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2习题:学业分层测评7.doc
惜君嫣云|
2023-03-29|
54次下载|
4页|
9.218KB|
5分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2习题:学业分层测评7.doc
学业分层测评(七)
(建议用时:40分钟)
[学业达标]
1.下列关于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国内政局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全国各省区均已宣布独立
B.清朝皇帝宣统帝已经决定退位
C.革命派掌握了各省的政权
D.袁世凯已掌握了清政府的实权
【解析】 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当时北方各省还在清政府的控制之下,由此可排除A、C两项。由于袁世凯的逼迫,清帝在1912年2月宣布退位,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得到了帝国主义的支持,而且为了镇压辛亥革命,清政府被迫起用袁世凯,袁世凯逐渐掌握了清政府的实权。
【答案】 D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人权宣言》的相同点有( )
A.都是特殊时期的宪法
B.都强调了主权在民的原则
C.都宣布要实行民主共和制度
D.都宣布要实行君主立宪政体
【解析】 《人权宣言》不是宪法,可排除A项;《人权宣言》并未提出实行民主共和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民主共和制,可排除C、D两项。
【答案】 B
3.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最能体现“政权机构中权力的分配、制约、平衡”这一原则的内容是( )
A.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
C.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D.国民有选举和被选举权
【解析】 题干中的“政权机构中权力的分配、制约、平衡”,只有三权分立体现了这一点,故选C项;A、B、D三项分别体现了主权在民、平等、民主等原则,不符合题目要求。
【答案】 C
4.“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逆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之可决弹劾之。”下列对该条文的评述,错误的是( )
A.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共和制度
B.具有革命性和民主性
C.体现了权力的制约和平衡
D.直接目的在于加速清王朝的灭亡
【解析】 材料中参议院有弹劾总统的权力,体现了权力的制约和平衡,根本目的是否定君主专制,维护共和制度,具有革命性和民主性。清王朝在约法颁布前就已灭亡。
【答案】 D
5.《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共同点不包括( )
A.都是民族资产阶级制定的
B.都体现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要求
C.都借鉴了西方宪法的精神
D.都明确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
【解析】 实行责任内阁制,是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在《临时政府组织大纲》通过时,革命党人还没有直接面临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威胁,所以该大纲中没有关于实行责任内阁制的规定。
【答案】 D
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是因为它( )
①由资产阶级革命派制定和颁布的 ②其规定体现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民主性 ③确立了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制度 ④规定了实行责任内阁制和政党政治的行政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 ①是从阶级属性角度分析的,②③④是从内容方面说明资产阶级民主的性质,都符合题意。
【答案】 D
[能力提升]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三章 第二十二条 参议院议决事件,咨由临时大总统公布施行。
第二十三条 临时大总统对于参议院议决事件,如否认时,得于咨达后十日内,声明理由,咨院复议;但参议院对于复议事件,如有到会参议员三分之二以上仍执前议时,仍照第二十二条办理。
第四章 第三十三条 临时大总统得制定官制、官规,但须提交参议院议决。
第四十五条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 盖责任内阁之要义,即总统不负责任,而内阁代总统对于议会负责是也。今吾国之现行制,责任内阁制也;然有责任内阁制之名,而无责任内阁制之实,故政治因之不举。吾党主张将来宪法上仍采用责任内阁制,并主张正式政府由政党组织,内阁实行担负责任。不特须阁员副署,并须由内阁起草,使总统处于无责任之地位,以保其安全焉。
——宋教仁《代草国民党大政见》
材料三 何况《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限制过苛,因而前参议员干涉太甚,即无内忧外患之交迫,必且穷年累月莫为功……盖《约法》上行政首长之职任不完,则事实上总揽政务之统一无望。故本大总统之愚,以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四章关于大总统职权各规定,适用于临时大总统已觉有种种困难,若再适用于正式大总统,则其困难将益甚。
——袁世凯《致众议院咨请增修约法案文》
(1913年10月)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政权建设上作出的规定。有何积极意义?
(2)材料二与材料三都主张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进行修改,指出其各自的理由、目的。
【解析】 本题考查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第(1)问根据材料一分析概括。第(2)问根据材料二中“无责任内阁制之实”和材料三中“前参议员干涉太甚”“若再适用于正式大总统,则其困难将益甚”等进行回答。
【答案】 (1)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参议院、国务员监督大总统。积极意义:反对专制独裁,维护共和制度。
(2)材料二的理由:责任内阁制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致使民主政治未能发展。目的:限制独裁专制。
材料三的理由:参议院与总统互相牵制,造成行政效率低下。目的:扩大总统权力,实行独裁统治。
学业分层测评(七)
(建议用时:40分钟)
[学业达标]
1.下列关于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国内政局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全国各省区均已宣布独立
B.清朝皇帝宣统帝已经决定退位
C.革命派掌握了各省的政权
D.袁世凯已掌握了清政府的实权
【解析】 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当时北方各省还在清政府的控制之下,由此可排除A、C两项。由于袁世凯的逼迫,清帝在1912年2月宣布退位,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得到了帝国主义的支持,而且为了镇压辛亥革命,清政府被迫起用袁世凯,袁世凯逐渐掌握了清政府的实权。
【答案】 D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人权宣言》的相同点有( )
A.都是特殊时期的宪法
B.都强调了主权在民的原则
C.都宣布要实行民主共和制度
D.都宣布要实行君主立宪政体
【解析】 《人权宣言》不是宪法,可排除A项;《人权宣言》并未提出实行民主共和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民主共和制,可排除C、D两项。
【答案】 B
3.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最能体现“政权机构中权力的分配、制约、平衡”这一原则的内容是( )
A.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
C.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D.国民有选举和被选举权
【解析】 题干中的“政权机构中权力的分配、制约、平衡”,只有三权分立体现了这一点,故选C项;A、B、D三项分别体现了主权在民、平等、民主等原则,不符合题目要求。
【答案】 C
4.“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逆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之可决弹劾之。”下列对该条文的评述,错误的是( )
A.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共和制度
B.具有革命性和民主性
C.体现了权力的制约和平衡
D.直接目的在于加速清王朝的灭亡
【解析】 材料中参议院有弹劾总统的权力,体现了权力的制约和平衡,根本目的是否定君主专制,维护共和制度,具有革命性和民主性。清王朝在约法颁布前就已灭亡。
【答案】 D
5.《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共同点不包括( )
A.都是民族资产阶级制定的
B.都体现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要求
C.都借鉴了西方宪法的精神
D.都明确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
【解析】 实行责任内阁制,是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在《临时政府组织大纲》通过时,革命党人还没有直接面临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威胁,所以该大纲中没有关于实行责任内阁制的规定。
【答案】 D
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是因为它( )
①由资产阶级革命派制定和颁布的 ②其规定体现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民主性 ③确立了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制度 ④规定了实行责任内阁制和政党政治的行政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 ①是从阶级属性角度分析的,②③④是从内容方面说明资产阶级民主的性质,都符合题意。
【答案】 D
[能力提升]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三章 第二十二条 参议院议决事件,咨由临时大总统公布施行。
第二十三条 临时大总统对于参议院议决事件,如否认时,得于咨达后十日内,声明理由,咨院复议;但参议院对于复议事件,如有到会参议员三分之二以上仍执前议时,仍照第二十二条办理。
第四章 第三十三条 临时大总统得制定官制、官规,但须提交参议院议决。
第四十五条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 盖责任内阁之要义,即总统不负责任,而内阁代总统对于议会负责是也。今吾国之现行制,责任内阁制也;然有责任内阁制之名,而无责任内阁制之实,故政治因之不举。吾党主张将来宪法上仍采用责任内阁制,并主张正式政府由政党组织,内阁实行担负责任。不特须阁员副署,并须由内阁起草,使总统处于无责任之地位,以保其安全焉。
——宋教仁《代草国民党大政见》
材料三 何况《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限制过苛,因而前参议员干涉太甚,即无内忧外患之交迫,必且穷年累月莫为功……盖《约法》上行政首长之职任不完,则事实上总揽政务之统一无望。故本大总统之愚,以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四章关于大总统职权各规定,适用于临时大总统已觉有种种困难,若再适用于正式大总统,则其困难将益甚。
——袁世凯《致众议院咨请增修约法案文》
(1913年10月)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政权建设上作出的规定。有何积极意义?
(2)材料二与材料三都主张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进行修改,指出其各自的理由、目的。
【解析】 本题考查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第(1)问根据材料一分析概括。第(2)问根据材料二中“无责任内阁制之实”和材料三中“前参议员干涉太甚”“若再适用于正式大总统,则其困难将益甚”等进行回答。
【答案】 (1)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参议院、国务员监督大总统。积极意义:反对专制独裁,维护共和制度。
(2)材料二的理由:责任内阁制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致使民主政治未能发展。目的:限制独裁专制。
材料三的理由:参议院与总统互相牵制,造成行政效率低下。目的:扩大总统权力,实行独裁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