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练习:3.1自然界的水循环.doc
抹茶味儿的菇凉|
2023-03-22|
126次下载|
11页|
1.20MB|
5分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练习:3.1自然界的水循环.doc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INCLUDEPICTURE "语言.EPS" \* MERGEFORMAT
课时目标
课标要求重要指数1.掌握水圈内各种水体类型的数量和分布。★★★★2.理解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3.掌握水循环的概念、领域、类型、环节和意义。★★★★
INCLUDEPICTURE "预习.EPS" \* MERGEFORMAT
课前预习(10分钟,10分)
1.我国东部地区河流的最主要补给水源是 ( )
A.湖泊水
B.地下水
C.雨水
D.季节性积雪融水
答案:C
解析:我国东部是季风区,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
2.属于内陆水循环的地理现象有( )
A.长江东流 B.塔里木河夏汛
C.台风登陆 D.海水蒸发
答案:B
解析:塔里木河是内流河,所以塔里木河只参与内陆水循环。
3.黄河下游河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是 ( )
A.河水补给地下水
B.地下水补给河水
C.河水与地下水互补
D.夏季河水补给地下水,冬季相反
答案:A
解析:黄河下游是有名的“地上河”,所以地下水不能补给河水,只能是河水补给地下水。
4.关于河流补给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都出现在夏季
B.黄河径流量年际变化大,因为季风气候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大
C.以湖泊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变化很大
D.长江径流的补给有三种:雨水、湖泊水和地下水
答案:B
解析: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会出现在多雨季节,而不一定是夏季;湖泊水和地下水补给都是比较稳定的,所以河流的径流量变化不会很大;长江径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降水季节变化较大,所以黄河径流量变化较大。
INCLUDEPICTURE "预习.EPS" \* MERGEFORMAT
点题训练(20分钟,30分)
INCLUDEPICTURE "知识点.tif" \* MERGEFORMAT
知识点一 相互联系的水体
1.下列四种陆地水的储量,从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
A.河水、湖泊水、地下水、冰川水
B.地下水、冰川水、河水、湖泊水
C.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河水
D.湖泊水、冰川水、地下水、河水
答案:A
解析:该题考查水圈中各水体的储量,应从课本图表入手,熟知各种水体的大体储量。就陆地水的储量来说,冰川占水圈1.74%,地下水占1.69%,湖泊水占0.013%,河水占0.000 2%。
2.下图中关于河水与地下水补给关系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 "河北70.TIF" \* MERGEFORMAT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答案:D
解析:本题是道思维拓展题,主要考查各种陆地水体的补给关系和读图能力。河水与地下水互补,当河水水位高于地下水时,河水补给地下水;反之,地下水补给河水。
读图,回答3~4题。
INCLUDEPICTURE "关注110.tif" \* MERGEFORMAT
3.该河流的补给主要来源于( )
A.降水和少量地下水
B.春季融雪和夏季降雨
C.地下水,融雪和降雨
D.冰川融水和夏季降雨
答案:A
解析:根据该地径流量主要与降水量相关,得到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是降雨。
4.该河所在地区可能是( )
A.东北三江平原 B.浙江南部
C.新疆塔里木河流域 D.青藏高原
答案:B
解析:根据该地降水总量即可确定该地位于浙江南部。如是三江平原的河流就应该有明显的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而C、D选项涉及的河流主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下图为我国两条河流水系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INCLUDEPICTURE "家90.tif" \* MERGEFORMAT
5.黄河不同于闽江的补给水源是 ( )
A.大气降水 B.冰雪融水
C.地下水 D.湖泊水
答案:B
解析: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因此其上游存在冰雪融水补给;闽江流域海拔较低,且纬度位置较低,无冰川和积雪分布。
6.黄河的年径流量小于闽江,主要原因是黄河( )
A.流域面积小 B.流域内年降水量小
C.地形坡度大 D.植被覆盖率低
答案:B
解析:河流年径流量的大小主要与流域面积的大小、支流多少和流域内年降水量的大小有关。黄河的流域面积远大于闽江,黄河主要流经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流域内年降水量较小,而闽江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流域内年降水量较大。
7.读我国两条河流某水文站的流量图,完成下列问题。
INCLUDEPICTURE "天体149.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天体150.tif" \* MERGEFORMAT
(1)河流①全年最大流量出现在________月,________月河水断流,5月水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河流量是随________的变化而变化的。
(2)河流②全年有两个汛期,其中汛期A是________水补给形成的,汛期B是________水补给形成的;河流②至少有________种水源补给。
(3)两条河流径流量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但又各有其不同特点,根据流量变化分析,河流①分布在我国________地区,河流②分布在我国________山区。
(4)河流径流补给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来源。河水补给对径流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8 1、2 蒸发旺盛和农业用水 气温
(2)季节性积雪融 雨 3
(3)两条河流径流量均有季节变化 西北 东北
(4)雨水 季节性积雪融水 冰川融水 湖泊水和地下水 河水的补给决定了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特点
INCLUDEPICTURE "知识点.tif" \* MERGEFORMAT
知识点二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下图为东亚某地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水循环环节。读图回答8~11题。
INCLUDEPICTURE "家91.TIF" \* MERGEFORMAT
8.①②③⑥环节依次表示( )
A.蒸发、降水、地下径流、水汽输送
B.蒸腾、降水、地表径流、水汽输送
C.蒸腾、降水、地下径流、水汽输送
D.蒸发、降水、地表径流、水汽输送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③④⑤⑥环节依次表示蒸发、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水汽输送。
9.⑥环节水量最大的季节是 (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答案:B
解析:东亚地区夏季气温高,海水蒸发量大,向陆地输送的水汽最多。
10.增加④环节水量可采取的措施是( )
A.修建机井 B.修建水窖
C.植树造林 D.跨流域调水
答案:C
解析:水窖主要是为了储水,防止水分下渗;森林具有涵养水源的功能,能增加水分下渗。
11.水循环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 )
①加剧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②促进陆地淡水资源的更新 ③促进地球各圈层之间物质转移和能量交换 ④塑造地表形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B
解析:水循环的主要地理意义是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促进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促进地球各圈层之间物质转移和能量交换,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塑造地表形态。
读图,回答12~13题。
INCLUDEPICTURE "祈福2.tif" \* MERGEFORMAT
12.图中南水北调主干河道是( )
A.人工新河道 B.天然河道
C.京杭运河 D.人工管道
13.该工程调节水循环的环节是( )
A.地表径流 B.大气输送
C.地下径流 D.下渗
答案:12.C 13.A
解析:第12题,如图所示南水北调主干河道在聊城附近与京杭运河吻合。第13题,南水北调调节南方水有余而北方不足的问题,通过地表径流解决。
下图为城市建设前后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4~15题。
INCLUDEPICTURE "家92.tif" \* MERGEFORMAT
14.与城市建设前相比,城市建设后( )
A.降水量增加 B.蒸发量增加
C.地下水水位上升 D.地表径流量增加
答案:D
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城市建设后蒸发量减少、地表径流量增加、下渗量减少、地下水水位下降。
15.城市建设后地表径流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加
B.排水系统日趋完善
C.地表硬化面积增大
D.城市绿地面积大
答案:C
解析:城市建设后,地表硬化面积增大,地表水下渗量减少,从而使地表径流量增加。
读我国南方某地剖面图,回答下题。
INCLUDEPICTURE "河北75.TIF" \* MERGEFORMAT
16.雨季水位上升最快的水体是( )
A.河 B.湖
C.① D.②
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①与②为地下水,其水位上升或者变化肯定比地表水慢,因为其受外界条件影响相对较弱。图中湖的两岸植被覆盖良好,对水流有阻滞作用,而河的左岸坡度较大又是光秃的,故雨季其水位上升应是最快的。
17.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INCLUDEPICTURE "关注111.tif" \* MERGEFORMAT
(1)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________圈、水圈、岩石圈、________圈四个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图中字母代表的水循环各环节分别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3)从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来看,图中甲处(由A→B→C→D→A组成)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水循环;该水循环的重要意义是给________补充水资源。
答案:(1)大气 生物(顺序可互换) (2)海水蒸发 水汽输送 大气降水 径流输送(或地表径流) (3)海陆间 陆地
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水循环所经过的四个圈层,较简单。第(2)题,图中A表示从海洋到海洋上空,应为海水蒸发;B从海洋上空到陆地上空,应为水汽输送;C从陆地上空到陆地,应为大气降水;D位于地表,指向海洋,应为地表径流。第(3)题,该循环有海洋和陆地的参与,应为海陆间水循环,这个循环可以给陆地补充水资源。
课 后 作 业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分数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40分)
下面四幅图是我国东部季风区、东北地区、西北内陆地区、南部沿海地区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读图回答1~3题。
INCLUDEPICTURE "关注112A.tif" \* MERGEFORMAT
1.四幅图中表示南部沿海地区河流流量过程曲线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D
解析:我国南部地区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降水量大,河流有两个汛期长,水量大,故只有④与之相符。
2.②③中河流1~2月断流的原因是( )
A.降水少 B.气温低
C.用水量大 D.地下水补给少
答案:B
解析:这两个地区冬季断流的原因是气温低,河流结冰。
3.上述四个地区的河流河水补给中都有的是( )
①大气降水补给 ②地下水补给 ③冰雪融水补给 ④湖泊水补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A
解析:地下水补给是最普遍的补给方式,从图中看四地河流均有大气降水补给。
INCLUDEPICTURE "家95.tif" \* MERGEFORMAT
如图示意某流域径流过程的不同环节。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甲、乙、丙三个环节分别是 ( )
A.下渗、坡面径流、壤中流
B.壤中流、下渗、坡面径流
C.坡面径流、下渗、壤中流
D.坡面径流、壤中流、下渗
答案:C
解析:地表径流包括河道径流和坡面径流,则甲应是坡面径流;丙是地下径流的组成部分,而地下径流包括地下河的径流和土壤中的径流,故丙为壤中流;乙应是地表水的下渗环节。
5.当降水量相同时,下列条件对径流过程不同环节的影响符合实际的是( )
A.地势起伏大,坡面径流流速慢
B.植被覆盖率高,下渗雨水多
C.岩体破碎程度高,地下径流量小
D.降水强度大,坡面径流下渗多
答案:B
解析: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植被覆盖率高,下渗的雨水多;地势起伏大,则坡面径流流速快;降水强度大,不利于坡面径流的下渗;岩体破碎程度高,利于地表水下渗,从而使地下径流量增大。
下面图甲是我国一个水电站大坝下游某观测站在筑坝前后测得的该河两条全年流量曲线图,图中①②③表示该河流的补给类型;图乙是一个被森林覆盖的河盆在暴雨中呈现的河流流量曲线图。读图回答6~7题。
INCLUDEPICTURE "家93.tif" \* MERGEFORMAT
6.关于图示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曲线是筑坝后测得的
B.①表示地下水
C.②表示季节性积雪融水
D.③表示大气降水
答案:C
解析:由图和材料可知,该河位于我国,且该河在一年中有两个汛期,夏汛时河流主要由①补给,故①为大气降水;春汛时河流主要由②补给,故②为季节性积雪融水;③补给量稳定,且汛期时③补给量小,故③为地下水。a、b两条曲线中,a曲线所示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b曲线所示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小,说明b曲线所示径流量受到了水库的调节作用,故b曲线是筑坝后测得的。
7.假设图乙中暴雨发生时该河盆的森林早已被砍伐,则( )
①流量曲线的起伏将变大 ②含沙量曲线的起伏将变小 ③河流流量峰值将变小 ④河流含沙量峰值将变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C
解析:森林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功能,森林被砍伐后,雨季河流流量将增大,水位将陡涨陡落,含沙量将增大,故河流流量曲线和含沙量曲线的起伏都将变大,河流流量峰值和含沙量峰值都将变大且提前。
读我国东北地区某河流流量补给示意图,回答8~9题。
INCLUDEPICTURE "关注113.tif" \* MERGEFORMAT
8.图中数码表示的河流补给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①—冰川融水补给 ②—积雪融水补给 ③—地下水补给 ④—湖泊水补给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B
解析:该河流位于东北地区,夏季时受锋面雨带的影响,降水丰富,河流的流量大,即③表示雨水补给;东北冬季气温低,冬季积雪在春季融化后形成春汛,②代表积雪融水补给;①补给全年稳定少变,表示地下水补给;由于该水文站位于河流的下游,在冬季河流水量较少的时候,湖水会补给河水,即④代表湖泊水补给。
9.下列有关该地河、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地的河、湖参与了海陆间大循环
B.该处的湖泊在冬季时会补给河流,夏季时则受河流补给
C.该处的湖泊是咸水湖
D.该处河流的汛期比华北地区长
答案:C
解析: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河流和湖泊参与了海陆间大循环,故该处的湖泊为淡水湖;由于河流的水位季节变化较大,它会和位于平原的湖泊之间产生水体互补;东北地区会受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和雨水补给的影响,因此汛期比华北地区长。
读海陆间循环示意图,回答10~12题。
INCLUDEPICTURE "天体159.tif" \* MERGEFORMAT
10.驱动水循环的能量是( )
①地球内部的放射能 ②太阳辐射能 ③重力能
④机械能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D
解析:促使水循环发生的主要能量是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
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过程③和⑤体现了陆地内循环的主要环节
B.海陆间水循环是指发生在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即由④环节完成
C.华北平原的形成体现了水循环塑造地表形态的作用
D.海陆间水循环使陆地水资源得到不断更新和再生
答案:B
解析:海陆间水循环由图中①、②、③、④环节共同构成,发生在海洋与陆地之间。
12.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最主要表现在( )
A.人工降雨,促进大气中的水汽输送
B.植树种草,增加空气中的水汽含量
C.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改变局部地表径流
D.抽取地下水,加速地下径流的循环
答案:C
解析:目前人类活动主要通过改变局部地区的地表径流来改变水循环,如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植树种草等。
下图为某区域河流主要补给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第13题。
INCLUDEPICTURE "家94.tif" \* MERGEFORMAT
13.图例中①②③表示的河流补给类型依次是( )
A.地下水、雨水、积雪融水
B.地下水、积雪融水、冰川融水
C.大气降水、地下水、积雪融水
D.冰川融水、大气降水、积雪融水
答案:D
解析:根据图中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判断出图示地区为南美洲中南部。图例中①所示地区主要位于安第斯山脉,该地区地势高,河流主要补给类型应为冰川融水;②所示地区分布面积广,结合当地气候特征可知,该地区河流主要补给类型应为大气降水;③所示地区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冬春季节有积雪,该地区河流主要补给类型应为积雪融水。
下图为德国柏林某生活小区的雨水收集、净化和利用系统示意图。读图回答14~15题。
INCLUDEPICTURE "家96.tif" \* MERGEFORMAT
14.该系统的广泛使用会( )
A.加剧城市内涝
B.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
C.有效控制雨水径流污染
D.加重城市绿地土壤盐渍化
答案:C
解析:该系统可减小地面雨水汇集量,有效控制雨水径流污染,减轻城市内涝,另外可补充地下水,故不会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也不会加重城市绿地土壤盐渍化。
15.该系统未能在我国吐鲁番市得到普及使用的主要原因是( )
A.该系统投资大,成本过高
B.吐鲁番市气候干旱,降水少,该系统利用率低
C.该系统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
D.吐鲁番市雨水污染严重,无法利用该系统
答案:B
解析:该系统主要用于雨水的收集利用,由于吐鲁番市气候干旱,降水少,该系统建成后利用率会很低,造成设施的浪费。
INCLUDEPICTURE "家97.tif" \* MERGEFORMAT
右图为南极地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6~17题。
16.构成海陆间水循环的环节是( )
A.①③⑤⑥
B.①②④⑥
C.①③④⑥
D.①②③④⑥
答案:A
解析:图中①~⑥环节依次为水汽输送、洋面降水、洋面蒸发、陆上蒸发、陆上降水、地表径流。故构成海陆间水循环的环节是①③⑤⑥。
17.当⑥环节增强时( )
A.①环节减弱 B.③环节增强
C.④环节不变 D.⑤环节减弱
答案:B
解析:当⑥环节增强时南极地区处于暖季,该时期南极大陆及周边海域水循环较旺盛,①②③④⑤⑥各环节均增强。
读图,回答18~20题。
INCLUDEPICTURE "关注116.tif" \* MERGEFORMAT
18.该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 )
A.大气降水
B.沙漠凝结水
C.冰雪融水
D.湖泊水
答案:C
解析:由图可以看出,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内陆,河流主要补给水源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
19.该区域河流径流量的变化特征一般有( )
①流量较平稳,没有明显的汛期 ②流量变化受气温的影响,丰水期出现在夏季 ③冬季出现明显的断流现象 ④季节变化小,年际变化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河流流量受气温的变化影响明显,夏季气温高,冰雪融化,河流径流大,出现汛期;而冬季气温较低,冰雪无法融化,河流出现断流;该地区的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而年际变化小。
20.该地区的水循环类型多属于( )
A.海陆间循环 B.陆地内循环
C.海上内循环 D.以上都不是
答案:B
解析:该地区的河流无法汇入海洋,属于陆上内循环。
二、综合题(20分)
21.下图为温带地区两区域的河流图,图中河流AB段为地上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INCLUDEPICTURE "牙185.tif" \* MERGEFORMAT
(1)图中三个湖泊中,对河流补给作用最大的湖泊是__________,对河流径流调节作用最大的湖泊是______________,主要由河流提供补给水源的是__________。
(2)若甲图中的河流位于北半球地区,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于远日点附近时,该河流应处于________期。此时,河流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一般为下图中的________;AB河段河流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为下图中的________,②湖泊与河流的补给关系为下图中的________。
INCLUDEPICTURE "天体163.tif" \* MERGEFORMAT
(3)乙图中河流主要的补给水源可能是________,该种补给形式在我国分布较普遍的地区是________(东北、西北、西南、东南地区)。
(4)甲、乙两图中都必不可少的水循环环节是________和________;对陆地水资源循环再生起决定性作用的是________图中的________循环。
答案:(1)① ② ③ (2)丰水(或汛) A A D (3)冰雪融水 西北地区 (4)蒸发 降水 甲 海陆间
22.我国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考察家乡的河流水文状况,并结合所学的水循环水平衡原理进行分析。下面是他们查阅资料并结合实际情况绘成的家乡某河流域特征示意图(图甲)和①②两水文站测得的河流径流量年变化示意图(图乙),读后完成下列问题。(10分)
INCLUDEPICTURE "关注118.tif" \* MERGEFORMAT
(1)在图甲中画上箭头表示使该区域水资源得以不断更新的水循环类型。
(2)表示图甲中②水文站流量变化曲线的是乙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________。
(4)图中④处近年来时有咸潮发生,其发生的季节大多在________季。
(5)图中③⑥处近年来地下水减少,说明与⑤处生态环境的关系。
(6)图中⑦处地下水易受人类污染,说明其自然原因。
答案:(1)画图略(海陆间水循环) (2)b 经过湖泊的调节,河流流量变得平缓 (3)大气降水 (4)冬春(或枯水) (5)⑤处破坏森林,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6)浅层地下水埋藏浅,易受地表下渗的污水影响。
解析:图中②处河流流量经湖泊调节变得平缓;该区域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主要补给为大气降水;咸潮是枯水期河口海水上溯导致河流水变咸的现象;③⑥处地下水减少,可能与⑤处破坏森林有关;⑦处地下水为浅层地下水,易受污染。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INCLUDEPICTURE "语言.EPS" \* MERGEFORMAT
课时目标
课标要求重要指数1.掌握水圈内各种水体类型的数量和分布。★★★★2.理解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3.掌握水循环的概念、领域、类型、环节和意义。★★★★
INCLUDEPICTURE "预习.EPS" \* MERGEFORMAT
课前预习(10分钟,10分)
1.我国东部地区河流的最主要补给水源是 ( )
A.湖泊水
B.地下水
C.雨水
D.季节性积雪融水
答案:C
解析:我国东部是季风区,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
2.属于内陆水循环的地理现象有( )
A.长江东流 B.塔里木河夏汛
C.台风登陆 D.海水蒸发
答案:B
解析:塔里木河是内流河,所以塔里木河只参与内陆水循环。
3.黄河下游河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是 ( )
A.河水补给地下水
B.地下水补给河水
C.河水与地下水互补
D.夏季河水补给地下水,冬季相反
答案:A
解析:黄河下游是有名的“地上河”,所以地下水不能补给河水,只能是河水补给地下水。
4.关于河流补给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都出现在夏季
B.黄河径流量年际变化大,因为季风气候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大
C.以湖泊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变化很大
D.长江径流的补给有三种:雨水、湖泊水和地下水
答案:B
解析: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会出现在多雨季节,而不一定是夏季;湖泊水和地下水补给都是比较稳定的,所以河流的径流量变化不会很大;长江径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降水季节变化较大,所以黄河径流量变化较大。
INCLUDEPICTURE "预习.EPS" \* MERGEFORMAT
点题训练(20分钟,30分)
INCLUDEPICTURE "知识点.tif" \* MERGEFORMAT
知识点一 相互联系的水体
1.下列四种陆地水的储量,从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
A.河水、湖泊水、地下水、冰川水
B.地下水、冰川水、河水、湖泊水
C.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河水
D.湖泊水、冰川水、地下水、河水
答案:A
解析:该题考查水圈中各水体的储量,应从课本图表入手,熟知各种水体的大体储量。就陆地水的储量来说,冰川占水圈1.74%,地下水占1.69%,湖泊水占0.013%,河水占0.000 2%。
2.下图中关于河水与地下水补给关系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 "河北70.TIF" \* MERGEFORMAT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答案:D
解析:本题是道思维拓展题,主要考查各种陆地水体的补给关系和读图能力。河水与地下水互补,当河水水位高于地下水时,河水补给地下水;反之,地下水补给河水。
读图,回答3~4题。
INCLUDEPICTURE "关注110.tif" \* MERGEFORMAT
3.该河流的补给主要来源于( )
A.降水和少量地下水
B.春季融雪和夏季降雨
C.地下水,融雪和降雨
D.冰川融水和夏季降雨
答案:A
解析:根据该地径流量主要与降水量相关,得到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是降雨。
4.该河所在地区可能是( )
A.东北三江平原 B.浙江南部
C.新疆塔里木河流域 D.青藏高原
答案:B
解析:根据该地降水总量即可确定该地位于浙江南部。如是三江平原的河流就应该有明显的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而C、D选项涉及的河流主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下图为我国两条河流水系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INCLUDEPICTURE "家90.tif" \* MERGEFORMAT
5.黄河不同于闽江的补给水源是 ( )
A.大气降水 B.冰雪融水
C.地下水 D.湖泊水
答案:B
解析: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因此其上游存在冰雪融水补给;闽江流域海拔较低,且纬度位置较低,无冰川和积雪分布。
6.黄河的年径流量小于闽江,主要原因是黄河( )
A.流域面积小 B.流域内年降水量小
C.地形坡度大 D.植被覆盖率低
答案:B
解析:河流年径流量的大小主要与流域面积的大小、支流多少和流域内年降水量的大小有关。黄河的流域面积远大于闽江,黄河主要流经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流域内年降水量较小,而闽江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流域内年降水量较大。
7.读我国两条河流某水文站的流量图,完成下列问题。
INCLUDEPICTURE "天体149.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天体150.tif" \* MERGEFORMAT
(1)河流①全年最大流量出现在________月,________月河水断流,5月水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河流量是随________的变化而变化的。
(2)河流②全年有两个汛期,其中汛期A是________水补给形成的,汛期B是________水补给形成的;河流②至少有________种水源补给。
(3)两条河流径流量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但又各有其不同特点,根据流量变化分析,河流①分布在我国________地区,河流②分布在我国________山区。
(4)河流径流补给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来源。河水补给对径流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8 1、2 蒸发旺盛和农业用水 气温
(2)季节性积雪融 雨 3
(3)两条河流径流量均有季节变化 西北 东北
(4)雨水 季节性积雪融水 冰川融水 湖泊水和地下水 河水的补给决定了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特点
INCLUDEPICTURE "知识点.tif" \* MERGEFORMAT
知识点二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下图为东亚某地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水循环环节。读图回答8~11题。
INCLUDEPICTURE "家91.TIF" \* MERGEFORMAT
8.①②③⑥环节依次表示( )
A.蒸发、降水、地下径流、水汽输送
B.蒸腾、降水、地表径流、水汽输送
C.蒸腾、降水、地下径流、水汽输送
D.蒸发、降水、地表径流、水汽输送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③④⑤⑥环节依次表示蒸发、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水汽输送。
9.⑥环节水量最大的季节是 (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答案:B
解析:东亚地区夏季气温高,海水蒸发量大,向陆地输送的水汽最多。
10.增加④环节水量可采取的措施是( )
A.修建机井 B.修建水窖
C.植树造林 D.跨流域调水
答案:C
解析:水窖主要是为了储水,防止水分下渗;森林具有涵养水源的功能,能增加水分下渗。
11.水循环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 )
①加剧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②促进陆地淡水资源的更新 ③促进地球各圈层之间物质转移和能量交换 ④塑造地表形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B
解析:水循环的主要地理意义是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促进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促进地球各圈层之间物质转移和能量交换,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塑造地表形态。
读图,回答12~13题。
INCLUDEPICTURE "祈福2.tif" \* MERGEFORMAT
12.图中南水北调主干河道是( )
A.人工新河道 B.天然河道
C.京杭运河 D.人工管道
13.该工程调节水循环的环节是( )
A.地表径流 B.大气输送
C.地下径流 D.下渗
答案:12.C 13.A
解析:第12题,如图所示南水北调主干河道在聊城附近与京杭运河吻合。第13题,南水北调调节南方水有余而北方不足的问题,通过地表径流解决。
下图为城市建设前后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4~15题。
INCLUDEPICTURE "家92.tif" \* MERGEFORMAT
14.与城市建设前相比,城市建设后( )
A.降水量增加 B.蒸发量增加
C.地下水水位上升 D.地表径流量增加
答案:D
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城市建设后蒸发量减少、地表径流量增加、下渗量减少、地下水水位下降。
15.城市建设后地表径流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加
B.排水系统日趋完善
C.地表硬化面积增大
D.城市绿地面积大
答案:C
解析:城市建设后,地表硬化面积增大,地表水下渗量减少,从而使地表径流量增加。
读我国南方某地剖面图,回答下题。
INCLUDEPICTURE "河北75.TIF" \* MERGEFORMAT
16.雨季水位上升最快的水体是( )
A.河 B.湖
C.① D.②
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①与②为地下水,其水位上升或者变化肯定比地表水慢,因为其受外界条件影响相对较弱。图中湖的两岸植被覆盖良好,对水流有阻滞作用,而河的左岸坡度较大又是光秃的,故雨季其水位上升应是最快的。
17.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INCLUDEPICTURE "关注111.tif" \* MERGEFORMAT
(1)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________圈、水圈、岩石圈、________圈四个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图中字母代表的水循环各环节分别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3)从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来看,图中甲处(由A→B→C→D→A组成)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水循环;该水循环的重要意义是给________补充水资源。
答案:(1)大气 生物(顺序可互换) (2)海水蒸发 水汽输送 大气降水 径流输送(或地表径流) (3)海陆间 陆地
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水循环所经过的四个圈层,较简单。第(2)题,图中A表示从海洋到海洋上空,应为海水蒸发;B从海洋上空到陆地上空,应为水汽输送;C从陆地上空到陆地,应为大气降水;D位于地表,指向海洋,应为地表径流。第(3)题,该循环有海洋和陆地的参与,应为海陆间水循环,这个循环可以给陆地补充水资源。
课 后 作 业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分数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40分)
下面四幅图是我国东部季风区、东北地区、西北内陆地区、南部沿海地区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读图回答1~3题。
INCLUDEPICTURE "关注112A.tif" \* MERGEFORMAT
1.四幅图中表示南部沿海地区河流流量过程曲线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D
解析:我国南部地区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降水量大,河流有两个汛期长,水量大,故只有④与之相符。
2.②③中河流1~2月断流的原因是( )
A.降水少 B.气温低
C.用水量大 D.地下水补给少
答案:B
解析:这两个地区冬季断流的原因是气温低,河流结冰。
3.上述四个地区的河流河水补给中都有的是( )
①大气降水补给 ②地下水补给 ③冰雪融水补给 ④湖泊水补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A
解析:地下水补给是最普遍的补给方式,从图中看四地河流均有大气降水补给。
INCLUDEPICTURE "家95.tif" \* MERGEFORMAT
如图示意某流域径流过程的不同环节。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甲、乙、丙三个环节分别是 ( )
A.下渗、坡面径流、壤中流
B.壤中流、下渗、坡面径流
C.坡面径流、下渗、壤中流
D.坡面径流、壤中流、下渗
答案:C
解析:地表径流包括河道径流和坡面径流,则甲应是坡面径流;丙是地下径流的组成部分,而地下径流包括地下河的径流和土壤中的径流,故丙为壤中流;乙应是地表水的下渗环节。
5.当降水量相同时,下列条件对径流过程不同环节的影响符合实际的是( )
A.地势起伏大,坡面径流流速慢
B.植被覆盖率高,下渗雨水多
C.岩体破碎程度高,地下径流量小
D.降水强度大,坡面径流下渗多
答案:B
解析: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植被覆盖率高,下渗的雨水多;地势起伏大,则坡面径流流速快;降水强度大,不利于坡面径流的下渗;岩体破碎程度高,利于地表水下渗,从而使地下径流量增大。
下面图甲是我国一个水电站大坝下游某观测站在筑坝前后测得的该河两条全年流量曲线图,图中①②③表示该河流的补给类型;图乙是一个被森林覆盖的河盆在暴雨中呈现的河流流量曲线图。读图回答6~7题。
INCLUDEPICTURE "家93.tif" \* MERGEFORMAT
6.关于图示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曲线是筑坝后测得的
B.①表示地下水
C.②表示季节性积雪融水
D.③表示大气降水
答案:C
解析:由图和材料可知,该河位于我国,且该河在一年中有两个汛期,夏汛时河流主要由①补给,故①为大气降水;春汛时河流主要由②补给,故②为季节性积雪融水;③补给量稳定,且汛期时③补给量小,故③为地下水。a、b两条曲线中,a曲线所示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b曲线所示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小,说明b曲线所示径流量受到了水库的调节作用,故b曲线是筑坝后测得的。
7.假设图乙中暴雨发生时该河盆的森林早已被砍伐,则( )
①流量曲线的起伏将变大 ②含沙量曲线的起伏将变小 ③河流流量峰值将变小 ④河流含沙量峰值将变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C
解析:森林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功能,森林被砍伐后,雨季河流流量将增大,水位将陡涨陡落,含沙量将增大,故河流流量曲线和含沙量曲线的起伏都将变大,河流流量峰值和含沙量峰值都将变大且提前。
读我国东北地区某河流流量补给示意图,回答8~9题。
INCLUDEPICTURE "关注113.tif" \* MERGEFORMAT
8.图中数码表示的河流补给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①—冰川融水补给 ②—积雪融水补给 ③—地下水补给 ④—湖泊水补给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B
解析:该河流位于东北地区,夏季时受锋面雨带的影响,降水丰富,河流的流量大,即③表示雨水补给;东北冬季气温低,冬季积雪在春季融化后形成春汛,②代表积雪融水补给;①补给全年稳定少变,表示地下水补给;由于该水文站位于河流的下游,在冬季河流水量较少的时候,湖水会补给河水,即④代表湖泊水补给。
9.下列有关该地河、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地的河、湖参与了海陆间大循环
B.该处的湖泊在冬季时会补给河流,夏季时则受河流补给
C.该处的湖泊是咸水湖
D.该处河流的汛期比华北地区长
答案:C
解析: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河流和湖泊参与了海陆间大循环,故该处的湖泊为淡水湖;由于河流的水位季节变化较大,它会和位于平原的湖泊之间产生水体互补;东北地区会受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和雨水补给的影响,因此汛期比华北地区长。
读海陆间循环示意图,回答10~12题。
INCLUDEPICTURE "天体159.tif" \* MERGEFORMAT
10.驱动水循环的能量是( )
①地球内部的放射能 ②太阳辐射能 ③重力能
④机械能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D
解析:促使水循环发生的主要能量是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
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过程③和⑤体现了陆地内循环的主要环节
B.海陆间水循环是指发生在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即由④环节完成
C.华北平原的形成体现了水循环塑造地表形态的作用
D.海陆间水循环使陆地水资源得到不断更新和再生
答案:B
解析:海陆间水循环由图中①、②、③、④环节共同构成,发生在海洋与陆地之间。
12.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最主要表现在( )
A.人工降雨,促进大气中的水汽输送
B.植树种草,增加空气中的水汽含量
C.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改变局部地表径流
D.抽取地下水,加速地下径流的循环
答案:C
解析:目前人类活动主要通过改变局部地区的地表径流来改变水循环,如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植树种草等。
下图为某区域河流主要补给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第13题。
INCLUDEPICTURE "家94.tif" \* MERGEFORMAT
13.图例中①②③表示的河流补给类型依次是( )
A.地下水、雨水、积雪融水
B.地下水、积雪融水、冰川融水
C.大气降水、地下水、积雪融水
D.冰川融水、大气降水、积雪融水
答案:D
解析:根据图中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判断出图示地区为南美洲中南部。图例中①所示地区主要位于安第斯山脉,该地区地势高,河流主要补给类型应为冰川融水;②所示地区分布面积广,结合当地气候特征可知,该地区河流主要补给类型应为大气降水;③所示地区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冬春季节有积雪,该地区河流主要补给类型应为积雪融水。
下图为德国柏林某生活小区的雨水收集、净化和利用系统示意图。读图回答14~15题。
INCLUDEPICTURE "家96.tif" \* MERGEFORMAT
14.该系统的广泛使用会( )
A.加剧城市内涝
B.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
C.有效控制雨水径流污染
D.加重城市绿地土壤盐渍化
答案:C
解析:该系统可减小地面雨水汇集量,有效控制雨水径流污染,减轻城市内涝,另外可补充地下水,故不会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也不会加重城市绿地土壤盐渍化。
15.该系统未能在我国吐鲁番市得到普及使用的主要原因是( )
A.该系统投资大,成本过高
B.吐鲁番市气候干旱,降水少,该系统利用率低
C.该系统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
D.吐鲁番市雨水污染严重,无法利用该系统
答案:B
解析:该系统主要用于雨水的收集利用,由于吐鲁番市气候干旱,降水少,该系统建成后利用率会很低,造成设施的浪费。
INCLUDEPICTURE "家97.tif" \* MERGEFORMAT
右图为南极地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6~17题。
16.构成海陆间水循环的环节是( )
A.①③⑤⑥
B.①②④⑥
C.①③④⑥
D.①②③④⑥
答案:A
解析:图中①~⑥环节依次为水汽输送、洋面降水、洋面蒸发、陆上蒸发、陆上降水、地表径流。故构成海陆间水循环的环节是①③⑤⑥。
17.当⑥环节增强时( )
A.①环节减弱 B.③环节增强
C.④环节不变 D.⑤环节减弱
答案:B
解析:当⑥环节增强时南极地区处于暖季,该时期南极大陆及周边海域水循环较旺盛,①②③④⑤⑥各环节均增强。
读图,回答18~20题。
INCLUDEPICTURE "关注116.tif" \* MERGEFORMAT
18.该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 )
A.大气降水
B.沙漠凝结水
C.冰雪融水
D.湖泊水
答案:C
解析:由图可以看出,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内陆,河流主要补给水源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
19.该区域河流径流量的变化特征一般有( )
①流量较平稳,没有明显的汛期 ②流量变化受气温的影响,丰水期出现在夏季 ③冬季出现明显的断流现象 ④季节变化小,年际变化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河流流量受气温的变化影响明显,夏季气温高,冰雪融化,河流径流大,出现汛期;而冬季气温较低,冰雪无法融化,河流出现断流;该地区的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而年际变化小。
20.该地区的水循环类型多属于( )
A.海陆间循环 B.陆地内循环
C.海上内循环 D.以上都不是
答案:B
解析:该地区的河流无法汇入海洋,属于陆上内循环。
二、综合题(20分)
21.下图为温带地区两区域的河流图,图中河流AB段为地上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INCLUDEPICTURE "牙185.tif" \* MERGEFORMAT
(1)图中三个湖泊中,对河流补给作用最大的湖泊是__________,对河流径流调节作用最大的湖泊是______________,主要由河流提供补给水源的是__________。
(2)若甲图中的河流位于北半球地区,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于远日点附近时,该河流应处于________期。此时,河流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一般为下图中的________;AB河段河流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为下图中的________,②湖泊与河流的补给关系为下图中的________。
INCLUDEPICTURE "天体163.tif" \* MERGEFORMAT
(3)乙图中河流主要的补给水源可能是________,该种补给形式在我国分布较普遍的地区是________(东北、西北、西南、东南地区)。
(4)甲、乙两图中都必不可少的水循环环节是________和________;对陆地水资源循环再生起决定性作用的是________图中的________循环。
答案:(1)① ② ③ (2)丰水(或汛) A A D (3)冰雪融水 西北地区 (4)蒸发 降水 甲 海陆间
22.我国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考察家乡的河流水文状况,并结合所学的水循环水平衡原理进行分析。下面是他们查阅资料并结合实际情况绘成的家乡某河流域特征示意图(图甲)和①②两水文站测得的河流径流量年变化示意图(图乙),读后完成下列问题。(10分)
INCLUDEPICTURE "关注118.tif" \* MERGEFORMAT
(1)在图甲中画上箭头表示使该区域水资源得以不断更新的水循环类型。
(2)表示图甲中②水文站流量变化曲线的是乙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________。
(4)图中④处近年来时有咸潮发生,其发生的季节大多在________季。
(5)图中③⑥处近年来地下水减少,说明与⑤处生态环境的关系。
(6)图中⑦处地下水易受人类污染,说明其自然原因。
答案:(1)画图略(海陆间水循环) (2)b 经过湖泊的调节,河流流量变得平缓 (3)大气降水 (4)冬春(或枯水) (5)⑤处破坏森林,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6)浅层地下水埋藏浅,易受地表下渗的污水影响。
解析:图中②处河流流量经湖泊调节变得平缓;该区域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主要补给为大气降水;咸潮是枯水期河口海水上溯导致河流水变咸的现象;③⑥处地下水减少,可能与⑤处破坏森林有关;⑦处地下水为浅层地下水,易受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