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老,学到老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后练习:7.24开创外交新局面 Word版含解析.doc

各不打扰| 2023-03-02| 48次下载| 4页| 90.362KB| 5分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后练习:7.24开创外交新局面 Word版含解析.doc
【优化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7.24开创外交新局面课后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1
课时演练·促提升
一、选择题
1.(原创)“那些希望从后门接纳伟大的中国人民的人失败了,中国在要求恢复她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时,选择了从前门进来。”中国能从“前门”走进联合国主要是因为取得了(  )
A.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B.广大亚洲国家的支持
C.美英等西方国家的支持
D.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
解析:20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三世界日益崛起。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是第三世界国家支持的结果。
答案:A
2.1971年,毛泽东在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后说:“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加拿大、意大利,都当了‘红卫兵’,造美国的反,在联合国投我们的票。拉丁美洲是美国的‘后院’,只有古巴和智利同我们建交,这次居然有7个国家投我们的票。美国的‘后院’起火,这可是一件大事。”导致此种状况出现的因素有(  )
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②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③欧洲国家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 ④美国对华政策发生根本变化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解答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美国对华政策从遏制到缓和这一转折的标志是尼克松访华,因此,④错误。20世纪70年代随着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和欧共体的发展,美国对盟国的控制削弱,因此,②③是正确的。
答案:B
3.毛泽东说:“要去,为什么不去?这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不去就脱离群众了。”“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去”是指(  )
A.非洲国家支持中美关系改善
B.非洲国家纷纷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C.非洲国家支持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非洲国家支持中国成为第三世界国家的核心
解析: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非洲国家的纷纷独立,第三世界在联合国中的力量逐渐增强,他们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也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主要原因。
答案:C
4.1971年11月8日,周恩来再次登上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左上角写着“中国人来了”。这里的“中国人来了”依据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尼克松访问中国并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C.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中国人可以自由地出入美国
解析:注意题干中的时间“1971年11月8日”。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大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因此《时代》周刊说“中国人来了”。
答案:A
5.1971年7月,秘密访华的基辛格告诉周恩来总理,尼克松已经决定,美国今年将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联合国和安全理事会的席位,但不同意从联合国驱逐台湾的行动。美国这一主张的实质是(  )
A.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B.促进大陆与台湾的和解
C.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
D.阻挠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解析:联合国是主权国家的联合组织,如保留台湾的代表,就是在事实上制造了“两个中国”,这是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绝不能接受的。
答案:C
6.右图的情景被称作20世纪70年代初“两位历史巨人之间的握手”,导致二人“握手”的原因包括(  )

①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②中苏关系恶化 ③美国遏制中国政策的失败 ④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20世纪70年代,随着第三世界的崛起,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美国遏制中国的政策日益破产,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为了其全球战略的需要,美国急于同中国改善关系。与此同时,苏联陈兵中国北方边境,中苏关系不断恶化,中国也需要同美国改善关系。因此,①②③④的叙述都正确。
答案:D
7.20世纪70年代,美国国家安全助理布热津斯基指出:“如果苏联多担心一点我们的对华政策,我们就可以少担心一点对苏政策。”他旨在说明(  )
A.美国利用中国牵制苏联 
B.苏联不关注中美关系
C.美国利用苏联打击中国 
D.美国打压苏联以限制中国
解析:对抗苏联是当时美国的最大利益。布热津斯基的意思是说,美国调整对华政策,促成中苏竞争,以改善美国在与苏联争霸中的不利局面。故选A项。
答案:A
8.据美国解禁的外交文件显示,1972年夏天,美国人在得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即将访华促成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计划后,使用了对日本人的蔑称“小日本”一词,大骂日本是“最坏的叛徒”。美国的恼怒主要是由于田中角荣访华(  )
A.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打破了美国在外交上对日本的控制
C.阻挠了中美关系的改善
D.是对美国遏制中国政策的公然否定
解析:日本首相访华,冲破了美国对日本的控制,是日本在外交上要求独立自主的重要表现。
答案:B
9.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调整外交政策,主张不依据一个超级大国的意图来考虑对另一个超级大国的政策,也不搞“等距离”。这说明(  )
A.平衡两大阵营成为中国首要的任务 
B.中国在外交上奉行疏远美苏的政策
C.中国积极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D.中国的国力已足以与美苏两国相抗衡
解析:20世纪80年代,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成为中国对外政策的重点。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积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不同任何一个大国特别是超级大国结盟。
答案:C
10.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了“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强调在国际事务中“决不当头”“有所作为”。邓小平提出这一战略的主要意图在于(  )
①集中力量对抗美苏两个超级大国 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创造良好环境 ③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④建立以中国为中心的新的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组织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解析:20世纪80年代,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世界主流;与此同时,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需要稳定的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鉴于此,中国领导人邓小平提出了“韬光养晦”的战略。
答案:D
11.自1990年到2008年11月,中国共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22项,累计派出维和人员上万人次。2008年在海外执行维和任务的官兵有1 900多人,是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这充分表明(  )
①中国已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要力量 ②维和行动有利于实现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③中国致力于加强同世界其他国家的合作与交流 ④维和行动有利于扩大中国同联合国其他成员国的军事联系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解析:参与维和行动,是中国忠实履行联合国宪章,承担国际义务的重要体现。该行动的主要目的不是加强同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③④的叙述与题意不符。
答案:A
12.在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区域外的国家中,中国第一个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第一个明确支持《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第一个确定同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这表明(  )
①中国重视发展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的合作关系 ②中国与东盟之间用战略伙伴关系取代了竞争关系 ③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共同利益高于各国的自身利益 ④中国对地区的和平与发展事务发挥着建设性的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解析:中国与东盟之间和平与竞争并存;在国际交往中,国家利益至上。因此,②③叙述不正确。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13.新中国成立以来,中苏(俄)关系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第一条
材料二 缔约双方将根据现行的协定采取措施,加强边境地区军事领域的信任和相互裁减军事力量。缔约双方将扩大和加深军事领域的信任措施,以加强各自的安全,巩固地区及国际稳定。
缔约双方将本着武器和武装力量合理足够的原则,努力确保本国的安全。
缔约双方根据有关协定进行的军事和军技合作不针对第三国。
——2001年《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第七条
请完成:
(1)据材料一、材料二,分析中国与苏联、俄罗斯的关系有何明显不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与苏联、俄罗斯建立这种外交关系的基本出发点。
(2)《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把矛头指向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不针对第三国”。试结合当时的国际局势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参考答案:(1)关系:材料一表明中苏之间是同盟关系;材料二表明中俄之间是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出发点:结成同盟是为了防范帝国主义的侵略,冲破帝国主义的包围封锁,为巩固政权和恢复经济创造条件;结成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为了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为改革开放赢得稳定的社会环境。
(2)新中国成立初期,两大阵营对峙,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敌视社会主义;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世界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潮流。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年的外交历程,就是冲破各种阻力走向世界,与不同类型国家逐步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的历史。

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形成了1949年、1972年和1992年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见图)。请从中任选一次,指出促成该次建交高峰出现的国内外因素。
参考答案:答案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实施经济封锁和外交孤立;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与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答案2: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苏争霸中美国逐渐处于守势,谋求同中国改善关系。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国际地位提高;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答案3: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关系;苏联和东欧部分国家解体,两极格局终结,一批新国家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