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必修1课时小作业#第四章 第一节 随堂基础巩固.doc
各不打扰|
2023-03-12|
157次下载|
2页|
95.946KB|
5分
高中地理必修1课时小作业#第四章 第一节 随堂基础巩固.doc
[随堂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地壳水平运动的结果是( )
A.常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
B.地势的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
C.发生地震、山崩和火山
D.岩层发生上下运动和弯曲变形
解析:水平运动既有挤压,又有拉张,它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因此它可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和断裂带,故A正确。
答案:A
读“五种外力作用相互关系示意图”,回答2~3题。
2.下列地貌与①②③④所示外力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
A.溶洞—① B.裂谷—③
C.沙丘—② D.戈壁—④
解析:溶洞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流水的侵蚀(溶蚀)作用,图中的①②③④所示外力作用分别是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所以选择A项。
答案:A
3.沙尘暴发生时,“天昏地暗,日月无光”,造成此现象的外力作用属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结合上题的分析可知,②为搬运作用,而沙尘暴的发生主要的原因是风力的搬运作用。
答案:B
读“我国部分省区某外力侵蚀作用统计图”,回答4~5题。
4.图示的外力是( )
A.流水 B.海浪
C.冰川 D.风力
解析:据图可知,这种外力侵蚀作用以新疆、内蒙古等省区较为典型,故这种外力是指风力。
答案:D
5.新疆的轻度侵蚀和剧烈侵蚀都很突出,是因为( )
A.自然环境整体性强
B.地域广阔,距冬季风源地近
C.自然环境的垂直差异显著
D.自然环境的南北差异显著
解析:新疆的地形以“三山夹两盆”著名,其中新疆中部的天山可将新疆分为南疆和北疆,南、北疆的自然条件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从而导致它们的侵蚀强度存在很大的差异。
答案:D
二、综合题
6.下图是“地貌形成与地质作用关系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INCLUDEPICTURE"4-15.TIF"
(1)将下列有关内容的数字代号填入相应的横线上:
①变质作用 ②侵蚀作用 ③内力作用 ④外力作用
⑤固结成岩作用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E________。
(2)据研究,上海崇明岛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与南通地区相连,形成该现象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变质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冰川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________。
(4)地球地貌是在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但有时内力作用占主导地位,有时外力作用占主导地位。试解释青藏高原不断升高、大兴安岭起伏和缓的原因。
青藏高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兴安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内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内外力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答案:(1)④ ③ ②或⑤ ① ⑤或②
(2)流水侵蚀 流水搬运 流水堆积
(3)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积累的能量 太阳辐射能
(4)地壳不断上升,以内力作用为主 地壳不断遭受侵蚀,以外力作用为主
[随堂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地壳水平运动的结果是( )
A.常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
B.地势的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
C.发生地震、山崩和火山
D.岩层发生上下运动和弯曲变形
解析:水平运动既有挤压,又有拉张,它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因此它可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和断裂带,故A正确。
答案:A
读“五种外力作用相互关系示意图”,回答2~3题。
2.下列地貌与①②③④所示外力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
A.溶洞—① B.裂谷—③
C.沙丘—② D.戈壁—④
解析:溶洞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流水的侵蚀(溶蚀)作用,图中的①②③④所示外力作用分别是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所以选择A项。
答案:A
3.沙尘暴发生时,“天昏地暗,日月无光”,造成此现象的外力作用属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结合上题的分析可知,②为搬运作用,而沙尘暴的发生主要的原因是风力的搬运作用。
答案:B
读“我国部分省区某外力侵蚀作用统计图”,回答4~5题。
4.图示的外力是( )
A.流水 B.海浪
C.冰川 D.风力
解析:据图可知,这种外力侵蚀作用以新疆、内蒙古等省区较为典型,故这种外力是指风力。
答案:D
5.新疆的轻度侵蚀和剧烈侵蚀都很突出,是因为( )
A.自然环境整体性强
B.地域广阔,距冬季风源地近
C.自然环境的垂直差异显著
D.自然环境的南北差异显著
解析:新疆的地形以“三山夹两盆”著名,其中新疆中部的天山可将新疆分为南疆和北疆,南、北疆的自然条件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从而导致它们的侵蚀强度存在很大的差异。
答案:D
二、综合题
6.下图是“地貌形成与地质作用关系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INCLUDEPICTURE"4-15.TIF"
(1)将下列有关内容的数字代号填入相应的横线上:
①变质作用 ②侵蚀作用 ③内力作用 ④外力作用
⑤固结成岩作用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E________。
(2)据研究,上海崇明岛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与南通地区相连,形成该现象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变质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冰川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________。
(4)地球地貌是在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但有时内力作用占主导地位,有时外力作用占主导地位。试解释青藏高原不断升高、大兴安岭起伏和缓的原因。
青藏高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兴安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内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内外力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答案:(1)④ ③ ②或⑤ ① ⑤或②
(2)流水侵蚀 流水搬运 流水堆积
(3)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积累的能量 太阳辐射能
(4)地壳不断上升,以内力作用为主 地壳不断遭受侵蚀,以外力作用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