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老,学到老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同步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6).doc

浮生若梦| 2023-03-31| 2038次下载| 7页| 1.68MB| 5分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同步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6).doc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提出了三民主义,它(  )
A.表达了社会各阶层的政治经济要求
B.明确提出了民族、民权、反帝思想
C.是比较完整的中国民主革命的纲领
D.提出了民主革命时期彻底的土地纲领
2.孙中山认为:“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历史上的政治和社会经济种种中心都归之于民生问题。”为此,他最初提出的政策是(  )
A.平均地权 B.奖励实业
C.保护工商 D.土地革命
3.辛亥革命后,时人悲愤地感叹道:“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这说明辛亥革命(  )
A.实现了民族独立
B.并未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
C.并没有实现推翻封建帝制的目标
D.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4.右图文字是1916年秋天孙中山在海宁观潮时为海宁县立乙种商科职业学校的题词。在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依据题词中的信念,与时俱进的主要活动是(  )

A.发动辛亥革命
B.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
C.发动第二次护法运动
D.提出新三民主义
5.1920年11月,孙中山指出:“有人说推翻清室后,民族主义可以不要了,这话实在错了,即如我们住的租界,外国就要用治外法权来压制中国人,这还是前清造成的恶果,现在清廷虽然不能压制我们,但各国还是压制的……所以我们还是三民主义缺一不可的。”这番话表明孙中山(  )
A.仍坚持原来的三民主义
B.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
C.在反帝问题上模糊不清
D.仍不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6.孙中山在遗嘱中说:“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个遗嘱的原则与孙中山的哪一主张相一致(  )
A.兴中会纲领 B.同盟会纲领
C.新三民主义 D.三大政策
7.中国共产党继承了孙中山的未竟事业,这主要表现在(  )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B.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C.实现了平均地权,把土地分给了广大农民
D.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8.

1925年12月1日,毛泽东在《革命》半月刊第4期上发表理论著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下列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中国革命指明了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B.提出了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的思想
C.提出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的思想
D.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准备
9.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样一条道路,主要取决于(  )
A.中国农民人口多
B.中国革命的发展趋势
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D.敌人在农村力量薄弱
10.下图是2009年国庆期间“锦绣中华”方阵中的湖南彩车。彩车上一马当先的是一面鲜艳的红旗,它与镂空着韶山毛泽东故居的球体形成了动人景观——“韶山红日。”下列毛泽东著作中不是出现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是(  )

A.《论持久战》
B.《新民主主义论》
C.《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D.《论联合政府》
11.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共“七大”在延安城西北郊的杨家岭村沟口中央大礼堂举行,主席台前的石拱上书写着“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的大幅标语。这说明(  )
①毛泽东思想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②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③中共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过渡
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实践经验进行了科学的概括与总结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2.毛泽东下列哪一思想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政治理论准备(  )
A.关于民主革命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的思想
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
C.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
D.两类矛盾学说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
13.一位同学整理有关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文献资料时,发现了以下几条著名论断,按提出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政权是从枪杆子中取得的” 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③“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 ④“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A.②①③④ B.④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④①③
14.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与建设中,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下列体现这一原则的是(  )
①“工农武装割据” ②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
③对资本家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 ④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15.下列有关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是在国内外严峻的政治形势下发表的 ②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③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④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成熟并形成体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6.2009年10月1日国庆20万群众游行内容主要分为“奋斗创业”、“改革开放”、“世纪跨越”、“科学发展”、“辉煌成就”、“锦绣中华”、“美好未来”七个部分。在“改革开放”部分,群众所举起的巨幅画像是(  )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17.邓小平理论是在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集中全党全国人民智慧的基础上创立的。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理论的发展性主要体现在(  )
A.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
B.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的结合
C.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D.满足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
18.观察下列两幅图片,从“小平您好”到“胡哥加油”反映出(  )

①对国家领导人的个人崇拜 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拥护和信心 ③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空前加强 ④反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焕发出新的活力
A.①③④ B.③
C.②③④ D.③④
19.高二年级的四位同学在《半月谈》上看到了右面漫画和下面的信息:2009年4月6日国务院正式公布了历经3年酝酿、争论的新医改方案。新一轮医改8500亿巨额财政支出,2/3将投向医疗服务需求方。他们各自用“三个代表”的知识说明了这一事件的道理。其中最准确的应是(  )

新医改方案的漫画
A.赵鹏: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李华: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张明:党始终代表中国的思想动向
D.王敏: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0.2009年10月1日,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上,当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巨幅画像被游行群众抬着走过天安门广场时,全场欢呼雀跃,为之震撼不已。四代领导人主要理论各有特色,但其本质特征具有一致性,表现为(  )
A.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B.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D.一脉相承而且与时俱进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1题20分,第22题20分,共4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对这个问题,我们党已经有了明确的回答: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中共十三大报告
材料二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
的谈话要点》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孙中山、毛泽东所创立的革命理论及其主要内容。(6分)
 
 
 
(2)材料一中邓小平是怎样认识现阶段中国社会特征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共十三大在这方面作出了怎样的贡献?有何意义?(6分)
 
 
 
(3)根据材料二指出,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又有了哪些发展?(5分)
 
 
 
(4)综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三位伟人的理论创新有何相同特点?(3分)
 
 
 
22.仔细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1)根据图一,回答孙中山在辛亥革命时期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其历史意义如何?(4分)
 
 
 
(2)根据图二,指出毛泽东所说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指的是什么?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方面提出了哪些正确的方针政策?(5分)
 
 
 
(3)读图三,联系中共十三大的有关知识,概括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什么?(4分)
 
 
 
(4)读图四回答,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新时期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提出的系统的科学理论是什么?有何重要意义?(4分)
 
 
 
(5)简要说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系。(3分)
 
单元检测
1.C [三民主义是中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没有提出公开的反帝要求,更提不出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因此只能称为“比较完整的民主革命纲领”。]
2.A
3.B
4.D [据题干“20世纪20年代”“与时俱进”等信息可以判断,孙中山思想发生了巨大变化,提出了新三民主义。]
5.B [材料中论证的观点是外国依然压制着中国人,民族主义仍是革命的任务之一,结合新三民主义的含义,B项最佳。]
6.D [从材料可以看出,其体现的重要原则是“唤起民众”“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这与三大政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主张是一致的,故选D。]
7.A [本题考查知识点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基本任务,主要考查对历史知识的比较、归纳能力。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孙中山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本质上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基本任务都是反帝反封建。]
8.B [A项思想产生于1927年以后;C项思想产生于抗日战争时期;D项产生于解放战争时期。]
9.C [中国之所以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当时中国的国情所决定的,而最能准确反映当时国情的是C项。]
10.C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是毛泽东在国民大革命时期的著作,其他三项都是抗日战争时期的论著。]
11.B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对有效信息的把握能力。题干“七大”及“在毛泽东的旗帜下……”反映了②④的准确性,①早在抗战前期就已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标志是《论持久战》等三篇文章的发表,③发生在1949年10月1日至1956年底。]
12.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项产生于国民大革命时期,B项产生于土地革命时期,D项属于新中国成立后的思想。只有C项才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政治理论准备。]
13.C
14.D [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强调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共存,因而具有中国特色。]
15.C [根据教材知识可知①②④均符合史实,③为中共十四大的主要内容,应排除。]
16.B [几位领导人在不同的阶段,都为中华民族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在“改革开放”时期只能是邓小平。]
17.C
18.C
19.D
20.A
21.(1)理论:孙中山,新三民主义;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内容:新三民主义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内容(或明确提出反帝,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
新民主主义论:中国革命进程分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步走。
(2)特征: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贡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意义:第一次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的概括。
(3)发展: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
(4)特点:立足国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22.(1)三民主义。
历史意义:三民主义集中代表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2)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可以带动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建立。
方针政策: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用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与和平赎买的政策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用逐步过渡的形式改造个体农业和手工业;中共八大提出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3)内容:邓小平理论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再次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并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市场经济作了精辟的分析。
(4)科学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揭示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统一。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5)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三大理论成果。三个理论中,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三者是一脉相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