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河北省衡水中学2015届高三小一调考试语文试题解析(原卷版).doc
惜君嫣云|
2023-03-11|
114次下载|
7页|
964.849KB|
5分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河北省衡水中学2015届高三小一调考试语文试题解析(原卷版).doc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4——2015学年度高三年级小一调考试语文试卷
第Ⅰ卷( 共71分)
一、基础知识(9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3分)
A.2014年2月初,中原大地迎来马年的第一场雪,洋洋洒洒的雪花漫天飞舞,给山河、原野披上了银装,让空气变得湿润清新。
B.在参拜靖国神社的问题上,安倍政府不仅不进行深刻反思,还一意孤行,以邻为壑,不断指责周边国家,为自己的行为涂脂抹粉。
C.她与女儿的关系本来还算密切,但近来发现女儿与她的交谈越来越少,每到周末女儿才例行公事般给她打一个不冷不热的电话。
D.这把吉他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出国前存在我这里的,本来说存一年,结果朋友一直没回来,这吉他到现在已经由我敝帚自珍了十年。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新加坡举办的首届青奥会,充分利用现有的设施资源和体育场馆,不但没有出现资金亏空,而且创造了2亿美元的利润。
B.随着国人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近几年来旅游部门将开发新景点,推出新项目,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需求。[来源:学_科_网]
C.两会召开之际,各地代表纷纷抵达北京,在人民大会堂共商国是,代表的发言社会影响和关注度都很高,人民希望他们能真正表达自己的心声。
D.社会需要城镇化,但城镇化不等于房地产化,没有实业支撑,城镇化便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城镇买了房的农民也不能实现真正的转型。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杭州塘栖古镇,一家名为“老刀”的传统糕点店铺前挤满了来自各地的食
客, , , 。 , , 。
①“老刀”指的是糕点老师傅的意思
②原来这句话出自乾隆之口
③豆酥糖、椒桃片、饿煞饼、枇杷梗
④各种江南经典小吃应有尽有
⑤与店家交谈后得知
⑥包装纸还印着一句霸气十足的广告语:“塘栖出老刀,他乡无糕点”
A.①⑤③④⑥②B.③④⑥⑤②①
C.④③⑥①⑤②D.⑤①②③④⑥
二、文言文阅读(62分)
阅读下面四个文言文段,完成相关的题目。(选择题共32分,其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题占2分,其余选择都为3分)
(文段一)
沈庆之,字弘先,吴兴武康人也。兄敞之,为赵伦之征虏参军。庆之少有志力。孙恩之乱也,遣人寇武康,庆之未冠,随乡族击之,由是以勇闻。荒扰之后,乡邑流散,庆之躬耕垄亩,勤苦自立。年三十,往襄阳省兄,伦之见而赏之。伦之子伯符时为竟陵太守,竟陵蛮屡为寇,庆之为设规略,每击破之,伯符由此致将帅之称。伯符去郡,又别讨西陵蛮,不与庆之相随,无功而反。永初二年,庆之除殿中员外将军,又随伯符隶到彦之北伐。伯符病归,仍隶檀道济。道济还白太祖,称庆之忠谨晓兵,上使领队防东掖门,稍得引接,出入禁省。寻转正员将军。及湛被收之夕,上开门召庆之,庆之戎服履袜缚绔入。上见而惊曰:“卿何意乃尔急装?”庆之曰:“夜半唤队主,不客缓服。”元嘉十九年,雍州刺史刘道产卒,群蛮大动,征西司马朱修之讨蛮失利,以庆之为建威将军,率众助修之。修之失律下狱,庆之专军进讨,大破缘沔诸蛮,禽生口七千人。庆之患头风,好著狐皮帽,群蛮恶之,号曰“苍头公”。每见庆之军,辄畏惧曰:“苍头公已复来矣!”二十七年,太祖将北讨,庆之谏曰:“马步不敌,为日已久矣。将恐重辱王师,难以得志。”丹阳尹徐湛之、吏部尚书江湛并在坐,上使湛之等难庆之。庆之曰:“治国譬如治家,耕当问奴,织当访婢。陛下今欲伐国,而与白面书生辈谋之,事何由济!”上大笑。鲁爽反,乃遣庆之济江讨爽。爽闻庆之至,连营稍退,自留断后。庆之与薛安都等进与爽战,安都临阵斩爽。寻与柳元景俱开府仪同三司,辞。改封始兴郡公,户邑如故。庆之以年满七十,固请辞事,上嘉其意,许之。三年,司空竟陵王诞据广陵反,复以庆之为使持节,率众讨之。自四月至于七月,乃屠城斩诞。进庆之司空,又固让。
(节选自《南史·沈庆之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来源:ZXXK]
A.庆这未冠,随乡族击之 冠:戴帽子。
B.伯符由此致将帅之称致:获。
C.又别计西陵蛮 别:另外。
D.稍得引接 稍:渐渐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沈庆之作战威武勇猛的一组是( )(3分)
①随乡族击之,由是以勇闻 ②庆之为设规略,每击破之
③道济还白太祖,称庆之忠谨晓兵 ④上开门召庆之.庆之戎服履袜缚绔入
⑤每见庆之军,辄畏惧曰:“苍头公已复来矣!” ⑥爽闻庆之至,连营稍退,自留断后
A.①⑤⑥ B.②④⑥ C.②③④ D.①③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沈庆之富有谋略,深得将领赏识。他跟随赵伦之的儿子伯符时,给他出谋划策,常常击退蛮人的进攻;后来他隶属檀道济,道济称赞他忠诚敬慎通晓兵法。
B.沈庆之忠心耿耿,保卫君王宫禁。在刘湛被逮捕的晚上,担任守卫东掖门领队任务的沈庆之被皇帝召见,他连鞋子都没来得及穿就匆匆来到皇宫。
C.沈庆之直言敢谏,所奏切中要害。太祖想要北伐,庆之进谏说己方步兵难与北方骑兵相抗,北伐恐难取胜,并认为征代之事与文臣谋划难以成功。
D.沈庆之不求高位,多次推辞加封。皇帝封他开府仪同三司,他推辞不就;又改封他始兴郡公,他以年老请辞;平竟陵王后封他做司空,他也没接受。
7.翻译文言文段中的画线句子。(10分)
(1)及湛被收之夕,上开门召庆之,庆之戎服履袜缚绔入。上见而惊曰:“卿何意乃尔急装?”(5分)
(2)修之失律下狱,庆之专军进讨,大破缘沔诸蛮,禽生口七千人。(5分)
(文段二)
陈尧佐,字希元,其先河朔人。尧佐进士及第,历魏县、中牟尉,为《海喻》一篇,人奇其志。以试秘书省校书郎知朝邑县,发中人方保吉罪,保吉怨之,诬尧佐以事,降本县主簿。徙下部,迁秘书郎,知真源县,开封府司录参军事,迁府推官。坐言事忤旨,降通判潮州。修孔子庙,作韩吏部祠,以风示潮人。民张氏子与其母濯于江,鳄鱼尾而食之,母弗能救。尧佐闻而伤之,命二吏孥小舟操网往捕。鳄至暴,非可网得,至是,鳄弭受网,作文示诸市而烹之,人皆惊异。召还,直史馆,知寿州。岁大饥,出奉米为糜粥食饿者,吏人悉献米至,振数万人。徙庐州,以父疾请归。后为两浙转运副使。钱塘江篝石为堤,堤再岁辄坏。尧佐请下薪实土乃坚久,丁谓不以为是,徙京西转运使,后卒如尧佐议。徙河东路,以地寒民贫,仰石炭以生,奏除其税。又减泽州大广冶铁课数十万。天禧中,河决,起知滑州,造木龙以杀水怒,又筑长堤,人呼为“陈公堤”。徙并州,每汾水暴涨,州民辄忧扰,尧佐为筑堤,植柳数万本,作柳溪,民赖其利。累迁右谏议大夫,为翰林学士,遂拜枢密副使。祥符知县陈诂治严急,吏欲罪诂,乃空县逃去,太后果怒。而诂连吕夷简亲,执政以嫌不敢辨。事下枢密院,尧佐独曰:“罪诂则奸吏得计,后谁敢复绳吏者?”诂由是得免。以太子太师致仕,卒,赠司空兼侍中,谥文惠。尧佐少好学,父授诸子经,其兄未卒业,尧佐窃听已成诵。初肄业锦屏山,后从种放于终南山,及贵,读书不辍。善古隶八分,为方丈字,笔力端劲,老犹不衰。尤工诗。性俭约,见动物,必戒左右勿杀,器服坏,随辄补之,曰;“无使不全而见弃也。”号“知余子”。论曰:尧佐相业虽不多见,世以宽厚长者称之。
(节选自《宋史·陈尧佐传》)[来源:学_科_网]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坐言事忤旨 坐:因为。
B.作韩吏部祠,以风示潮人 风:风俗。
C.鳄鱼尾而食之 尾:跟随。
D.钱塘江篝石为堤,堤再岁辄坏 再岁:第二年。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陈尧佐情系百姓的一组是( )(3分)
①命二吏孥小舟操网往捕 ②出奉米为糜粥食饿者
③后卒如尧佐议 ④又减泽州大广冶铁课数十万
⑤尧佐为筑堤,植柳数万本 ⑥无使不全而见弃也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⑤⑥D.③④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陈尧佐因言获罪,两次降职。在担任朝邑知县时,他因告发宦官方保吉的罪恶,遭到诬陷被降为县主簿;后又国议论政事触怒了皇上而被贬为潮州通判。
B.陈尧佐治水有方,功劳卓著。他建议用“下薪实土”法,保钱塘江江堤坚固;在滑州,创“木龙杀水”法堵黄河决口;在并州,沿汾水筑堤植柳,消除水患。
C.陈尧佐为官正直,敢鸣不平。任枢密副使时,祥符知县陈诂治政方面出现了严重问题,惹怒太后,执政大臣因避嫌不敢为其辩说,独陈尧佐敢于为他说公道话。
D.陈尧佐富有才学,宽厚俭约。他写古隶,笔力遵劲,到老功夫不减,特别擅长写诗;他戒杀动物,器物衣服破损后,立即修补以免被弃。
11.翻译文中划线句子(10分)
(1)徙河东路,以地寒民贫,仰石炭以生,奏除其税。又减泽州大广冶铁课数十万。(5分)
(2)事下枢密院,尧佐独曰:“罪诂则奸吏得计,后谁敢复绳吏者?”诂由是得免。(5分)
(文段三)
韩文,字贯道,成化二年举进士,除工科给事中,出为湖广右参议。中贵督太和山,干没公费。文力遏之,以其羡易粟万石,备振贷。九溪土酋与邻境争地相攻,文往谕,皆服。弘治十六年拜南京兵部尚书。岁侵,米价翔踊。文请预发军饷三月,户部难之。文曰:“救荒如救焚,有罪,吾自当之。”乃发廪十六万石,米价为平。明年召拜户部尚书。文凝厚雍粹,居常抑抑。至临大事,刚断无所挠。武宗即位,赏赉及山陵、大婚诸费,需银百八十万两有奇,部帑不给。文请先发承运库,诏不许。文言:“帑藏虚,赏赉自京边军士外,请分别给银钞,稍益以内库及内府钱,并暂借勋戚赐庄田税,而敕承运库内官核所积金银,著之籍。且尽罢诸不急费。”旧制,监局、仓库内官不过二三人,后渐添注,或一仓十余人,文力请裁汰。淳安公主赐田三百顷,复欲夺任丘民业,文力争乃止。文司国计二年,力遏权幸,权幸深疾之。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郎中李梦阳进曰:“公诚及此时率大臣固争,去‘八虎’易易耳。”文捋须昂肩,毅然改容曰:“善。纵事勿济,吾年足死矣,不死不足报国。”即偕诸大臣伏阙上疏,疏入,帝惊泣不食。瑾等大惧。瑾恨文甚,日令人伺文过。逾月,有以伪银输内库者,遂以为文罪。诏降一级致仕,瑾恨未已,坐以遗失部籍,逮文下诏狱。数月始释,罚米千石输大同。寻复罚米者再,家业荡然。瑾诛,复官,致仕。嘉靖五年卒,年八十有六。
(节选自《明史·韩文传》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以其羡易粟万石,备振贷 振:救济。
B.救荒如救焚,有罪,吾自当之 当:承担。
C.至临大事,刚断无所挠 临:面对。
D.核所积金银,著之籍 著:彰显。
13.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B.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C.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 /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D.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 /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14.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韩文为官清正,关注民众生活,他在湖广,妥善处理九溪士酋与临境争第一事;担任南京兵部尚书时,年成歉收,他开仓取粮十六万石,平抑米价。
B.韩文刚正不屈,敢于奏议国事,武宗继位,诸项费用供给不足,他不顾非议,一再提出自己看法;有关机构冗员渐增,他援引成例,着手压缩编制。
C.韩文疾恶如仇,尽力遏制权幸,宦官刘瑾等每日引诱皇上沉溺于声色狗马,不理政事,他采用李梦阳的建议,冒死谏诤,打击了刘瑾等的嚣张气焰。
D.韩文刚者易析,饱受政敌陷害,刘瑾以遗失部籍作为罪名,逮捕韩文,释放后又两次罚米,使他倾家荡产;直到刘瑾被诛后,韩文才复官而后退休。
15.翻译文中划线句子。(10分)
(1)淳安公主赐田三百顷,复欲夺任丘民业,文力争乃止。(5分)
(2)即偕诸大臣伏阙上书,疏入,帝惊泣不食。瑾等大惧。(5分)
(文段四)
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九岁,人有道其父字者,朗曰:“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客谢之。十二,试经为童子郎,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疑朗匿年,劾问。朗曰:“朗之内外,累世长大,朗虽稚弱,无仰高之风,损年以求早成,非志所为也。”监试者异之。
后关东兵起,故冀州刺史李邵家居野王,近山险,欲徙居温。朗谓邵曰:“唇齿之喻,岂唯虞、虢?温与野王即是也;今去彼而居此,是为避朝亡之期耳。且君,国人之望也,今寇未至而先徙,带山之县必骇,是摇动民之心而开奸宄之原也,窃为郡内忧之。”邵不从。边山之民果乱,内徙,或为寇抄①。
是时董卓迁天子都长安,卓因留洛阳。朗父防为治书御史,当徙西,以四方云扰,乃遣朗将家属还本县。或有告朗欲逃亡者,执以诣卓,卓谓朗曰:“卿与吾亡儿同岁,几大相负!”朗因曰:“明公以高世之德,遭阳九之会②,清除群秽,广举贤士,此诚虚心垂虑,将兴至治也。威德以隆,功业以著,而兵难日起,州郡鼎沸,郊境之内,民不安业,捐弃居产,流亡藏窜,虽四关设禁,重加刑戮,犹不绝息,此朗之所以邑也。”
朗知卓必亡,恐见留,即散财物以赂遗卓用事者,求归乡里。到谓父老曰:“董卓悖逆,为天下所仇,此忠臣义士奋发之时也。郡与京都境壤相接,洛东有成皋,北界大河,天下兴义兵者若未得进,其势必停于此。此乃四分五裂战争之地,难以自安,不如及道路尚通,举宗③东黎阳。黎阳有营兵,赵威孙乡里旧婚,为监营谒者,统兵马,足以为主。若后有变,徐复观望未晚也。”父老恋旧,莫有从者,惟同县赵咨,将家属俱与朗往焉。后数月,关东诸州郡起兵,众数十万,皆集荧阳及河内。诸将不能相一,纵兵抄掠,民人死者且半。久之,关东兵散,太祖与吕布相持于濮阳,朗乃将家还温。时岁大饥,人相食,朗收恤宗族,教训诸弟,不为衰世解业。
建安二十二年,遇疾卒,时年四十七。
明帝即位封朗子遗昌武亭侯邑百户朗弟孚又以子望继朗后遗薨望子洪嗣。
(节选自《三国志• 司马朗传》)
[注]①抄:掠夺。②阳九之会:指灾难之年或厄运。③宗:宗族,宗室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客谢之 谢:道歉
B.捐弃居产 捐:捐献[来源:学+科+网]
C.此朗之所以邑也邑:同“悒”,愁闷不安
D.不为衰世解业解:懈怠,放松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监试者异之 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B.唇齿之喻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C.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 以其无礼于晋
D.为监营谒者 乃用秦武阳为副[来源:学|科|网]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司马朗小时候就善于应答,表现出不同于一般少年的敏捷与机智,这种才能在被董卓诘问时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B.司马朗对冀州刺史李邵移家避难的做法很不赞成,一是因为移家于温不能真正避开灾难,二是因为李邵的离开会引起当地居民的骚乱,但他的劝阻并未起作用。
C.司马朗认为,如果董卓能够清除众多的恶人,广泛推举贤能的人才,仔细考虑,就能取得盖世的功业,董卓被他的忠心和诚意打动,最终放了他。
D.司马朗回到家乡,认为家乡也不是可以安居的地方,于是建议乡亲们跟他一起举家迁到黎阳去,但父老们留恋故土,只有赵咨及家人跟着司马朗迁走。
四、名句默写(6分)
20.名句默写(6分,第小题1分)
(1)《氓》中说明女子埋怨男子无好的媒人的两句:“ , 。”
(2)《氓》中说明女子的容貌已经衰减的两句:“ , 。”
(3)总角之宴, 。信誓旦旦, 。(《诗经·氓》)
(4)《离骚》中因为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而众人嫉妒,造谣毁谤四起的两句:“ , 。”
(5)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 。(《离骚》)
(6) ,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离骚》)
五、语用题(5分)
21.根据文化部在新闻发布会上所传出信息的要点,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5字)(5分)
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充分发挥公共文化设施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于3月19日发出通知。23日文化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通知》的内容。《通知》要求,从今年5月1日起,全国文化、文物系统各级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要对未成年人集体参观实行免票;家长携带未成年子女参观的,对未成年子女免票。据介绍,今年元旦,浙江省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同时推出免费开放的消息被报道之后,北京等地博物馆、纪念馆相继宣布各种免费措施。故宫博物院自3月1日起允许全国中小学生集体在每周二免票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也在3月1日起对社会公众免费开放;上海72家博物馆、纪念馆也在拟定措施,向学生免费敞开大门。
六、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个年轻人要去远方,途中,遇到一条恶狗挡道。年轻人并不与它对峙,而是绕道而行。
一路人见了,对年轻人说,一条狗都让你怕了,又怎么去远方呢?年轻人说,他不是怕狗,而是不想与狗纠缠。
路人说,在通往远方的途中,会遇到许许多多像“恶狗挡道”一样的障碍,你不去一一战胜它们,那怎能到达远方呢?
年轻人回答说,正因为通往远方的途中有许许多多障碍,所以才要有选择地去避开它,如果一遇障碍,就非要去扫平它,反而误了行程。有时,避开障碍,绕道而行,不失为一条更有效的捷径。
路人摇摇头,笑了笑,转身而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4——2015学年度高三年级小一调考试语文试卷
第Ⅰ卷( 共71分)
一、基础知识(9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3分)
A.2014年2月初,中原大地迎来马年的第一场雪,洋洋洒洒的雪花漫天飞舞,给山河、原野披上了银装,让空气变得湿润清新。
B.在参拜靖国神社的问题上,安倍政府不仅不进行深刻反思,还一意孤行,以邻为壑,不断指责周边国家,为自己的行为涂脂抹粉。
C.她与女儿的关系本来还算密切,但近来发现女儿与她的交谈越来越少,每到周末女儿才例行公事般给她打一个不冷不热的电话。
D.这把吉他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出国前存在我这里的,本来说存一年,结果朋友一直没回来,这吉他到现在已经由我敝帚自珍了十年。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新加坡举办的首届青奥会,充分利用现有的设施资源和体育场馆,不但没有出现资金亏空,而且创造了2亿美元的利润。
B.随着国人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近几年来旅游部门将开发新景点,推出新项目,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需求。[来源:学_科_网]
C.两会召开之际,各地代表纷纷抵达北京,在人民大会堂共商国是,代表的发言社会影响和关注度都很高,人民希望他们能真正表达自己的心声。
D.社会需要城镇化,但城镇化不等于房地产化,没有实业支撑,城镇化便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城镇买了房的农民也不能实现真正的转型。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杭州塘栖古镇,一家名为“老刀”的传统糕点店铺前挤满了来自各地的食
客, , , 。 , , 。
①“老刀”指的是糕点老师傅的意思
②原来这句话出自乾隆之口
③豆酥糖、椒桃片、饿煞饼、枇杷梗
④各种江南经典小吃应有尽有
⑤与店家交谈后得知
⑥包装纸还印着一句霸气十足的广告语:“塘栖出老刀,他乡无糕点”
A.①⑤③④⑥②B.③④⑥⑤②①
C.④③⑥①⑤②D.⑤①②③④⑥
二、文言文阅读(62分)
阅读下面四个文言文段,完成相关的题目。(选择题共32分,其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题占2分,其余选择都为3分)
(文段一)
沈庆之,字弘先,吴兴武康人也。兄敞之,为赵伦之征虏参军。庆之少有志力。孙恩之乱也,遣人寇武康,庆之未冠,随乡族击之,由是以勇闻。荒扰之后,乡邑流散,庆之躬耕垄亩,勤苦自立。年三十,往襄阳省兄,伦之见而赏之。伦之子伯符时为竟陵太守,竟陵蛮屡为寇,庆之为设规略,每击破之,伯符由此致将帅之称。伯符去郡,又别讨西陵蛮,不与庆之相随,无功而反。永初二年,庆之除殿中员外将军,又随伯符隶到彦之北伐。伯符病归,仍隶檀道济。道济还白太祖,称庆之忠谨晓兵,上使领队防东掖门,稍得引接,出入禁省。寻转正员将军。及湛被收之夕,上开门召庆之,庆之戎服履袜缚绔入。上见而惊曰:“卿何意乃尔急装?”庆之曰:“夜半唤队主,不客缓服。”元嘉十九年,雍州刺史刘道产卒,群蛮大动,征西司马朱修之讨蛮失利,以庆之为建威将军,率众助修之。修之失律下狱,庆之专军进讨,大破缘沔诸蛮,禽生口七千人。庆之患头风,好著狐皮帽,群蛮恶之,号曰“苍头公”。每见庆之军,辄畏惧曰:“苍头公已复来矣!”二十七年,太祖将北讨,庆之谏曰:“马步不敌,为日已久矣。将恐重辱王师,难以得志。”丹阳尹徐湛之、吏部尚书江湛并在坐,上使湛之等难庆之。庆之曰:“治国譬如治家,耕当问奴,织当访婢。陛下今欲伐国,而与白面书生辈谋之,事何由济!”上大笑。鲁爽反,乃遣庆之济江讨爽。爽闻庆之至,连营稍退,自留断后。庆之与薛安都等进与爽战,安都临阵斩爽。寻与柳元景俱开府仪同三司,辞。改封始兴郡公,户邑如故。庆之以年满七十,固请辞事,上嘉其意,许之。三年,司空竟陵王诞据广陵反,复以庆之为使持节,率众讨之。自四月至于七月,乃屠城斩诞。进庆之司空,又固让。
(节选自《南史·沈庆之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来源:ZXXK]
A.庆这未冠,随乡族击之 冠:戴帽子。
B.伯符由此致将帅之称致:获。
C.又别计西陵蛮 别:另外。
D.稍得引接 稍:渐渐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沈庆之作战威武勇猛的一组是( )(3分)
①随乡族击之,由是以勇闻 ②庆之为设规略,每击破之
③道济还白太祖,称庆之忠谨晓兵 ④上开门召庆之.庆之戎服履袜缚绔入
⑤每见庆之军,辄畏惧曰:“苍头公已复来矣!” ⑥爽闻庆之至,连营稍退,自留断后
A.①⑤⑥ B.②④⑥ C.②③④ D.①③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沈庆之富有谋略,深得将领赏识。他跟随赵伦之的儿子伯符时,给他出谋划策,常常击退蛮人的进攻;后来他隶属檀道济,道济称赞他忠诚敬慎通晓兵法。
B.沈庆之忠心耿耿,保卫君王宫禁。在刘湛被逮捕的晚上,担任守卫东掖门领队任务的沈庆之被皇帝召见,他连鞋子都没来得及穿就匆匆来到皇宫。
C.沈庆之直言敢谏,所奏切中要害。太祖想要北伐,庆之进谏说己方步兵难与北方骑兵相抗,北伐恐难取胜,并认为征代之事与文臣谋划难以成功。
D.沈庆之不求高位,多次推辞加封。皇帝封他开府仪同三司,他推辞不就;又改封他始兴郡公,他以年老请辞;平竟陵王后封他做司空,他也没接受。
7.翻译文言文段中的画线句子。(10分)
(1)及湛被收之夕,上开门召庆之,庆之戎服履袜缚绔入。上见而惊曰:“卿何意乃尔急装?”(5分)
(2)修之失律下狱,庆之专军进讨,大破缘沔诸蛮,禽生口七千人。(5分)
(文段二)
陈尧佐,字希元,其先河朔人。尧佐进士及第,历魏县、中牟尉,为《海喻》一篇,人奇其志。以试秘书省校书郎知朝邑县,发中人方保吉罪,保吉怨之,诬尧佐以事,降本县主簿。徙下部,迁秘书郎,知真源县,开封府司录参军事,迁府推官。坐言事忤旨,降通判潮州。修孔子庙,作韩吏部祠,以风示潮人。民张氏子与其母濯于江,鳄鱼尾而食之,母弗能救。尧佐闻而伤之,命二吏孥小舟操网往捕。鳄至暴,非可网得,至是,鳄弭受网,作文示诸市而烹之,人皆惊异。召还,直史馆,知寿州。岁大饥,出奉米为糜粥食饿者,吏人悉献米至,振数万人。徙庐州,以父疾请归。后为两浙转运副使。钱塘江篝石为堤,堤再岁辄坏。尧佐请下薪实土乃坚久,丁谓不以为是,徙京西转运使,后卒如尧佐议。徙河东路,以地寒民贫,仰石炭以生,奏除其税。又减泽州大广冶铁课数十万。天禧中,河决,起知滑州,造木龙以杀水怒,又筑长堤,人呼为“陈公堤”。徙并州,每汾水暴涨,州民辄忧扰,尧佐为筑堤,植柳数万本,作柳溪,民赖其利。累迁右谏议大夫,为翰林学士,遂拜枢密副使。祥符知县陈诂治严急,吏欲罪诂,乃空县逃去,太后果怒。而诂连吕夷简亲,执政以嫌不敢辨。事下枢密院,尧佐独曰:“罪诂则奸吏得计,后谁敢复绳吏者?”诂由是得免。以太子太师致仕,卒,赠司空兼侍中,谥文惠。尧佐少好学,父授诸子经,其兄未卒业,尧佐窃听已成诵。初肄业锦屏山,后从种放于终南山,及贵,读书不辍。善古隶八分,为方丈字,笔力端劲,老犹不衰。尤工诗。性俭约,见动物,必戒左右勿杀,器服坏,随辄补之,曰;“无使不全而见弃也。”号“知余子”。论曰:尧佐相业虽不多见,世以宽厚长者称之。
(节选自《宋史·陈尧佐传》)[来源:学_科_网]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坐言事忤旨 坐:因为。
B.作韩吏部祠,以风示潮人 风:风俗。
C.鳄鱼尾而食之 尾:跟随。
D.钱塘江篝石为堤,堤再岁辄坏 再岁:第二年。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陈尧佐情系百姓的一组是( )(3分)
①命二吏孥小舟操网往捕 ②出奉米为糜粥食饿者
③后卒如尧佐议 ④又减泽州大广冶铁课数十万
⑤尧佐为筑堤,植柳数万本 ⑥无使不全而见弃也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⑤⑥D.③④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陈尧佐因言获罪,两次降职。在担任朝邑知县时,他因告发宦官方保吉的罪恶,遭到诬陷被降为县主簿;后又国议论政事触怒了皇上而被贬为潮州通判。
B.陈尧佐治水有方,功劳卓著。他建议用“下薪实土”法,保钱塘江江堤坚固;在滑州,创“木龙杀水”法堵黄河决口;在并州,沿汾水筑堤植柳,消除水患。
C.陈尧佐为官正直,敢鸣不平。任枢密副使时,祥符知县陈诂治政方面出现了严重问题,惹怒太后,执政大臣因避嫌不敢为其辩说,独陈尧佐敢于为他说公道话。
D.陈尧佐富有才学,宽厚俭约。他写古隶,笔力遵劲,到老功夫不减,特别擅长写诗;他戒杀动物,器物衣服破损后,立即修补以免被弃。
11.翻译文中划线句子(10分)
(1)徙河东路,以地寒民贫,仰石炭以生,奏除其税。又减泽州大广冶铁课数十万。(5分)
(2)事下枢密院,尧佐独曰:“罪诂则奸吏得计,后谁敢复绳吏者?”诂由是得免。(5分)
(文段三)
韩文,字贯道,成化二年举进士,除工科给事中,出为湖广右参议。中贵督太和山,干没公费。文力遏之,以其羡易粟万石,备振贷。九溪土酋与邻境争地相攻,文往谕,皆服。弘治十六年拜南京兵部尚书。岁侵,米价翔踊。文请预发军饷三月,户部难之。文曰:“救荒如救焚,有罪,吾自当之。”乃发廪十六万石,米价为平。明年召拜户部尚书。文凝厚雍粹,居常抑抑。至临大事,刚断无所挠。武宗即位,赏赉及山陵、大婚诸费,需银百八十万两有奇,部帑不给。文请先发承运库,诏不许。文言:“帑藏虚,赏赉自京边军士外,请分别给银钞,稍益以内库及内府钱,并暂借勋戚赐庄田税,而敕承运库内官核所积金银,著之籍。且尽罢诸不急费。”旧制,监局、仓库内官不过二三人,后渐添注,或一仓十余人,文力请裁汰。淳安公主赐田三百顷,复欲夺任丘民业,文力争乃止。文司国计二年,力遏权幸,权幸深疾之。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郎中李梦阳进曰:“公诚及此时率大臣固争,去‘八虎’易易耳。”文捋须昂肩,毅然改容曰:“善。纵事勿济,吾年足死矣,不死不足报国。”即偕诸大臣伏阙上疏,疏入,帝惊泣不食。瑾等大惧。瑾恨文甚,日令人伺文过。逾月,有以伪银输内库者,遂以为文罪。诏降一级致仕,瑾恨未已,坐以遗失部籍,逮文下诏狱。数月始释,罚米千石输大同。寻复罚米者再,家业荡然。瑾诛,复官,致仕。嘉靖五年卒,年八十有六。
(节选自《明史·韩文传》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以其羡易粟万石,备振贷 振:救济。
B.救荒如救焚,有罪,吾自当之 当:承担。
C.至临大事,刚断无所挠 临:面对。
D.核所积金银,著之籍 著:彰显。
13.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B.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C.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 /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D.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 /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14.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韩文为官清正,关注民众生活,他在湖广,妥善处理九溪士酋与临境争第一事;担任南京兵部尚书时,年成歉收,他开仓取粮十六万石,平抑米价。
B.韩文刚正不屈,敢于奏议国事,武宗继位,诸项费用供给不足,他不顾非议,一再提出自己看法;有关机构冗员渐增,他援引成例,着手压缩编制。
C.韩文疾恶如仇,尽力遏制权幸,宦官刘瑾等每日引诱皇上沉溺于声色狗马,不理政事,他采用李梦阳的建议,冒死谏诤,打击了刘瑾等的嚣张气焰。
D.韩文刚者易析,饱受政敌陷害,刘瑾以遗失部籍作为罪名,逮捕韩文,释放后又两次罚米,使他倾家荡产;直到刘瑾被诛后,韩文才复官而后退休。
15.翻译文中划线句子。(10分)
(1)淳安公主赐田三百顷,复欲夺任丘民业,文力争乃止。(5分)
(2)即偕诸大臣伏阙上书,疏入,帝惊泣不食。瑾等大惧。(5分)
(文段四)
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九岁,人有道其父字者,朗曰:“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客谢之。十二,试经为童子郎,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疑朗匿年,劾问。朗曰:“朗之内外,累世长大,朗虽稚弱,无仰高之风,损年以求早成,非志所为也。”监试者异之。
后关东兵起,故冀州刺史李邵家居野王,近山险,欲徙居温。朗谓邵曰:“唇齿之喻,岂唯虞、虢?温与野王即是也;今去彼而居此,是为避朝亡之期耳。且君,国人之望也,今寇未至而先徙,带山之县必骇,是摇动民之心而开奸宄之原也,窃为郡内忧之。”邵不从。边山之民果乱,内徙,或为寇抄①。
是时董卓迁天子都长安,卓因留洛阳。朗父防为治书御史,当徙西,以四方云扰,乃遣朗将家属还本县。或有告朗欲逃亡者,执以诣卓,卓谓朗曰:“卿与吾亡儿同岁,几大相负!”朗因曰:“明公以高世之德,遭阳九之会②,清除群秽,广举贤士,此诚虚心垂虑,将兴至治也。威德以隆,功业以著,而兵难日起,州郡鼎沸,郊境之内,民不安业,捐弃居产,流亡藏窜,虽四关设禁,重加刑戮,犹不绝息,此朗之所以邑也。”
朗知卓必亡,恐见留,即散财物以赂遗卓用事者,求归乡里。到谓父老曰:“董卓悖逆,为天下所仇,此忠臣义士奋发之时也。郡与京都境壤相接,洛东有成皋,北界大河,天下兴义兵者若未得进,其势必停于此。此乃四分五裂战争之地,难以自安,不如及道路尚通,举宗③东黎阳。黎阳有营兵,赵威孙乡里旧婚,为监营谒者,统兵马,足以为主。若后有变,徐复观望未晚也。”父老恋旧,莫有从者,惟同县赵咨,将家属俱与朗往焉。后数月,关东诸州郡起兵,众数十万,皆集荧阳及河内。诸将不能相一,纵兵抄掠,民人死者且半。久之,关东兵散,太祖与吕布相持于濮阳,朗乃将家还温。时岁大饥,人相食,朗收恤宗族,教训诸弟,不为衰世解业。
建安二十二年,遇疾卒,时年四十七。
明帝即位封朗子遗昌武亭侯邑百户朗弟孚又以子望继朗后遗薨望子洪嗣。
(节选自《三国志• 司马朗传》)
[注]①抄:掠夺。②阳九之会:指灾难之年或厄运。③宗:宗族,宗室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客谢之 谢:道歉
B.捐弃居产 捐:捐献[来源:学+科+网]
C.此朗之所以邑也邑:同“悒”,愁闷不安
D.不为衰世解业解:懈怠,放松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监试者异之 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B.唇齿之喻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C.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 以其无礼于晋
D.为监营谒者 乃用秦武阳为副[来源:学|科|网]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司马朗小时候就善于应答,表现出不同于一般少年的敏捷与机智,这种才能在被董卓诘问时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B.司马朗对冀州刺史李邵移家避难的做法很不赞成,一是因为移家于温不能真正避开灾难,二是因为李邵的离开会引起当地居民的骚乱,但他的劝阻并未起作用。
C.司马朗认为,如果董卓能够清除众多的恶人,广泛推举贤能的人才,仔细考虑,就能取得盖世的功业,董卓被他的忠心和诚意打动,最终放了他。
D.司马朗回到家乡,认为家乡也不是可以安居的地方,于是建议乡亲们跟他一起举家迁到黎阳去,但父老们留恋故土,只有赵咨及家人跟着司马朗迁走。
四、名句默写(6分)
20.名句默写(6分,第小题1分)
(1)《氓》中说明女子埋怨男子无好的媒人的两句:“ , 。”
(2)《氓》中说明女子的容貌已经衰减的两句:“ , 。”
(3)总角之宴, 。信誓旦旦, 。(《诗经·氓》)
(4)《离骚》中因为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而众人嫉妒,造谣毁谤四起的两句:“ , 。”
(5)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 。(《离骚》)
(6) ,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离骚》)
五、语用题(5分)
21.根据文化部在新闻发布会上所传出信息的要点,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5字)(5分)
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充分发挥公共文化设施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于3月19日发出通知。23日文化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通知》的内容。《通知》要求,从今年5月1日起,全国文化、文物系统各级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要对未成年人集体参观实行免票;家长携带未成年子女参观的,对未成年子女免票。据介绍,今年元旦,浙江省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同时推出免费开放的消息被报道之后,北京等地博物馆、纪念馆相继宣布各种免费措施。故宫博物院自3月1日起允许全国中小学生集体在每周二免票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也在3月1日起对社会公众免费开放;上海72家博物馆、纪念馆也在拟定措施,向学生免费敞开大门。
六、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个年轻人要去远方,途中,遇到一条恶狗挡道。年轻人并不与它对峙,而是绕道而行。
一路人见了,对年轻人说,一条狗都让你怕了,又怎么去远方呢?年轻人说,他不是怕狗,而是不想与狗纠缠。
路人说,在通往远方的途中,会遇到许许多多像“恶狗挡道”一样的障碍,你不去一一战胜它们,那怎能到达远方呢?
年轻人回答说,正因为通往远方的途中有许许多多障碍,所以才要有选择地去避开它,如果一遇障碍,就非要去扫平它,反而误了行程。有时,避开障碍,绕道而行,不失为一条更有效的捷径。
路人摇摇头,笑了笑,转身而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