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二)练习:第3单元 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 单元检测(3).doc
乱了夏末蓝了海|
2023-03-01|
38次下载|
6页|
1.43MB|
5分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二)练习:第3单元 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 单元检测(3).doc
单元检测卷(三)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1776年7月4日,殖民地代表在费城召开了第二次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这一影响整个人类文明进程的文件( )
A.正式宣布建立美利坚合众国
B.受到《人权宣言》的直接影响
C.约翰逊等组成的制宪议会制定
D.促进了英国封建专制统治的结束
答案 A
2.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托马斯·潘恩在《常识》中告诫民众:“君主政体意味着我们自身的堕落和失势,同样地,被人们当作权利来争夺的世袭,则是对我们子孙的侮辱和欺骗。”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是( )
A.人文主义 B.民族主义
C.天赋人权说 D.三权分立学说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材料的理论依据是天赋人权说,所以选C。
3.《独立宣言》:“……当追逐同一目标的一连串弊政和侵夺证明这个政府企图把人民置于专制统治之下时,人民就有权利,也有义务推翻这个政府,并为他们未来的安全建立新的保障……”其中所体现的民主思想,哪一点是对启蒙思想的发展( )
A.平等的思想 B.天赋人权学说
C.“主权在民”的学说 D.人民革命权利
答案 D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对两个不同事件之间的比较,要注意对两个知识点都要认识透彻,方可得出答案。A、B、C三项在启蒙运动中都已经出现。
4.《独立宣言》的主要起草者杰斐逊后来当选美国的第三任总统,他在遗嘱中写道:“下列碑文,不得增添一字——《独立宣言》和弗吉尼亚宗教自由法案的起草者,弗吉尼亚大学的创办者。”但他只字未提其任总统的经历。这表明杰斐逊( )
①非常珍视民族的独立和自由 ②特别轻视国家行政官员 ③非常重视民族教育的发展 ④深受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C
解析 杰斐逊没有提及其作为总统的经历,不是因为他轻视行政官员,而是他认为他起草《独立宣言》和弗吉尼亚宗教自由法案,创办弗吉尼亚大学对民族的贡献最大。
5.1789年三级会议的召开点燃了法国大革命的导火线。在这次会议上,第三等级提出的要求有( )
①制定宪法 ②国王不得征税 ③限制王权 ④实行改革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答案 C
解析 在三级会议上,第三等级提出了制定宪法、限制王权、实行改革的要求,并组成制宪议会。
6.《人权宣言》第十条规定:“意见的发表只要不干扰法律所规定的公共秩序,任何人都不得因其意见、甚至信教的意见而遭到干涉。”此规定肯定了( )
①资产阶级言论自由 ②资产阶级宗教自由 ③人身不可侵犯的权利 ④封建等级制不可动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 A
7.1789年颁布的《人权宣言》确定了法国制定宪法的基本政治原则。其思想基础是( )
A.三权分立
B.君主专制
C.自然法和社会契约思想
D.人民革命权利
答案 C
解析 《人权宣言》的思想基础是洛克和卢梭等欧洲启蒙学者的自然法和社会契约思想。
8.提到《人权宣言》,人们想到的自然是法国由制宪会议通过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然而,马克思曾誉称北美《独立宣言》为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对两个宣言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独立宣言》仅确认了人民主权原则而没有确认基本人权
B.《独立宣言》的基本宗旨在于阐明北美独立的正当合理性
C.《人权和公民权宣言》体现了摧毁君主立宪制的要求
D.《独立宣言》仿《人权和公民权宣言》风格宣示了新原则
答案 B
解析 《独立宣言》确认了基本人权和人民主权两项宪法原则,A项不正确;《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体现了摧毁封建君主专制的要求,C项不正确;《独立宣言》于1776年通过,法国由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和公民权宣言》是1789年,D项也不正确。
9.戏剧艺术家齐如山在回忆录中写道,1912年2月的一个晚上,商家云集的北京城东安门一带,突然枪声大作,人声喧嚷,向来还算安分的北洋大兵不知从哪儿一拥而出,一厢放枪,一厢乱抢东西。北洋军这次“兵变”的直接目的是( )
A.向南方革命政府示威
B.为袁世凯在北方就职制造借口
C.反对帝国主义的干涉
D.向公众展示北洋军的强大实力
答案 B
解析 清帝退位以后,南方革命政府派遣代表团北上迎接袁世凯到南京就职。袁世凯不愿离开自己的老巢,指使北洋军制造“兵变”,为其在北京就职寻找借口。
10.有人曾说:“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孙中山出走海外
B.帝国主义的干涉使南京临时政府内外交困,被迫解散
C.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国,但未完成革命任务,未改变中国社会性质
D.革命阵营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向革命派进攻,迫使孙中山辞职
答案 C
解析 题干材料形象地反映了辛亥革命没有真正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这一事实。
1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关于国家主权原则的规定,主要体现了下列哪一启蒙思想家的主张( )
INCLUDEPICTURE "\\\\莫成程\\本地磁盘 (f)\\复邻\\2014\\同步\\历史\\人教选修2历史\\55.TIF" \* MERGEFORMAT
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卢梭 D.洛克
答案 C
解析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这明显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学说,属于卢梭的主张。
12.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理解正确和全面的是( )
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②体现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③革命派想以此限制袁世凯的独裁 ④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第13题15分,第14题18分,第15题19分,共52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宪法之所以恒久,就在于它简洁。它是一块奠基石,而不是一座完整的大厦。或者用句老话比喻:它是根,而不是完美的藤。——美国前总统威尔逊
材料二 第二条 临时大总统有统治全国之权。临时大总统有统率海陆军之权。
第六条 临时大总统得参议院之同意,有设立临时中央审判所之权。
第十一条 参议院议决暂行法律。——据1912年1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初稿整理
材料三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本约法施行后限十个月内,由临时大总统召集国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最后定稿
(1)材料一所说的宪法指的是哪部宪法?它确立了美国的什么政治体制?(6分)
(2)据材料二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借鉴了美国宪法中的什么原则?(3分)
(3)材料三中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最后确立了什么政治体制?实行这种政治体制的目的是什么?(6分)
答案 (1)美国1787年宪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2)分权制衡。
(3)责任内阁制。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他们的造物主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力,系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变成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独立宣言》
材料二 一、国民政府本革命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以建设中华民国。
二、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
三、其次为民权。故对于人民之政治知识能力,政府当训导之,以行使其选举权,行使其罢官权,行使其创制权,行使其复决权。
四、其三为民族。故对于国内之弱小民族,政府当扶植之,使之能自决自治。对于国外之侵略强权,政府当抵御之;并同时修改各国条约,以恢复我国际平等、国家独立。——孙中山的“国民政府建国大纲”
(民国十三年四月十二日)
请完成:
(1)概述材料一的基本主张,指出其历史作用。(10分)
(2)据材料二指出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在孙中山的“国民政府建国大纲”中有哪些体现?并根据材料归纳国民政府的职责。(8分)
答案 (1)主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社会契约;主权在民;人民有权推翻统治者。作用: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的纲领性文件,鼓舞美国人民为独立自由而战斗;对欧洲等地的资产阶级革命也产生深远影响。
(2)体现:主权在民、分权与制衡。职责:保障人民生活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的参政能力,保障人民的政治权力;实现民族自治和平等,维护国家安全和独立。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概括其“主张”;“作用”要从对北美和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两个方面进行概括。第(2)问根据材料概括回答即可。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不言而喻:人人生而平等,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民中间成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力,则系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现今不列颠国王拒绝批准那些对于公共福利最有用和最必要的法律。……我们谨庄严地宣告:自由独立的合众国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
材料二 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的。”
第二条:“这些权利就是自由、平等、安全和反抗压迫。”
第六条:“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参与法律的制定。法律对于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
第十七条:“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1789年《人权宣言》
材料三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员行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法院依据法律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
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之可决弹劾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请回答:
(1)以上三则材料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哪些基本思想?反映在政治上其共同要求是什么?(10分)
(2)材料三与材料一、二相比较,其突出特点是什么?(3分)
(3)以上三个文件对人类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有哪些?(6分)
答案 (1)基本思想:自由、平等、安全是天赋人权;最高权力属于人民;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要求:反对专制统治,实行民主政治。
(2)三权分立。
(3)宣传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为资本主义发展确立了法律规范;推动了人类社会民主化的进程。
解析 第(1)问,结合三则材料概括其基本思想即可。三则材料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所以它们在政治上的共同要求是反对专制统治,实行民主政治。第(2)问,根据材料三,可以看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第(3)问,可以从推动资产阶级革命、确立法律规范、推动民主化等方面进行分析。
单元检测卷(三)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1776年7月4日,殖民地代表在费城召开了第二次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这一影响整个人类文明进程的文件( )
A.正式宣布建立美利坚合众国
B.受到《人权宣言》的直接影响
C.约翰逊等组成的制宪议会制定
D.促进了英国封建专制统治的结束
答案 A
2.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托马斯·潘恩在《常识》中告诫民众:“君主政体意味着我们自身的堕落和失势,同样地,被人们当作权利来争夺的世袭,则是对我们子孙的侮辱和欺骗。”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是( )
A.人文主义 B.民族主义
C.天赋人权说 D.三权分立学说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材料的理论依据是天赋人权说,所以选C。
3.《独立宣言》:“……当追逐同一目标的一连串弊政和侵夺证明这个政府企图把人民置于专制统治之下时,人民就有权利,也有义务推翻这个政府,并为他们未来的安全建立新的保障……”其中所体现的民主思想,哪一点是对启蒙思想的发展( )
A.平等的思想 B.天赋人权学说
C.“主权在民”的学说 D.人民革命权利
答案 D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对两个不同事件之间的比较,要注意对两个知识点都要认识透彻,方可得出答案。A、B、C三项在启蒙运动中都已经出现。
4.《独立宣言》的主要起草者杰斐逊后来当选美国的第三任总统,他在遗嘱中写道:“下列碑文,不得增添一字——《独立宣言》和弗吉尼亚宗教自由法案的起草者,弗吉尼亚大学的创办者。”但他只字未提其任总统的经历。这表明杰斐逊( )
①非常珍视民族的独立和自由 ②特别轻视国家行政官员 ③非常重视民族教育的发展 ④深受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C
解析 杰斐逊没有提及其作为总统的经历,不是因为他轻视行政官员,而是他认为他起草《独立宣言》和弗吉尼亚宗教自由法案,创办弗吉尼亚大学对民族的贡献最大。
5.1789年三级会议的召开点燃了法国大革命的导火线。在这次会议上,第三等级提出的要求有( )
①制定宪法 ②国王不得征税 ③限制王权 ④实行改革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答案 C
解析 在三级会议上,第三等级提出了制定宪法、限制王权、实行改革的要求,并组成制宪议会。
6.《人权宣言》第十条规定:“意见的发表只要不干扰法律所规定的公共秩序,任何人都不得因其意见、甚至信教的意见而遭到干涉。”此规定肯定了( )
①资产阶级言论自由 ②资产阶级宗教自由 ③人身不可侵犯的权利 ④封建等级制不可动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 A
7.1789年颁布的《人权宣言》确定了法国制定宪法的基本政治原则。其思想基础是( )
A.三权分立
B.君主专制
C.自然法和社会契约思想
D.人民革命权利
答案 C
解析 《人权宣言》的思想基础是洛克和卢梭等欧洲启蒙学者的自然法和社会契约思想。
8.提到《人权宣言》,人们想到的自然是法国由制宪会议通过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然而,马克思曾誉称北美《独立宣言》为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对两个宣言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独立宣言》仅确认了人民主权原则而没有确认基本人权
B.《独立宣言》的基本宗旨在于阐明北美独立的正当合理性
C.《人权和公民权宣言》体现了摧毁君主立宪制的要求
D.《独立宣言》仿《人权和公民权宣言》风格宣示了新原则
答案 B
解析 《独立宣言》确认了基本人权和人民主权两项宪法原则,A项不正确;《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体现了摧毁封建君主专制的要求,C项不正确;《独立宣言》于1776年通过,法国由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和公民权宣言》是1789年,D项也不正确。
9.戏剧艺术家齐如山在回忆录中写道,1912年2月的一个晚上,商家云集的北京城东安门一带,突然枪声大作,人声喧嚷,向来还算安分的北洋大兵不知从哪儿一拥而出,一厢放枪,一厢乱抢东西。北洋军这次“兵变”的直接目的是( )
A.向南方革命政府示威
B.为袁世凯在北方就职制造借口
C.反对帝国主义的干涉
D.向公众展示北洋军的强大实力
答案 B
解析 清帝退位以后,南方革命政府派遣代表团北上迎接袁世凯到南京就职。袁世凯不愿离开自己的老巢,指使北洋军制造“兵变”,为其在北京就职寻找借口。
10.有人曾说:“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孙中山出走海外
B.帝国主义的干涉使南京临时政府内外交困,被迫解散
C.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国,但未完成革命任务,未改变中国社会性质
D.革命阵营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向革命派进攻,迫使孙中山辞职
答案 C
解析 题干材料形象地反映了辛亥革命没有真正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这一事实。
1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关于国家主权原则的规定,主要体现了下列哪一启蒙思想家的主张( )
INCLUDEPICTURE "\\\\莫成程\\本地磁盘 (f)\\复邻\\2014\\同步\\历史\\人教选修2历史\\55.TIF" \* MERGEFORMAT
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卢梭 D.洛克
答案 C
解析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这明显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学说,属于卢梭的主张。
12.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理解正确和全面的是( )
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②体现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③革命派想以此限制袁世凯的独裁 ④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第13题15分,第14题18分,第15题19分,共52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宪法之所以恒久,就在于它简洁。它是一块奠基石,而不是一座完整的大厦。或者用句老话比喻:它是根,而不是完美的藤。——美国前总统威尔逊
材料二 第二条 临时大总统有统治全国之权。临时大总统有统率海陆军之权。
第六条 临时大总统得参议院之同意,有设立临时中央审判所之权。
第十一条 参议院议决暂行法律。——据1912年1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初稿整理
材料三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本约法施行后限十个月内,由临时大总统召集国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最后定稿
(1)材料一所说的宪法指的是哪部宪法?它确立了美国的什么政治体制?(6分)
(2)据材料二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借鉴了美国宪法中的什么原则?(3分)
(3)材料三中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最后确立了什么政治体制?实行这种政治体制的目的是什么?(6分)
答案 (1)美国1787年宪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2)分权制衡。
(3)责任内阁制。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他们的造物主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力,系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变成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独立宣言》
材料二 一、国民政府本革命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以建设中华民国。
二、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
三、其次为民权。故对于人民之政治知识能力,政府当训导之,以行使其选举权,行使其罢官权,行使其创制权,行使其复决权。
四、其三为民族。故对于国内之弱小民族,政府当扶植之,使之能自决自治。对于国外之侵略强权,政府当抵御之;并同时修改各国条约,以恢复我国际平等、国家独立。——孙中山的“国民政府建国大纲”
(民国十三年四月十二日)
请完成:
(1)概述材料一的基本主张,指出其历史作用。(10分)
(2)据材料二指出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在孙中山的“国民政府建国大纲”中有哪些体现?并根据材料归纳国民政府的职责。(8分)
答案 (1)主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社会契约;主权在民;人民有权推翻统治者。作用: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的纲领性文件,鼓舞美国人民为独立自由而战斗;对欧洲等地的资产阶级革命也产生深远影响。
(2)体现:主权在民、分权与制衡。职责:保障人民生活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的参政能力,保障人民的政治权力;实现民族自治和平等,维护国家安全和独立。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概括其“主张”;“作用”要从对北美和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两个方面进行概括。第(2)问根据材料概括回答即可。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不言而喻:人人生而平等,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民中间成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力,则系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现今不列颠国王拒绝批准那些对于公共福利最有用和最必要的法律。……我们谨庄严地宣告:自由独立的合众国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
材料二 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的。”
第二条:“这些权利就是自由、平等、安全和反抗压迫。”
第六条:“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参与法律的制定。法律对于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
第十七条:“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1789年《人权宣言》
材料三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员行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法院依据法律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
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之可决弹劾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请回答:
(1)以上三则材料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哪些基本思想?反映在政治上其共同要求是什么?(10分)
(2)材料三与材料一、二相比较,其突出特点是什么?(3分)
(3)以上三个文件对人类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有哪些?(6分)
答案 (1)基本思想:自由、平等、安全是天赋人权;最高权力属于人民;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要求:反对专制统治,实行民主政治。
(2)三权分立。
(3)宣传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为资本主义发展确立了法律规范;推动了人类社会民主化的进程。
解析 第(1)问,结合三则材料概括其基本思想即可。三则材料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所以它们在政治上的共同要求是反对专制统治,实行民主政治。第(2)问,根据材料三,可以看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第(3)问,可以从推动资产阶级革命、确立法律规范、推动民主化等方面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