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老,学到老

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人教选修2学案:第4单元-第2课 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doc

各不打扰| 2023-03-26| 179次下载| 10页| 246.146KB| 5分
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人教选修2学案:第4单元-第2课 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doc
第2课 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INCLUDEPICTURE"学习导航+.TIF"
1.简述英国责任制内阁建立的基本史实。
2.认识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特点及其对其他国家政治制度的影响。1.重点: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英国代议制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影响。
2.难点:英国代议制民主的主要内容。INCLUDEPICTURE"阶段1.TIF"
教材整理1 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1.内阁渊源
(1)制度起源:都铎王朝时期枢密院中的外交委员会。
①16世纪初,枢密院正式成立,是代表英王权力的最高行政机关。
②17世纪后期,英王经常召集外交委员会的部分亲信,共商国是。
③18世纪初,内阁制依然处于萌芽状态。
(2)形成过程
①18世纪早期,英王不再参加内阁会议,指定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主持,后形成政治惯例。
②18世纪初期,辉格党在英国政坛日益占有优势,实际上掌握了政权。
③辉格党领袖沃波尔当政期间,内阁制开始形成。
④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上半期,责任制内阁进一步完善。
2.主要职责
(1)对提交议会讨论的政策作出最后的决定。
(2)行使最高行政权力,协调和确定政府各部的职权。
(3)内阁必须集体对议会负责。
3.组阁程序
(1)获胜:政党在议会下院选举中获胜,成为多数党。
(2)任命:英王任命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政府首相。
(3)提名:首相提名内阁成员和政府成员名单。
(4)批准:名单呈请国王批准后,内阁和政府便告组成。
4.基本特点
(1)首相即是政府首脑,又是议会中多数党的领袖,是一身二任、掌握国家实权的关键人物。
(2)内阁和政府都必须接受议会的监督。
INCLUDEPICTURE"思考点拨.TIF"
[轻巧识记] 英国的责任制内阁
INCLUDEPICTURE"2016LS-26.tif"
教材整理2 英国代议制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影响
1.特点
(1)它属于间接民主,具有更多的弹性、更广泛的包容性和更大的自由度。
(2)大多保留着中世纪的传统特征
①英国议会最初是封建君主和贵族发明的。
②基本框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仍然由国王、上院、下院、内阁组成,只是国家权力的重心发生了变化。
2.影响
(1)对英国
①有利于缓解日益激化的社会矛盾。
②促使英国进入一个政治稳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
(2)对世界
①顺应了资产阶级民主与法制社会的历史潮流,促进了资产阶级政治文明的发展。
②推动了欧洲和北美地区及其他英国海外殖民地的政治文明进程。
③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采用了英国式代议制民主的政治框架。
INCLUDEPICTURE"思考点拨.TIF"
[课中思考] 阅读教材P47[学思之窗],请思考:为什么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实行的是间接民主,而不是直接民主?
【提示】 一是到了近代,随着民族、国家的形成,人口和疆域的扩大,实行直接民主制失去了历史和客观的条件,代议制成了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选择的政府形式;二是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制度的政治特权,建立了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从而为资产阶级政治平等和自由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和民意基础。
知识网络史论要旨INCLUDEPICTURE"2016LS-27.tif"1.18世纪早期,辉格党领袖沃波尔当政期间,英国内阁制开始形成;19世纪上半期,随着责任制内阁的逐步完善,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最终确立。
2.内阁的组成有一定的程序,先是英王任命首相,再由首相提名内阁和政府成员,最后呈请国王批准后内阁和政府宣告组成。
3.英国的代议制顺应了资产阶级民主与法制社会的历史潮流,促进了资产阶级政治文明的发展,对于欧洲和北美地区、英国海外殖民地等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INCLUDEPICTURE"阶段2.TIF"
探究点 英国责任制内阁
史 料解 读史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不为议会所困扰”“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是关键句。史料二 1746年,乔治二世听取了卡特赖特勋爵和威廉·普特尼的意见,否决了由配兰(时任内阁首相)提出的任命威廉·皮特为国防大臣的建议。配兰等人毫不退让,于2月10日带领全体阁员和其他非阁员大臣集体辞职。乔治二世恼羞成怒,当时就任命巴思伯爵为财政大臣,受命组阁。 巴思伯爵不是下院议员,又缺少一位能帮助他控制下院多数的得力助手,很难得到下院的必要支持。……他总共只当了两天“首相”,在英国近代政治史上创下了一个新纪录。……乔治二世面临政治危机,只好再请配兰等人复职。
——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注意关键词是“集体辞职”“缺少一位”“控制下院多数的得力助手”。【史料应用】
(1)史料一主要反映了英国哪一政治制度的特点?
【提示】 责任制内阁。
(2)根据史料二,归纳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基本原则。说明英国政坛出现危机的政治根源。
【提示】 基本原则:内阁成员集体负责,与首相共进退;内阁首相要得到议会(下院)的多数支持。
政治根源:乔治二世试图突破《权利法案》和责任制内阁对国王权力的限制。
【史论拓展】 英国责任制内阁的结构、特点及其意义
(1)结构
①内阁必须得到下议院议员的支持。
②一切阁员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必须联合起来集体负责。
③内阁必须设一名首相,他有控制内阁决策的发言权,又必须是下议院多数党的领袖。
(2)特点
①内阁的一些要素是通过历史惯例逐渐形成的,是随君主立宪制的发展而形成的。
②由首相提名并组建内阁,实际上只是对议会或首相负责,首相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3)意义:内阁制的建立使英国的立法机关得以控制行政,剥夺了国王的行政权,但又不降低后者的行政效率,从而有力地调节了立法权和行政权之间的关系,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
INCLUDEPICTURE"阶段3.TIF"
INCLUDEPICTURE"典例体验.TIF"
(2016·全国卷乙)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721年,英国议会首次对行政高官进行质询。1783年,下院议长宣布,任何议员都有权向大臣或官员提出问题,被质询者可以答复,也可以拒绝答复。1835年,质询首次出现在英国议会下院的议事程序单上,并公布于众,被质询者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做出答复。从此,质询成为英国议会对内阁进行监督和问责的一项固定制度。进入20世纪后,质询时间固定为星期一到星期四每天下午1个小时。对于普通质询,被质询人可在7天内答复;对于紧急质询,被质询人必须在3天内答复。70年代后,下院设立了与政府工作相对应的多个专门委员会,各委员会可以分别就政府的内政和外交问题向有关政府官员提出质询,发现政府工作中的问题,督促有关部门加以改善。
——埃弗尔·詹宁斯《英国议会》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议会质询制度的发展变化,并指出这一制度的实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议会质询制度的积极作用。
【规范解答】 第(1)问,提取材料信息“质询时间固定为星期一到星期四每天下午1个小时”“被质询者可以答复,也可以拒绝答复……对于普通质询,被质询人可在7天内答复;对于紧急质询,被质询人必须在3天内答复”“设立了与政府工作相对应的多个专门委员会,各委员会可以分别就政府的内政和外交问题向有关政府官员提出质询”来回答“变化”;“实质”从民主角度来回答。第(2)问,注意要求回答的是“积极作用”,可以从政府工作与民主制度等角度进行回答。
【答案】 (1)发展变化:质询时间由不固定到固定;由可拒绝回答到有问必答;专业化、制度化程度逐步提高。实质:立法机构监督、问责行政机构的民主制度。
(2)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推动政府改善工作;进一步完善民主制度。
INCLUDEPICTURE"落实评价.TIF"
1.1714年安妮女王去世,根据《王位继承法》,德国汉诺威选帝侯登上英国王位,即乔治一世。由于乔治一世对英语和英国政务不熟悉,对英国事务不感兴趣,甚至不出席内阁会议而让大臣料理国事。乔治一世的以上特点(  )
A.有利于内阁制的形成
B.造成了英国统治的极端腐败
C.有利于改善德意志和英国的关系
D.标志着内阁制的形成
【解析】 英国国王不理政务,使内阁大臣的权力逐渐加强,从而有利于内阁制的形成。B项说法有误,C项说法与题意无关,责任制内阁的形成是在18世纪中叶,D项表述错误。
【答案】 A
2.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最终确立的标志是(  )
A.《权利法案》的颁布
B.内阁制开始形成
C.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上半期,英国责任制内阁进一步完善
D.沃波尔成为第一位实际上的首相
【解析】 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上半期,英国的责任制内阁进一步完善,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的最终确立。
【答案】 C
3.在英国政治制度中,虽然立法权属于议会,但首相领导内阁行使最高行政权,还可以控制立法大权,原因在于首相为(  )
A.政府首脑 B.下院多数党领袖
C.国家元首D.武装部队总司令
【解析】 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首相是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可通过控制议会下院进而控制立法权,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4.英国代议制民主在形成和完善过程中,形成的自身特点不包括(  )
A.是间接民主
B.保留着中世纪的传统特征
C.基本框架较中世纪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D.内阁是英国现代政治权力的中心
【解析】 长期以来,英国代议制度的基本框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仍然由国王、上院、下院、内阁几部分组成,C项说法错误。
【答案】 C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1832~1868年间,共换了10届内阁,其中2届发生在大选之后,8届因平时下院投票选成。
——《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在选任政府方面,不管我们的宪法在理论上授予女王多大的政治自由,在实践中这种自由是不存在的。
材料三 拥有下院多数事事可行,没有下院多数一事无成。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
(2)材料二、三集中说明了内阁的组建取决于什么?
(3)上述材料反映了英国逐渐确立了怎样的政治制度?
【解析】 第(1)问紧扣材料一最后一句话“8届因平时下院投票选成”分析。第(2)问根据材料二、三作答。第(3)问结合材料中议会和内阁的关系进行解答。
【答案】  (1)议会下院投票中,内阁失去议会信任即应辞职。
(2)取得议会多数席位。
(3)内阁对议会负责的制度(或责任制内阁)。
学业分层测评(九)
(建议用时:30分钟)
[学业达标]
1.17世纪90年代,英国开始从议会的多数党派中遴选阁员,组员行政班底,为国王提供咨询。这表明(  )
A.责任制内阁正式形成
B.内阁权力膨胀
C.国王仍然具有行政权
D.王权受阁员制约
【解析】 由材料信息“阁员……为国王提供咨询”可见此时决策权仍掌握在国王手中,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世纪90年代,君主立宪制初步确立,国王的立法权、军权、征税权受到限制,依然拥有行政权,直到1721年之后责任制内阁形成,A项时间有误;B、D两项与题干意思不符,排除。
【答案】 C
2.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上半期,英国责任制内阁进一步完善。这时英国内阁享有的职权有(  )
①对提交议会讨论的政策作出最后的决定 ②按照议会的规定行使最高行政权力 ③对议会实行监督 ④协调和确定政府各部门的职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  议会是英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内阁制政府在议会的监督之下,必须对议会全权负责。③表述不符合史实,故排除含③的选项即可。
【答案】 C
3.卡梅伦作为英国保守党领袖,是1974年以来首个“无多数议会”下联合政府的首相。那么,他上台执政的经历依次是(  )
①觐见女王,获得授权 ②党内竞选 ③领导保守党参加议会下院选举,获得多数议席 ④正式出任首相
A.②→③→①→④B.②→①→④→③
C.①→②→③→④D.②→③→④→①
【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要想成功当选英国首相,首先要参加党内竞选;在取得多数支持成为领袖后,领导保守党参加议会下院选举,获得多数议席;然后觐见女王,获得授权;最后正式出任首相。
【答案】 A
4.由政治实践开创的某些宪法惯例是英国宪法的重要组成部分。1746年,首相佩勒姆要求国王任命一位重要内阁大臣,遭到国王拒绝。佩勒姆带领内阁成员集体辞职,以示抗议。最后,国王不得不向佩勒姆让步。该事件开创了内阁集体辞职的先例,这一事件还(  )
A.削弱了国王对内阁的控制
B.强化了国王对政府的干预
C.进一步显示了议会的力量
D.严重破坏了英国的民主传统
【解析】 国王向首相让步,批准任命首相要提名的内阁大臣,极大地削弱了国王任免首相及大臣的权力,削弱了国王对内阁的控制。
【答案】 A
5.在英国,有这样一句话:“拥有下院多数事事可行,没有下院多数一事无成。”这反映了(  )
A.内阁对议会负责B.选举权扩大
C.两党制的完善D.国王权力增强
【解析】 由“拥有下院多数事事可行,没有下院多数一事无成”可知,英国君主立宪制下,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权力至上,而内阁政府则由议会选举产生,并对议会负责。
【答案】 A
6.英国史学家柯麦芝说:“成百的国家,无论是新国家还是老国家,都选择了英格兰的议会制度。”这主要是因为英国代议制民主政体(  )
①具有更多的弹性 ②具有广泛的包容性 ③是一种直接民主 ④具有较大的自由度
A.①②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 英国代议制民主是一种间接民主,但由于其具有更多的弹性、更广泛的包容性和较大的自由度,因而被许多国家改造接受。
【答案】 C
[能力提升]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比一切东西更有利的莫不如挖掉这些罪恶的根源,那就是不经议会同意,而妄以国王陛下名义,向人民征税或征收其财产税的专断权力。如今,已由两院断定并以议会的一项法案,宣布这权力是违反法律的。
——《大抗议书》
材料二 洛克认为,在自然状态里,总会有一些人侵犯他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因此需要政府通过法律来保护人权。于是,人们订立契约,建立政府。但是,政府的权力不能太大,必须依法行事,还必须实行分权。
材料三 自18世纪早期,英王乔治一世不再参加内阁会议,而是指定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主持。久而久之,英王不出席内阁会议,由下院多数党领袖主持内阁会议,就成为一种政治惯例。沃波尔当政期间,英国的内阁制开始形成,之后进一步完善,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的最终确立。
(1)材料一中国王与议会的矛盾从本质上反映了什么?这一矛盾是通过什么方式解决的?
(2)材料二体现了洛克民主思想的哪些政治原则?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英国代议制民主制度的特点。
(4)根据上述材料,概述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确立的基本历程。
【解析】 第(1)问的第一小问的应注意材料一中所反映的议会与国王的相互关系,从阶级的观点分析、归纳;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简要概括。第(2)问的应注意紧扣材料,从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如“需要政府通过法律来保护人权”“政府的权力不能太大,必须依法行事,还必须实行分权”等,据此分析、归纳其原则。第(3)问应注意结合材料三,从英王、内阁、议会、政党之间的相互关系方面概括、归纳其特点。第(4)问应注意材料一、二、三所反映的主要特点,从限制王权、思想论证、确立制度三个方面来分析、归纳基本历程。
【答案】 (1)本质上反映了资产阶级与封建专制之间的矛盾。方式: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立法的方式。
(2)自由、法治、分权。
(3)国王统而不治;政党政治;内阁对议会负责。
(4)基本历程:要求限制王权。提出民主思想加以论证。建立责任制内阁,完善君主立宪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