劳动密集型、资源型、低附加值的低端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比重不足10%。同时,我国经济增长对投资依赖过大,2006-2011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40%以上,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
(1)材料一蕴含了哪些经济信息?
(2)就上述材料中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请从《经济生活》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
课时专练(人教版专用):(十一)
1.B [解析] 此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漫画体现了资本投资跃出国境,飞向世界,可见资本的全球化,故答案为B。
2.A [解析] 此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欧债危机引发全球动荡,可见一国经济波动对他国的影响,凸显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全球经济不稳定,故答案为A。
3.C [解析] 此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排除①。此题强调中国进出口贸易,没有强调独立自主,排除④。
4.A [解析] 此题考查“走出去”战略。材料表明青岛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多,可见出口产品附加值增加,出口产品结构优化,②③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此题没有涉及经济发展的动力问题,排除①。此题只强调出口产品优化,没有强调种类增多,排除④。
5.D [解析] 对外投资的增长是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增强的表现,也说明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①③明显错误。
6.B [解析] 此题考查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措施。②属于股票的特点,故排除。经济全球化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欧盟和美国只是其中的个体,排除④。
7.A [解析] 假设有资金10 000元
(1)存甲国一年后的本息和为10 000×(1+1%)=10 100元(注意:这是甲国的货币,没有贬值过)
(2)存乙国一年后的本息和为:10 000×(1+3%)=10 300元
贬值2%后:10 300×(1-2%)=10 094元
从以上计算可以得出,存10 000元在甲国,一年后的利息比乙国多6元,所以会有更多的资金流向甲国。
8.C [解析] 此题考查对跨国公司的理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导,排除②。跨国公司必须在一国拥有总部,在他国或地区拥有子公司,故排除④。
9.C [解析] 此题考查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加强中欧贸易合作有利于正确处理中欧贸易摩擦,但是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反倾销”等贸易壁垒问题,这些问题是由国家利益所决定的,故排除③。
10.C [解析] 此题考查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措施。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生产力发展,排除①。对待经济全球化我们应该趋利避害,积极参与,排除③。
11.B [解析] 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这是不合理的国际旧秩序的表现,它是造成全球范围内贫富分化的根本原因,故选B。A错误。C、D不符合题意。
12.D [解析] 此题考查“走出去”战略。海外并购属于我国对外投资,故答案为D。
13.(1)①该省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高新技术产品所占比重较低,出口产品结构亟待优化。②该省引导外资投向不合理,外资过多地投向第二产业,不利于产业结构优化。
(2)①欧债危机导致中国外需减少,出口降低,对中国出口企业利润、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国内就业产生消极影响。②欧债危机导致外部需求降低,将倒逼中国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模式,进一步扩大内需。③欧债危机的持续蔓延引发了全球经济及资本市场低迷,一些欧洲企业出现经营不善及资金流困难的局面,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创造了机遇,促进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市场和技术竞争。
[解析] 第(1)问,考查该省对外经济发展呈现的问题,从出口看,产品结构不合理;从引进外资看,利用外资结构不合理。第(2)问,对于欧债危机的影响,我们应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积极方面主要是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以及对外投资的影响;消极方面主要是对我国出口的影响。
14.(1)①材料一反映了2006-2011年,我国的货物进口额和出口额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由于受2008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与2008年相比有所下滑。②我国的货物出口额都大于进口额(或答我国对外贸易处于贸易顺差地位),表明我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③外贸对我国经济的贡献率还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2)①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②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增加外贸对中国经济的贡献率。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④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努力创造自主品牌。⑤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或答“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⑥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调节经济发展。
[解析] 第(1)问,属于图表类试题,图表主要反映了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的变化,以及进口和出口的对比,强调外贸贡献率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第(2)问,主要考查如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可以立足发展方式转变、出口产品优化、对外开放水平提高,以及宏观调控的措施来分析。
[第11课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eq \a\vs4\al\co1(基础演练)
1.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漫画《向往》体现的是( )
A.生产全球化 B.资本全球化
C.贸易全球化 D.技术全球化
2.据亚洲开发银行《亚洲经济监测》报告,受欧洲债务危机和美国经济减速影响,除日本等部分发达国家以外的亚太地区2012年经济增长率预计为7.2%,比2011年9月时的预测值低了0.3个百分点。上述材料表明( )
A.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
B.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C.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
D.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主要是部分发达国家
3.从2001年到2010年,世界贸易进出口总额由61 624亿美元增长到303 870亿美元,中国的进出口总额从5 098亿美元增长到31 727.6亿美元。由此可见( )
①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贸易总量的扩张
②经济全球化使国际分工与协作日益深化
③中国的比较优势在贸易中得以充分发挥
④中国在对外开放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十一五”期间,青岛市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外贸比重逐年提高,由“十五”末的36.1%和10.3%增至“十一五”末的37.5%和11.5%。由此可见,青岛市( )
①把扩大对外贸易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②注重科技创新,增加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 ③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加快外贸增长方式转变 ④积极增加出口商品种类,坚持出口多元化战略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5. 2012年12月4日,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穆虹在第四届中国对外投资合作洽谈会期间举办的“选择美国投资论坛”上表示,中国企业对美投资正逐年上升,2011年中国对美投资增长28%。我国对外投资的增长表明( )
①我国已由资本输入国变为资本输出国 ②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增强 ③我国的跨国公司遍布全球
④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6.面对美元汇率不断走低的形势,作为最大美债持有国,我国呼吁美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切实采取措施,维护美国和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投资者信心。这表明( )
①经济全球化使国家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②购买国债是一种高收益和高风险并存的投资行为 ③诚信是国际经济交往活动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 ④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欧盟、美国为主导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eq \a\vs4\al\co1(能力提升)
7.如果甲国年利率为1%,乙国年利率为3%,乙国货币对甲国货币呈贬值趋势,预期一年后贬值2%,那么,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从投资的角度看( )
A.更多的资金将会流向甲国
B.更多的资金将会流向乙国
C.甲乙两国资金出现等量流动
D.甲乙两国之间停止资金流动
8.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发挥巨大作用。下列对其表述正确的是( )
①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 ②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导者 ③跨国公司促进国际分工水平的不断提高 ④多家公司组成的企业就是跨国公司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9.2012年4月25日, 中欧经贸高层对话在京举行。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会议中强调,中方愿意继续深化中欧经贸领域合作,营造更好的贸易环境,推动中欧经贸合作互利共赢。对中国来说,积极推动中欧经贸合作有利于( )
①形成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②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③充分利用世贸规则,彻底解决“反倾销”问题
④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带动国内产业结构升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欧、美、日发达经济体的债务危机似乎开启了全球金融市场的潘多拉魔盒。目前西方发达经济体实体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大部分国际组织纷纷下调了对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测,这极有可能引发新一轮全球经济衰退。这进一步佐证了 ( )
①经济全球化不利于经济发展 ②要高度重视国家经济安全 ③要放慢金融业对外开放步伐
④应增强抵御金融风险能力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1.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加剧了贫富分化,即富国越富,穷国越穷。造成全球范围内贫富分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发展中国家自然地理条件恶劣
B.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的存在
C.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
D.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
12.中国企业不断加快海外并购步伐,无疑是中国经济2012年开年的一大亮点。如山东重工3.74亿欧元收购全球豪华游艇巨头意大利法拉帝集团75%的控股权、国家电网公司以3.87亿欧元收购葡萄牙电力21.35%股份等。海外并购( )
A.是我国利用外资方式的表现
B.可以避免与相关国家的贸易摩擦
C.可以降低我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
D.是我国创新对外投资方式的表现
13.面对欧债危机的持续影响,中国外贸经济出现滑坡现象。
材料一 下表为“十一五”期间某省对外经济发展情况:
出口产品外商投资一般性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年均数额
(亿美元)1 364.8198.59356 所占比重(%)83.710.455.433.9 (1)结合材料分析该省外向型经济存在的问题。
(2)面对欧债危机的影响,同学甲认为:“经济全球化拖累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同学乙则认为:“欧债危机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你如何评价两位同学的观点?
eq \a\vs4\al\co1(选做题)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6—2011年我国对外贸易情况(单位:亿美元)
注:外贸对中国经济的贡献率为20%左右,而德国是60%,日本是33%。
材料二 目前,我国出口的产品仍主要集中在传统劳动密集型、资源型、低附加值的低端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比重不足10%。同时,我国经济增长对投资依赖过大,2006-2011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40%以上,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
(1)材料一蕴含了哪些经济信息?
(2)就上述材料中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请从《经济生活》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
课时专练(人教版专用):(十一)
1.B [解析] 此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漫画体现了资本投资跃出国境,飞向世界,可见资本的全球化,故答案为B。
2.A [解析] 此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欧债危机引发全球动荡,可见一国经济波动对他国的影响,凸显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全球经济不稳定,故答案为A。
3.C [解析] 此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排除①。此题强调中国进出口贸易,没有强调独立自主,排除④。
4.A [解析] 此题考查“走出去”战略。材料表明青岛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多,可见出口产品附加值增加,出口产品结构优化,②③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此题没有涉及经济发展的动力问题,排除①。此题只强调出口产品优化,没有强调种类增多,排除④。
5.D [解析] 对外投资的增长是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增强的表现,也说明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①③明显错误。
6.B [解析] 此题考查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措施。②属于股票的特点,故排除。经济全球化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欧盟和美国只是其中的个体,排除④。
7.A [解析] 假设有资金10 000元
(1)存甲国一年后的本息和为10 000×(1+1%)=10 100元(注意:这是甲国的货币,没有贬值过)
(2)存乙国一年后的本息和为:10 000×(1+3%)=10 300元
贬值2%后:10 300×(1-2%)=10 094元
从以上计算可以得出,存10 000元在甲国,一年后的利息比乙国多6元,所以会有更多的资金流向甲国。
8.C [解析] 此题考查对跨国公司的理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导,排除②。跨国公司必须在一国拥有总部,在他国或地区拥有子公司,故排除④。
9.C [解析] 此题考查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加强中欧贸易合作有利于正确处理中欧贸易摩擦,但是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反倾销”等贸易壁垒问题,这些问题是由国家利益所决定的,故排除③。
10.C [解析] 此题考查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措施。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生产力发展,排除①。对待经济全球化我们应该趋利避害,积极参与,排除③。
11.B [解析] 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这是不合理的国际旧秩序的表现,它是造成全球范围内贫富分化的根本原因,故选B。A错误。C、D不符合题意。
12.D [解析] 此题考查“走出去”战略。海外并购属于我国对外投资,故答案为D。
13.(1)①该省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高新技术产品所占比重较低,出口产品结构亟待优化。②该省引导外资投向不合理,外资过多地投向第二产业,不利于产业结构优化。
(2)①欧债危机导致中国外需减少,出口降低,对中国出口企业利润、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国内就业产生消极影响。②欧债危机导致外部需求降低,将倒逼中国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模式,进一步扩大内需。③欧债危机的持续蔓延引发了全球经济及资本市场低迷,一些欧洲企业出现经营不善及资金流困难的局面,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创造了机遇,促进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市场和技术竞争。
[解析] 第(1)问,考查该省对外经济发展呈现的问题,从出口看,产品结构不合理;从引进外资看,利用外资结构不合理。第(2)问,对于欧债危机的影响,我们应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积极方面主要是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以及对外投资的影响;消极方面主要是对我国出口的影响。
14.(1)①材料一反映了2006-2011年,我国的货物进口额和出口额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由于受2008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与2008年相比有所下滑。②我国的货物出口额都大于进口额(或答我国对外贸易处于贸易顺差地位),表明我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③外贸对我国经济的贡献率还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2)①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②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增加外贸对中国经济的贡献率。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④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努力创造自主品牌。⑤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或答“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⑥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调节经济发展。
[解析] 第(1)问,属于图表类试题,图表主要反映了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的变化,以及进口和出口的对比,强调外贸贡献率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第(2)问,主要考查如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可以立足发展方式转变、出口产品优化、对外开放水平提高,以及宏观调控的措施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