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老,学到老

2017年春人教版地理必修三学习效果检测 第3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doc

浮生若梦| 2023-03-26| 263次下载| 11页| 1.62MB| 5分
2017年春人教版地理必修三学习效果检测 第3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doc
第三章 本章整合提升

INCLUDEPICTURE "E:\\小样\\人教地理必修3教师书\\图4a.tif" \* MERGEFORMAT 基 础 测 试 INCLUDEPICTURE "E:\\小样\\人教地理必修3教师书\\图4b.tif" \* MERGEFORMAT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图中关于自然资源、能源、水资源三者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B )
INCLUDEPICTURE "E:\\小样\\人教地理必修3教师书\\285.tif" \* MERGEFORMAT
【解析】 水资源属于自然资源,能源中只有一次能源属于自然资源。
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十分优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煤炭资源丰富,埋藏深
B.我国的能源消费构成以石油、天然气为主
C.山西位于我国的西部地区,临近北京、天津、郑州、洛阳、西安、咸阳等工业中心
D.市场广阔,我国对能源的需求量大
【解析】 山西的煤炭埋藏浅;我国的能源消费以煤为主,山西位于我国中部地区。
世界镁业在中国,中国镁业在府谷(图甲中阴影部分)。2016年府谷一县的金属镁产量50万吨,占中国金属镁总产量的约50%。图乙为府谷县涉镁生产企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INCLUDEPICTURE "E:\\小样\\人教地理必修3教师书\\DL43.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小样\\人教地理必修3教师书\\DL44.TIF" \* MERGEFORMAT
3.下列对府谷发展金属镁产业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①丰富的优质煤炭资源和硅铁资源为其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②冶炼原料中的白云石大多来自邻近的山西省
③循环产业链中尾气的应用极大地节约了成本
④发展历史悠久,传统的手工作坊就可以生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府谷涉镁生产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是( D )
①清洁生产,实现区域废弃物排放最小化
②追求经济效益,加速工业转型
③充分利用资源,追求经济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④充分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⑤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A.③④⑤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①③⑤
【解析】 第3题,金属镁产业对技术的要求较高,不能简单地依靠传统的手工作坊进行生产。第4题,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是清洁生产,实现区域废弃物排放最小化,充分利用资源,追求经济与环境效益的双赢,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对比我国和世界的能源消费结构,二者的共同点是( B )
A.主导能源都是煤
B.占主导地位的都是常规能源
C.水能的比重较大,均在15%以上
D.清洁能源所占的比例都比较大
【解析】 我国和世界的主要能源分别是煤和石油,两者都是常规能源。
猫跳河位于我国贵州省,是乌江南岸的一级支流,它是我国喀斯特地貌中最早完成梯级开发的河流。据此回答6~8题。
6.猫跳河流域每年4-9月为汛期,河水暴涨暴落,洪枯流量变幅达938倍。由此可知,猫跳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A )
A.大气降水 B.冰雪融水
C.地下水 D.季节性积雪融水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当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由此可知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为大气降水。
7.猫跳河流域实施梯级开发后,流域内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D )
①气候变湿 ②气候变干 ③温差变大 ④温差变小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 猫跳河流域实施梯级开发后,流域内气候会变湿润,温差会变小。
8.梯级开发给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变化不包括( D )
A.水电的发展,促进了工业的发展
B.水利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C.水库有利于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D.流域开发将会阻碍城市的发展
【解析】 梯级开发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城市的发展。
读“长江流域图”完成9~12题。
INCLUDEPICTURE "E:\\小样\\人教地理必修3教师书\\CY64.TIF" \* MERGEFORMAT
9.长江近十几年洪涝灾害频繁的人为原因之一是( D )
A.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工程B.裁弯取直工程
C.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D.围湖造田
【解析】 读流域水灾较多的重要人为原因之一是中下游的围湖造田,造成湖泊面积减少或消失,调蓄洪水功能下降。
10.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流域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C )
①水土流失严重 ②大气污染 ③固体废弃物污染
④水体污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读图可以看出,长江上游森林破坏严重,河流自上游的四川境内到入海口都受到污染,且长江流域有两大片酸雨区。所以该流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
11.该流域开发的优势是( C )
A.上、中、下游水能资源均丰富
B.石油资源丰富
C.天然黄金水道
D.太阳能资源特别丰富
【解析】 长江流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于上游,长江流域石油、太阳能资源贫乏。
12.以下著名的水利工程在长江流域范围内的是( A )
A.都江堰 B.郑国渠
C.三门峡枢纽工程 D.小浪底枢纽工程
【解析】 在四个水利工程中,都江堰在四川的岷江上,位于长江流域;郑国渠位于陕西省境内的泾河和洛河之间;小浪底、三门峡位于河南境内的黄河上,均属于黄河流域。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人均能源占有量情况。
项目煤炭原油电力天然气我国人均能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值60%10%48%5%
材料二 我国能源利用情况。
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机动车油耗比欧洲高25%每吨标准煤实现的GDP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0%能源综合利用率比发达国家低10%
材料三 “我国2000~2008年能源消费与GDP对照表”。
年份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能源消费
增长率(%)3.53.49.915.415.210.69.37.75.2GDP增
长率(%)8.48.38.39.39.510.410.7139
(1)材料1表明,我国人均能源占有量__少__,尤其是__原油、天然气__更少。
(2)材料2反映了我国能源利用的现状:__能源利用率低(单位产值能耗高)__、__综合利用率更低__、__能源浪费严重__和__经济效益低__是主要特点。
(3)若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之比小于1,则本年单位GDP能耗较上年降低,大于1则较上年上升。2000~2008年间,我国单位产值能耗较上年增幅最大的是__2003__年,其原因可能是__①③__。(填数码)
①第二产业比重上升 ②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上升
③汽车拥有量大幅上升 ④新能源广泛利用
(4)近年来,我国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有__产业结构优化(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能源利用率提髙(节能技术使用、设备更新等);能源综合利用水平提升;节能意识增强__。
【解析】 第(1)题,据表分析可知,我国人均能源占有量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原油和天然气更少。第(2)题,直接读表分析可知,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能源耗高),能源综合利用率比发达国家低10%(综合利用率低),机动车油耗比欧洲高25%(能源浪费严重),每吨标准煤实现的GDP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0%(经济效益低)。第(3)题,据题意可知,我国单位产值能耗较上年增幅最大就是能源消费增长率与国民经济增长率之比最大,即在2003年。第(4)题,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可从利用率、技术、节能意识和优化结构等方面分析。
14.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
INCLUDEPICTURE "E:\\小样\\人教地理必修3教师书\\199.TIF" \* MERGEFORMAT
材料二 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简称TVA)制定的田纳西河流域治理协调系统图。
INCLUDEPICTURE "E:\\小样\\人教地理必修3教师书\\200.TIF" \* MERGEFORMAT
(1)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区位优势是什么?
(2)我国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治理和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相比较,有哪些相似之处?(提示:从流域内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分析)
(3)针对当前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治理现状,请你就今后长江流域的进一步开发与治理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 (1)①田纳西河流域处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水资源丰富;②流域内地形起伏较大,河流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③有丰富的煤炭(铁、铜)等矿产资源。(或:水资源、土地资源等自然条件是该流域开发建设的有利条件)
(2)相似之处:①都通过兴建各种水利设施,对水资源进行综合开发与利用;②大力开发流域内的水能资源;③立足于本地的资源优势发展工业;④大力发展内河航运等
(3)①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实行全流域的统一管理与开发;②加大对长江水能资源的开发;③疏通河道,提高流域的通航能力;④进一步改善流域内的生态环境;⑤发展特色旅游业。
【解析】 本题以美国田纳西河的开发为例,说明流域的开发必须与自然保护相协调,对比我国长江流域的开发和治理,总结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和治理成功的经验,指出我国长江流域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应当采取的合理化措施。
INCLUDEPICTURE "E:\\小样\\人教地理必修3教师书\\图4a.tif" \* MERGEFORMAT 知 能 提 升 INCLUDEPICTURE "E:\\小样\\人教地理必修3教师书\\图4b.tif" \* MERGEFORMAT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山西工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建立坑口电站,可减轻煤炭外运对交通运输的压力
B.煤炭资源是山西省的优势资源,所以今后应以煤炭开采和输出为主导产业
C.在山西省发展电解铝工业,主要考虑的是使其接近原料地和能源供应地
D.山西的工业结构,正由以煤为主向以二次能源和高能耗原材料工业为主转变
【解析】 山西省的工业应在煤炭的基础上加强综合开发利用和深加工,并发展与之相关的产业,而不能简单地依赖采煤和煤的输出。
山西省是我国最重要的能源基地,而德国鲁尔区则以能源优势成为世界著名的工业区。据此回答2~3题。
2.目前,山西省和鲁尔区在能源开采或利用方面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是( D )
A.酸雨蔓延       B.市场收缩
C.资源枯竭 D.运输量大
【解析】 目前,我国能源以煤炭为主,市场需求量大,运输压力大;鲁尔区的钢铁工业需要进口大量铁矿,运输压力也大。答题时要注意题干中“目前”二字,否则就会错选C,因为作为非可再生资源的煤炭,未来总有一天会枯竭。
3.为了继续发挥资源优势,两地采取的相同改造措施是( A )
A.调整工业结构 B.调整工业布局
C.发展有色冶金 D.实行产业转移
【解析】 调整以传统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是两地采取的相同改造措施。
4.我国能源供求面临的挑战有( A )
①人均资源量少 ②人均能源消费量高 ③单位产值的能耗低 ④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⑤能源安全受到威胁
A.①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解析】 我国人均能源消费量低,单位产值能耗高。
读下面“田纳西河流域梯级开发示意图”。回答5~8题。
INCLUDEPICTURE "E:\\小样\\人教地理必修3教师书\\302.tif" \* MERGEFORMAT
5.完成河流的梯级开发后,对该地区的气候可能存在的影响是( D )
A.气温日较差变大B.气温年较差变大
C.水流趋缓,利于航行D.空气湿润程度增加,降水增多
【解析】 河流上修建水库后,可增加水面的面积,增加了水分的蒸发量,有利于空气湿度增加,使降水增多。
6.下列不属于梯级开发对田纳西河上游流域带来的有利影响是( B )
A.有利于通航能力的提高
B.有利于大范围扩大灌溉面积,使田纳西河流域内耕地面积大增
C.有利于有效调节径流,起到防洪的效益
D.有利于充分利用流域的水能资源,建成全国的电力供应基地
【解析】 田纳西河流域内耕地面积在梯级开发之后会减少。
7.田纳西河流域地处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关于其降水季节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终年湿润、降水分布均匀
B.夏秋多、冬春少
C.春夏多、秋冬少
D.冬末春初多降水,夏秋季降水相对较少
【解析】 田纳西河流域位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降水特点是冬末春初多,夏秋少。
8.下列四幅图中,能够正确反映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类型是( C )
INCLUDEPICTURE "E:\\小样\\人教地理必修3教师书\\185.TIF" \* MERGEFORMAT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田纳西河流域气候类型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这四幅图中①是地中海气候,②是温带海洋性气候,③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④为具有海洋性特征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如日本南部。
9.在山西省发展以火电为主的电力工业,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B )
A.山西重工业密集,需要大量的电力
B.将煤炭转化为电能,输电的成本较低
C.山西发展火电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D.可以发展有效调整各地区的电网
【解析】 发展坑口火电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煤炭资源的附加值。
10.下列工业部门,宜在山西能源基地布局的是( C )
①化学工业 ②有色冶金 ③电力工业 ④电子工业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解析】 山西的工业发展方向应立足于当地的能源资源,发展化工、有色冶金、电力等工业。
福建省莆田市萩芦镇已建全省最大的山区风电场,首次选用直径90 m的大叶片风机,且朝向东北(如右图所示)。左图为海峡两岸部分区域图。读图,回答11~13题。
INCLUDEPICTURE "E:\\小样\\人教地理必修3教师书\\DL45.TIF" \* MERGEFORMAT
11.该地风电设施的密度和叶片朝向,下列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 )
①人口的分布 ②年降水量 ③风频 ④地形 ⑤日照时数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②③⑤
12.该省大力发展风电的原因是( B )
①减少酸雨的危害 ②发电量大且稳定 ③因地制宜发展可再生能源 ④以新能源全面替代常规能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3.位于福建自贸区的平潭市要对接台湾经贸合作,其最大优势区位因素是( A )
A.地理位置 B.市场
C.自然资源 D.科技
【解析】 第11题,风电设施的密度大小,取决于用电市场的大小,所以,人口的分布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同时,地形状况既影响人口的分布,又影响风电设施的建设。风频的大小决定了叶片朝向。第12题,风电是清洁能源,可以减少火力发电带来的酸雨危害。同时,东南沿海地区风能资源丰富,具有开发风能的巨大潜力,但是,风能稳定性差,所以,短时间内还不能全面替代常规能源。第13题,福建省平潭市和我国台湾省之间只有一个海峡相隔,地理位置优越,是其对接台湾经贸合作的最大优势。
二、综合题
14.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表示,新疆是中国能源资源战略基地,到2020年,新疆将建成全国大型油气生产和加工基地。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INCLUDEPICTURE "E:\\小样\\人教地理必修3教师书\\214.TIF" \* MERGEFORMAT
(1)试分析新疆能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战略基地的条件。
(2)下列属于新疆在能源战略基地建设中面临的问题是(多选)( ABCD )
A.人口较少,经济相对落后,区内消费市场狭窄
B.距消费市场较远,能源运输价格昂贵
C.水资源短缺
D.生态环境脆弱
(3)试叙述新疆能源战略基地的发展方向。
【答案】 (1)新疆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丰富,另外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也十分丰富,再加上接近中亚和俄罗斯,有利于我国石油和天然气的输入,因此新疆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战略基地。
(3)将能源以煤电、煤化工等形式实现转化,然后通过输电线路或管道供应内地市场;对能源进行综合利用,提高附加值。
15.(2017·辽宁沈阳一模)读欧洲中东部某区域图,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甲河流域有大面积的黑土区,干流建有多个梯级水电站。乌克兰曾是原苏联的工业基地和粮仓。我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正致力于与乌方有关方面洽谈,计划在甲河流域大规模种植粮食。
INCLUDEPICTURE "E:\\小样\\人教地理必修3教师书\\DL46.TIF" \* MERGEFORMAT
甲河干流梯级水电站开发前后流量分配比例表
流量分配春季夏秋冬季开发前的比例61%24%15%开发后的比例38%32%30%
(1)请描述甲河流域的地势特点,并指出判断依据。
(2)与N市以下河段相比,甲河径流量主要来自N市以上河段。请依据材料分析其自然原因。
(3)与新疆比,分析甲河流域发展种植业更为有利的条件。
(4)简析甲河干流开发梯级水电站对乌克兰农业生产的积极影响。
【答案】(1)特点: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依据:河流干流主要由西北流向东南。
(2)支流较多,流域面积较大;降水较多;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任答两项合理即可)
(3)与新疆比,甲河流域:降水较多;水源丰富;黑土广布,土壤肥沃;风沙危害少;工农业基础好;近海,有河流和港口,水运方便,利于农产品运输。(任答四项合理即可)
(4)提供较稳定的水源,缓解夏秋季农业用水的不足;为农业生产提供廉价的水电;改善了河流通航条件,利于农产品运输;库区适宜发展水产业;调节径流,防御旱涝灾害。(任答三项合理即可)
【解析】 第(1)题,读图,根据河流干流主要由西北流向东南,判断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第(2)题,读图,N市以上河段支流较多,流域面积较大。受地形对西风的抬升作用,降水较多。N市以上河段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河流水量较大。N市以下河段支流少,流域面积较小,降水较少,蒸发量较大。所以N市以上河段成为甲河的主要水源。第(3)题,与新疆比,甲河流域降水较多,水源丰富。黑土广布,土壤肥沃,风沙危害少。甲河流域位于乌克兰,工农业基础好。近海,有河流和港口,水运方便,利于农产品运输。而新疆位于内陆地区,对外联系不便。降水少,水源缺乏。多风沙灾害,农业基础较差,以畜牧业为主。所以该地更有优势。第(4)题,开发梯级水电站,为农业提供较稳定的水源,缓解夏秋农业用水的不足。同时,为农业生产提供廉价的水电,库区适宜发展水产业。梯级开发改善了河流通航条件,利于农产品运输。有利于调节径流,防御旱涝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