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老,学到老

七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人教版)新编综合检测:3.7亲情之爱 A.doc

浮生若梦| 2023-03-17| 226次下载| 8页| 652.452KB| 5分
七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人教版)新编综合检测:3.7亲情之爱 A.doc
3.7亲情之爱
一、自主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 ( )
2.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用行动表达对父母的孝敬之心。 ( )
3.如果处理不好,亲子冲突就会伤害双方的感情,影响家庭的和睦。 ( )
4.作为子女,我们无法选择父母的相貌、性格、贫富,但可以选择父母对待我们的态度和教育我们的方式。 ( )
5.互动沟通的技巧和应对冲突的智慧,是亲子之间爱的润滑剂。 ( )
6.如果和父母发生冲突,只能在冲突发生时沟通才能解决。 ( )
7.随着社会历史的演进,家庭变得越来越大了,家庭关系也越来越复杂。 ( )
8.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理解、信任、体谅和包容。 ( )
二、慧眼识真知(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9. 11岁的李晓倩是石家庄市赞皇县孟家庄小学五年级学生。父亲双目失明,腿脚不便,母亲精神异常。面对家庭困境,李晓倩不仅用幼小的肩膀承担起照顾家人、操持家务的重担,还勤奋好学、成绩优秀。李晓倩的事迹让我们感悟到( )。
A.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B.未成年人也能孝敬父母
C.当家庭出现困境时才需要孝敬父母
D.照顾家人、操持家务是未成年人孝敬父母的最好方式
10.下列对漫画的寓意理解正确的是( )。

①孝敬父母是我国代代相传的美德 ②孝敬父母就要每天陪着父母 ③孝敬父母就是要对父母百依百顺 ④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并落实到行动上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1. 下图告诉我们,孝敬父母就应该( )。

A.体谅父母和家庭的困难,不向父母提过分的要求
B.亲近父母,关心父母的身体和心理状况
C.听从父母的正确教导,踏实做人
D.学会忍让,答应父母的所有要求
12.张爷爷非常想念在寄宿学校读书的孙子和孙女,让他们放假了来自己家吃饭。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说说话,但面前的孩子们个个抱着手机玩,老人倍受冷落,感叹“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这启示我们孝敬长辈( )。
A.要多与长辈交流,注重满足长辈精神上的需求
B.要给长辈送手机,注重满足长辈现代生活的需要
C.要给长辈送礼物,注重满足长辈物质生活的需要
D.要向长辈汇报自己的学习,注重满足长辈的虚荣心
13.下列行为不利于化解与父母冲突的是( )。
A.对父母做出的承诺说到做到
B.有事多和父母商量,听取他们的意见
C.做了错事主动检讨,不逃避责任
D.发生矛盾闹对立时,让父母主动认错
14.有调查显示:在当今家庭生活中,最令父母焦虑的是孩子不听话。为了缓解这一现象,你认为做子女的应当( )。
①遇事主动与父母商量,聆听父母的建议
②理解父母,换位思考 ③一切听从父母的
④尝试接纳父母爱我们的方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临近考试,作业负担进一步加重,父母还要求小明多做课外作业。为此,他对父母大发脾气。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小明应尊重父母,积极与父母沟通
B.青春逆反心理是不可调控的
C.是否做课外作业,要听老师的
D.初中生自主能力增强了,不必听从父母的安排
16.小强对苹果手机痴迷很久,他看到不少同学有这款手机,不顾家庭经济条件困难,逼着父母给他买。对小强的行为,评价正确的是( )。
①小强有较强的攀比心理 ②小强没有体谅父母 ③小强没有养成勤俭节约的作风 ④小强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三、我判断,我选择(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符合题意)
17.小时候家是天真的乐园,七彩人生在这里描写;长大后家是宁静的港湾,风风雨雨在这里化解;为人父母后,家是繁忙的车站,来来往往承载生活的重担……这说明家是( )。
A.我们成长的摇篮
B.娱乐天地
C.我们心灵的港湾
D.物质生活的后盾
18.在母亲节来临之际,某中学准备开展一次“我为母亲献孝心”活动,同学们提出了一些活动方式。其中,我们中学生应提倡的是( )。
A.给妈妈揉肩捶背
B.帮妈妈做家务
C.动手制作贺卡送给妈妈
D.给妈妈买一份贵重的礼品
19,“最美孝心少年”向娜出生的当天妈妈不幸去世,为了一家生计,爸爸不得不外出打工,家里只剩下向娜和爷爷两个人。三年前,爷爷不幸被查出患有心脏病,从此,家庭的重担就落到了小姑娘一人身上。得知爷爷住院的消息后,向娜把学校的免费午餐送到医院,而自己每天就靠喝水填饱肚子。不管多苦多累,向娜都会抓紧一切时间学习,成绩在全校也一直名列前茅。我们要像向娜那样( )。
A.努力学习 B.孝亲敬长
C.学会沟通 D.传承美德
20.七年级的小威说:“我越来越不想和父母说话了,他们太唠叨了,把我当作三岁的小孩子,什么事情都要过问,我烦透了。”对此,我们的认识正确的是( )。
A.这是青春期自我意识增强的一种表现
B.这是爱的碰撞的体现
C.小威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初中生还没有独立,一切都应听父母的
D.小威应和父母沟通
21. 2015年9月5日,在广东惠州一家企业做保安的沈先生下班回到家里,进门看到正在读初三的儿子小沈在电脑前玩游戏,就开始教训儿子:“天天玩游戏,成绩下降这么厉害,再玩电脑就别读书了。”小沈与父亲争执不停,最终从出租屋的三楼跳楼身亡。小沈( )。
A.没有理解、尊重父亲
B. 没有正确对待父亲的批评
C.没有尝试接纳父母爱自己的方式
D.不善于与父亲沟通
四、学知明理,快乐填空
22. 一般来说,家庭是由_______关系、_______关系或_______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家是我们_______的寄居之所,家是我们_______的港湾。
23.作为两代人,由于我们与父母在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差异较大,对问题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必然存在_______,冲突难以_______。
24.作为子女,我们无法选择父母的_______、性格、_______,也无法选择父母对待我们的_______和教育我们的_______,但我们可以试着去_______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行为中蕴含的_______。我们可以尝试让父母了解我们的_______和需要,用他们能够_______的方式表达我们的爱。
25.随着社会历史的演进,现代家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家庭变得越来越_______,家庭关系也越来越_______,从过去的大家庭,到今天家庭不断趋向_______化。
五、我思考,我明理
26.观察下面的漫画,对漫画中人物的言行进行简要评价。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七年级学生小彤喜欢写日记、交朋友,可父母总是问东问西,甚至偷看她的日记、信件,家庭矛盾不可避免地产生了。
(1)小彤与父母产生冲突的原因是什么?
(2)怎样化解与父母的冲突?
六、综合探究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中学对200名七年级学生在家庭里与父母交
流沟通的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经常和父母交流偶尔和父母交流交流很少从不和父母交流人 数32786030比 例16%39%30%15%(1)这个问卷调查的结果反映了什么现实问题?
(2)你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哪些?
(3)你认为作为子女该怎么办?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B 10.C 11.B 12.A 13.D 14.C
15.A 16.B
17. ABCD 18. ABC 19. ABD 20. ABD
21.ABCD
22.婚姻 血缘 收养 身心 心灵
23.心智 学识 经历 差异 避免
24.相貌 贫富 态度 方式 接纳 爱 变化接受
25.结构 规模 观念 小 简单 小型
26.漫画中的人物有孝敬父母的心,但没有付诸行动。孝敬父母,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件事上。孝敬父母,就要从小事做起,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每天倒垃圾、洗碗、帮父母整理房间等。孝敬父母,要与父母沟通,如经常和父母谈心、聊天,尽量多陪父母。努力学习,不让父母操心。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注意节约。父母生病时要尽力照料。父母心情不好时要安慰他们。漫画中的人物在母亲节这天能够关心母亲,这是好的,但他没有落实到行动上,他应该帮妈妈做家务。
27.(1)进入青春期的小彤,一方面觉得自己已经长大,应该拥有独立自主的权利;另一方面,父母还不习惯她的“长大”,不适应她追求独立自主的愿望和行为。这一对矛盾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发生冲突。
(2)①尊重父母,有礼貌,尽量避免对父母使用生硬的语言,特别是过激的语言,把握行为底线。②控制情绪,主动交流,善于体谅。
28.(1)反映了部分初中生存在着与父母沟通不畅的问题。
(2)①某些初中学生不能正确对待自己进入青春期后出现的独立意识和逆反心理。
②由于子女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对问题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冲突难以避免。
③父母与子女两代人都缺乏沟通技巧。
④父母与子女双方都较少换位思考,不尊重对方。
(3)①子女要体谅父母的爱心和苦心,不能认为父母无微不至的关心、关怀束缚了自己,影响了自己的独立。②子女要努力学习沟通技巧,尝试与父母沟通,争得父母的帮助。③子女要努力克服消极的逆反心理,克制自己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