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2018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侨联中学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Word版 解析版).docx
无声飞雪|
2023-03-17|
185次下载|
25页|
297.916KB|
5分
2017-2018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侨联中学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Word版 解析版).docx
2017-2018 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侨联中学九年级(上)期末
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
1.(2 分)加油站、面粉加工厂、煤矿矿井内、纺织厂必贴的图标是()
A. B. C. D.
2.(2 分)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氧化钾 KOB.2 个氢分子 2HC.镁离子 Mg+2 D.氦气 He
3.(2 分)一种新型的“绿色电池﹣燃料电池”是把 H2、CO、CH4 等燃料和空气不 断输入,直接氧化,使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被称为“21 世纪的绿色发电站”.这三 种气体可以作为燃料的原因是( )
A.都是无毒无害的气体B.都可燃烧,放出大量的热
C.燃烧产物均为二氧化碳和水 D.均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
4.(2 分)下列关于空气各成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21%
B.氦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C.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又被称为“惰性气体”
5.(2 分)下列事实与解释相符的是()
A.干冰用作致冷剂﹣干冰是冰
B.二氧化碳能使石蕊溶液变红﹣二氧化碳是酸
C.制糖工业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活性炭和有色物质反应
D.用炭黑墨汁书写的字经久不变色﹣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6.(2 分)2016 年 10 月 5 日,吉林首次发现可采百年的“吉林磐龙玉”和“吉林磐 龙墨玉”.其中墨玉中云母的化学式可用 KAl2(AlSi3O10)(OH)2 表示.则下列关 于云母的说法,正确的是( )
第
3
页(共
25
页)
A.云母中氢元素的含量最小
B.云母分子由 21 个原子构成
C.云母这种物质由五个元素组成 D.云母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98g
7.(2 分)有 X、Y、Z 三种金属,如果把 X 和 Y 分别放人稀硫酸中,X 溶解并产 生氢气,而 Y 不反应;如果把 Y 和 Z 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 Y 表 面有银析出,而 Z 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 X、Y 和 Z 的金属活动性 顺序是( )
A.X>Y>Z B.X>Z>Y C.Z>Y>X D.Z>X>Y
8.(2 分)雾霾是一种大气污染现象,不属于雾霾治理措施的是()
A.植树绿化,美化环境
B.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
C.外出时佩戴防雾霾口罩
D.减少燃烧发电,增加太阳能发电
9.(2 分)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B.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C.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 D.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 80℃
10.(2 分)“LED”节能光源材料是砷化镓(GaAs),其中 Ga 的化合价为+3 价,则
As 的化合价为()
A.+3B.+1C.﹣3 D.﹣1
11.(2 分)目前电工汽车被称为绿色环保汽车,锂电池是电动汽车的主要动力.新 型磷酸亚铁锂(LiFePOX)电池将成为绿色能源的新宠,已知 Li、Fe、P 的化合价 分别为+1、+2、+5,则 X 的值为( )
A.2B.3C.4D.5
12.(2 分)水结冰后体积变大,从微观上看,其原因是()
A.水分子质量增大 B.水分子个数增多
C.水分子运动变慢 D.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13.(2 分)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但不合理的推理会得到错误结论.以 下推理正确的是()
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物质一定由分子构成
B.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一定含 有碳元素
D.化学反应常常伴随着能量变化﹣﹣有能量释放的变化都是化学反应
14.(2 分)为了得到较纯净的氮气,某同学采用燃烧法除去一瓶空气中的氧气, 下列物质最适宜选用的是()
A.木炭B.红磷C.铁丝D.蜡烛
15 .( 2 分 ) 某 纯 净 物 R 在 空 气 中 完 全 燃 烧 ,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R+3O22CO2+3H2O,则 R 的化学式为()
A.C6H12 B.C2H6O C.C5H6O5 D.C6H12O6
16.(2 分)剧烈运动后血液中会产生较多的乳酸(化学式为 C3H6O3)使人肌肉 酸痛.下列有关乳酸说法正确的是()
A.乳酸属于氧化物
B.乳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3:6:3
C.每个乳酸分子由 3 个碳原子,6 个氢原子,3 个氧原子构成
D.乳酸是由碳、氢、氧原子构成
17.(2 分)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 示由这种元素组成的单质是()
A.FeB.N2C.CO2 D.O
18.(2 分)硝酸银受热时会发生如下反应:2AgNO32Ag+2X↑+O2↑,可 推知 X 为()
A.NO2 B.N2O C.NO D.N2O3
19.(2 分)当燃着的小木条燃烧端朝上时,木条没烧完就会熄灭,原因是()
A.缺乏氧气
B.缺乏可燃物
C.小木条的着火点升高了
D.燃烧端下面的小木条温度不宜达到其着火点
20.(2 分)从化学方程式 MnO2+4HClMnCl2+Cl2↑+2H2O 中,可以获得的 信息是()
A.MnO2 遇到 HCl 就会反应
B.生成的 H2O 和 Cl2 分子个数比为 2:1
C.生成物均为化合物
D.反应前后锰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二、填空题
21.(3 分)(1)现有乙醇、水银、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四种物质,其中(用化 学式填写):
①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的是 ;②常温下为液体的金属是 ;
③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④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 .
(2)填表: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填写下列物质的用途所对应的性质.
序号物质用途性质
①铝制铝箔及电缆线
②二氧化碳灭火
22.(3 分)印刷铜制电路版的“腐蚀液”为 FeCl3 溶液.已知铜、铁均能与 FeCl3
溶液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①Cu+2FeCl3═2FeCl2+CuCl2,②Fe+2FeCl3
═3X.
(1)写出化学方程式②中 X 的化学式: .
(2)现有一包铜、铁的混合粉末加入到盛有一定量 FeCl3 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 应后烧杯中仍有少量固体剩余,那么烧杯内的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
23.(3 分)空气、水、燃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1 )人类时刻都离不开空气,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能 ,空气属于
第
4
页(共
25
页)
(填物质类别).
(2)为了保护环境,用煤作燃料的煤炉要适当增加进风口,使其充分燃烧,请 解释这种做法的原因是 ,若要达到低碳减排的目的,下列措施可行的 是 .
A.开发新能源 B.减少化石燃料使用 C.将排出的二氧化碳压缩液化 埋入深海中
(3)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常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如图表 示:
图乙所示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
(4)实验室中硬水转化成软水的方法是 ;
(5)水蒸发时 (微粒)没有发生变化,只是 改变,电解水时 发生改变.
24.(3 分)某烟气脱硫的工艺不仅能消除 SO2,还能将其转化为石膏(CaSO4•2H2O) 等产品,实现“变废为宝”.主要物质转化关系如下:
(1)设备 4 中经过 操作,将水和石膏固体进行分离.
(2)设备 1 的作用是通过喷淋水脱去烟气中的 SO2 ,生成一种酸﹣﹣亚硫酸
(H2S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第
9
页(共
25
页)
(3)若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紫色的石蕊溶液中,猜想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25.(3 分)在实验室里,可以利用下图装置制得铁.
(1)这是关于气体的实验,实验前必须对装置进行 .
(2)A 处玻璃管内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 C 处点燃气体的目的 是 .
(3)待四氧化三铁完全反应后,停止加热 A 处,在断开 A、B 之前应继续通入 一氧化碳至 A 处玻璃管冷却.若不继续通入一氧化碳,可能出现的后果 是 .
26.(3 分)A、B、C、D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这四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 素.其中 A 为无色气体单质,B、C 为氧化物,且 B 为有毒气体,D 是大理石的 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 成物已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 A 的化学式: .
(2)写出由物质 B 转化为 C 物质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 C 物质的一个用途是 .
27.(3 分)请结合如图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 a 仪器的名称: .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装置序号),在 加入药品前,应首先检查 ,在正确选择的发生装置中还存在第一个缺陷, 改进的方法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若要制取二氧化碳,在 B 装置中装有石灰石,那么 a 中应加入 ,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甲烷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固体 和碱石灰固体共热制取甲烷,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装置序号),若选 用 E 装置用于排空气法收集 甲烷,甲烷应从 (填“b”或“C”)端通入,若 选用 D 装置用于排水法收集甲烷,瓶中先装满水,甲烷应从 (填“左”或 “右”)端通入.
三、计算题
28.我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C15H22O5)和双氢青蒿素成 为 2015 年度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住之一,请回答:
(1)C15H22O5 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
(2)C15H22O5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3)C15H22O5 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是 (计算结果精确到 0.1%)
29.煅烧 250t 含杂质的石灰石(杂质不参与反应、不分解),完全分解后,剩余 固体的质量变为 162t,请计算:
(1)完全分解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t.
(2)250t 含杂质的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
30.某中学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对某工厂排放的含少量硫酸的废水进行抽样检测.取
一定量的废水,用质量分数为 1%的氢氧化钡溶液与之反应(其它物质不与氢氧
化钡反应),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为 171g,过滤后,测 得滤液的质量为 268.67g.(不考虑过滤时滤液质量损失)(计算结果保留二位小 数 )【 温 馨 提 示 : 氢 氧 化 钡 与 硫 酸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 Ba ( OH )
2+H2SO4=BaSO4↓+2H2O】求:
(1)反生成沉淀的质量为多少?
(2)该工厂排放的废水中所含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2017-2018 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侨联中学九年级
(上)期末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
1.(2 分)加油站、面粉加工厂、煤矿矿井内、纺织厂必贴的图标是()
A. B. C. D.
【解答】解:A、是严禁烟火的标志, B、是节水标志, C、是禁止通行标志, D、是节能减排的标志。
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接触明火会发生爆炸, 故选:A。
2.(2 分)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氧化钾 KOB.2 个氢分子 2HC.镁离子 Mg+2 D.氦气 He
【解答】解:A、氧化钾是由显+1 价的钾元素和显﹣2 价的氧元素组成,根据化 合价原则,其化学式为:K2O;故选项错误; B、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 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 2 个氢分子可表示为 2H2,故选项错误; C、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 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 个电荷时,1 要省略。故镁离子可表示 为:Mg2+;故选项错误; D、氦是稀有气体元素,由稀有气体元素组成的单质是单原子分子,所以氦气的 化学式就是表示氦元素的元素符号,即 He,故选项正确;
故选:D。
3.(2 分)一种新型的“绿色电池﹣燃料电池”是把 H2、CO、CH4 等燃料和空气不
断输入,直接氧化,使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被称为“21 世纪的绿色发电站”.这三 种气体可以作为燃料的原因是()
A.都是无毒无害的气体B.都可燃烧,放出大量的热
C.燃烧产物均为二氧化碳和水 D.均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
【解答】解:A、无毒无害气体不一定能够用作燃料,例如氮气无毒无害,不能 用作燃料。故选项错误; B、都可以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可以用作燃料。故选项正确; C、氢气燃烧不能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不能生成水。故选项错误。 D、在自然界大量存在的物质不一定能够用作燃料,例如水在自然界大量存在, 不能用作燃料。故选项错误;
故选:B。
4.(2 分)下列关于空气各成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21% B.氦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C.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又被称为“惰性气体”
【解答】解:A、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21%,故说法正确; B、氦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无毒,可用于食品防腐,故说法正确; C、二氧化碳能产生温室效应,但它无毒,一般不作为空气污染物,故说法错误; 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反应,又被称为“惰性气体”, 故说法正确。
故选:C。
5.(2 分)下列事实与解释相符的是() A.干冰用作致冷剂﹣干冰是冰 B.二氧化碳能使石蕊溶液变红﹣二氧化碳是酸 C.制糖工业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活性炭和有色物质反应
D.用炭黑墨汁书写的字经久不变色﹣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解答】解:A、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不是冰(固态的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二氧化碳不是 酸,故选项说法错误。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等,制糖工业常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 而不是活性炭和有色物质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D、墨汁中含有炭黑,炭黑的主要成分是碳,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很难 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用炭黑墨汁书写的字经久不变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6.(2 分)2016 年 10 月 5 日,吉林首次发现可采百年的“吉林磐龙玉”和“吉林磐 龙墨玉”.其中墨玉中云母的化学式可用 KAl2(AlSi3O10)(OH)2 表示.则下列关 于云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云母中氢元素的含量最小 B.云母分子由 21 个原子构成 C.云母这种物质由五个元素组成 D.云母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98g
【解答】解:A.KAl2(AlSi3O10)(OH)2 中,钾、铝、硅、氧、氢元素的质量比 为:39:(27×3):(28×3):(16×12):(1×2)=39:81:84:192:2,可见 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正确;
B.由化学式 KAl2(AlSi3O10)(OH)2 可知,每个云母分子中含有 1 个钾原子、3 个铝原子、12 个氧原子、3 个硅原子、2 个氢原子,共 21 个原子,故错误; C.元素是个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错误; D.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不写,故错误。
故选:A。
7.(2 分)有 X、Y、Z 三种金属,如果把 X 和 Y 分别放人稀硫酸中,X 溶解并产 生氢气,而 Y 不反应;如果把 Y 和 Z 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 Y 表 面有银析出,而 Z 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 X、Y 和 Z 的金属活动性
顺序是()
A.X>Y>Z B.X>Z>Y C.Z>Y>X D.Z>X>Y
【解答】解:把 x 和 y 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 溶解并产生氢气,而 y 不反应,说 明 x>H>y,把 y 和 z 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 y 表面有银析出, 而 z 没有变化,说明 y>Ag>z,所以 x、y、z 的活动性为 x>y>z,观察选项, 故选 A。
故选:A。
8.(2 分)雾霾是一种大气污染现象,不属于雾霾治理措施的是()
A.植树绿化,美化环境 B.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 C.外出时佩戴防雾霾口罩 D.减少燃烧发电,增加太阳能发电
【解答】解:A、植树绿化,美化环境,属于治理雾霾的措施,故选项错误; B、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可以防止汽车尾气造成的污染,属于治理雾 霾的措施,故选项错误; C、外出时佩戴防雾霾口罩,是防止雾霾进入呼吸道,不属于雾霾治理措施,故 选项正确; D、减少燃烧发电,增加太阳能发电,属于治理雾霾的措施,故选项错误。 故选:C。
9.(2 分)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B.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C.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
D.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 80℃
【解答】解:A、物质燃烧需要氧气,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烧杯中的热水起提高温度和隔绝空气的作用,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C、一个燃烧,一个不燃烧,能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正确但不符合题 意,故选项错误;
D、能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 80℃,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0.(2 分)“LED”节能光源材料是砷化镓(GaAs),其中 Ga 的化合价为+3 价,则
As 的化合价为()
A.+3B.+1C.﹣3 D.﹣1
【解答】解:GaAs 中 Ga 为+3 价,设 As 元素的化合价是 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 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3)+x=0,则 x=﹣3 价。
故选:C。
11.(2 分)目前电工汽车被称为绿色环保汽车,锂电池是电动汽车的主要动力.新 型磷酸亚铁锂(LiFePOX)电池将成为绿色能源的新宠,已知 Li、Fe、P 的化合价 分别为+1、+2、+5,则 X 的值为( )
A.2B.3C.4D.5
【解答】解:锂元素显+1 价,铁元素显+2 价,P 的化合价+5,氧元素显﹣2 价,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5)+(﹣2)
×x=0,则 x=4。 故选:C。
12.(2 分)水结冰后体积变大,从微观上看,其原因是()
A.水分子质量增大 B.水分子个数增多
C.水分子运动变慢 D.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解答】解: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而水分子 质量没有改变、水分子数目没有增减,运动速率减慢了但不是体积变大的原因,
故选 D。
13.(2 分)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但不合理的推理会得到错误结论.以 下推理正确的是()
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物质一定由分子构成 B.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一定含 有碳元素
D.化学反应常常伴随着能量变化﹣﹣有能量释放的变化都是化学反应
【解答】解: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正确;物质“一定”由分子构成,错误,故 A 错误; B、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正确;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错误,如水,故 B 错误; C、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一定含 有碳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推理和结论都正确,故 C 正确; D、化学反应常常伴随着能量变化,有能量释放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反应,物理 变化中也有能量释放,故 D 错误。
故选:C。
14.(2 分)为了得到较纯净的氮气,某同学采用燃烧法除去一瓶空气中的氧气, 下列物质最适宜选用的是()
A.木炭B.红磷C.铁丝D.蜡烛
【解答】解:A、木炭在密闭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引入了新的杂质, 故 A 错误;
B、红磷燃烧后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不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故 B 正确; C、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不能除去空气中的氧气,故 C 错误; D、蜡烛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引入了新的气体杂质,故 D 错误。 故选:B。
15 .( 2 分 ) 某 纯 净 物 R 在 空 气 中 完 全 燃 烧 ,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R+3O22CO2+3H2O,则 R 的化学式为()
A.C6H12 B.C2H6O C.C5H6O5 D.C6H12O6
【解答】解: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R+3O23H2O+2CO2,反应物中氧原子 个数为 6,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氧、氢原子个数分别为 2、7、6,根据反应前 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 R 分子由 2 个碳原子、6 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构成,则物质 R 的化学式为 C2H6O。 故选:B。
16.(2 分)剧烈运动后血液中会产生较多的乳酸(化学式为 C3H6O3)使人肌肉 酸痛.下列有关乳酸说法正确的是()
A.乳酸属于氧化物
B.乳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3:6:3
C.每个乳酸分子由 3 个碳原子,6 个氢原子,3 个氧原子构成
D.乳酸是由碳、氢、氧原子构成
【解答】解: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而该物质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 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 B.乳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6):(16×3)≠3:6:
3,故错误;
C.由乳酸的化学式可知,1 个乳酸分子由 3 个碳原子、6 个氢原子和 3 个氧原子 构成的,故正确; D.乳酸是由乳酸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
故选:C。
17.(2 分)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 示由这种元素组成的单质是()
A.FeB.N2C.CO2 D.O
【解答】解: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化学式能 表示一种物质,当元素符号又是化学式时,就同时具备了上述三层意义。
A.Fe 属于金属元素,可表示铁元素,表示一个铁原子,还能表示铁这一单质,
故选项符合题意。 B.该符号是氮气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该符号是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氧元素的元素符号,表示氧元素还能表示一个氧原子,不能表示单质,故选 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8.(2 分)硝酸银受热时会发生如下反应:2AgNO32Ag+2X↑+O2↑,可 推知 X 为()
A.NO2 B.N2O C.NO D.N2O3
【解答】解: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AgNO32Ag+2X↑+O2↑,可得知反 应前后各原子的个数为:
反应前 反应后 银原子 22 氮原子 20 氧原子 62
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生成物 X 的 2 个分子中含有 2 个 N 原子和 4 个 O 原子,则每个 X 分子由 1 个 N 原子和 2 个 O 原子构成,物质 X 的 化学式为 NO2;
故选:A。
19.(2 分)当燃着的小木条燃烧端朝上时,木条没烧完就会熄灭,原因是()
A.缺乏氧气 B.缺乏可燃物 C.小木条的着火点升高了
D.燃烧端下面的小木条温度不宜达到其着火点
【解答】解:燃烧端朝上的小木棒,热量上升使下端的木条的温度达不到木头的 着火点,所以没燃尽就熄灭。
第
1
6
页(共
25
页)
故选:D。
20.(2 分)从化学方程式 MnO2+4HClMnCl2+Cl2↑+2H2O 中,可以获得的 信息是()
A.MnO2 遇到 HCl 就会反应
B.生成的 H2O 和 Cl2 分子个数比为 2:1
C.生成物均为化合物
D.反应前后锰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解答】解:A、该反应需要加热才反应,错误; B、从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H2O 和 Cl2 分子个数比为 2:1,正确; C、氯气为单质,错误;
D、MnO2 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4 价,MnCl2 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
21.(3 分)(1)现有乙醇、水银、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四种物质,其中(用化 学式填写):
①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的是 CO ;②常温下为液体的金属是 Hg ;
③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C2H5OH ;④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 SO2 .
(2)填表: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填写下列物质的用途所对应的性质.
序号物质用途性质
①铝制铝箔及电缆线 延展性、导电性
②二氧化碳灭火 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 燃烧
【解答】解:(1)①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的是 CO;②Hg 在常温下为液体 的金属;
③酒精通过粮食发酵制成,属于可再生能源;④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酸,能造成 酸雨.
第
1
7
页(共
25
页)
故填:CO;Hg;C2H5OH;SO2
(2)①铝能制铝箔及电缆线是利用了金属的延展性和导电性,故填:展性性、 导电性
②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填: 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2.(3 分)印刷铜制电路版的“腐蚀液”为 FeCl3 溶液.已知铜、铁均能与 FeCl3
溶液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①Cu+2FeCl3═2FeCl2+CuCl2,②Fe+2FeCl3
═3X.
(1)写出化学方程式②中 X 的化学式: FeCl2 .
(2)现有一包铜、铁的混合粉末加入到盛有一定量 FeCl3 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 应后烧杯中仍有少量固体剩余,那么烧杯内的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Cu
(铜) .
【解答】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原子个数相等可得,
X 的化学式为:FeCl2 .故答案为:FeCl2
(2)将一包铜、铁的混合粉末加入到盛有 FeCl3 溶液的烧杯中,能发生的反应有
①Cu+2FeCl3=2FeCl2+CuCl2,②Fe+2FeCl3=3FeCl2,③Fe+CuCl2═FeCl2+Cu,铜和铁都 能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故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亚铁,充分反应后仍 有少量固体,根据反应的方程式可知一定含有铜,由于铁的量不确定,故可能含 有铁,有铜存在,则不可能含有氯化铁,故答案为:Cu(铜)
23.(3 分)空气、水、燃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1)人类时刻都离不开空气,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能 供给呼吸 ,空气属于 混合物 (填物质类别).
(2)为了保护环境,用煤作燃料的煤炉要适当增加进风口,使其充分燃烧,请 解释这种做法的原因是 与氧气充分接触,使煤燃烧充分 ,若要达到低碳减排 的目的,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B .
A.开发新能源 B.减少化石燃料使用 C.将排出的二氧化碳压缩液化 埋入深海中
第
19
页(共
25
页)
(3)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常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如图表
示:
图乙所示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分解反应 .
(4)实验室中硬水转化成软水的方法是 蒸馏 ;
(5)水蒸发时 水分子 (微粒)没有发生变化,只是 分子间隔 改变,电 解水时 水分子 发生改变.
【解答】解:(1)人类时刻都离不开空气,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能供给呼吸;
(2)这种做法有利于节能的原因是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增加了氧气量, 使燃料(煤)充分燃烧,提高了燃料的利用率,从而节约了能源;要达到低碳减 排的目的,改变燃料结构、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使用都是可行性措施;
(3)图乙表示物质 D 分解生成化合物 C 和单质 E,属于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 种以上物质的分解反应;
(4)实验室中硬水转化成软水的方法是蒸馏;
(5)水蒸发时水分子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分子间隔改变,电解水时水分子发生 改变; 故答案为:(1)供给呼吸;混合物;(2)与氧气充分接触,使煤燃烧充分; AB;
(3)分解反应;(4)蒸馏;(5)水分子;分子间隔;水分子.
24.(3 分)某烟气脱硫的工艺不仅能消除 SO2,还能将其转化为石膏(CaSO4•2H2O) 等产品,实现“变废为宝”.主要物质转化关系如下:
(1)设备 4 中经过 过滤 操作,将水和石膏固体进行分离.
(2)设备 1 的作用是通过喷淋水脱去烟气中的 SO2 ,生成一种酸﹣﹣亚硫酸
(H2S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O2+H2O=H2SO3 .
(3)若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紫色的石蕊溶液中,猜想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紫色 的石蕊溶液变为红色 .
【解答】解:(1)将液体与难溶性的固体分离采用的方法是过滤;故填:过滤;
(2)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故填:SO2+H2O=H2SO3;
(3)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紫色的石蕊溶液中,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 亚硫酸是一种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故填:紫色的石蕊溶液变为红色.
25.(3 分)在实验室里,可以利用下图装置制得铁.
(1)这是关于气体的实验,实验前必须对装置进行 气密性检查 .
(2)A 处玻璃管内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3O4+4CO 3Fe+4CO2.在
C 处点燃气体的目的是 点燃多余的一氧化碳,避免污染空气 .
(3)待四氧化三铁完全反应后,停止加热 A 处,在断开 A、B 之前应继续通入
一氧化碳至 A 处玻璃管冷却.若不继续通入一氧化碳,可能出现的后果是 石灰 水回流至 A 处玻璃管中,导致玻璃管炸裂;反应生成的铁被氧化 .
【解答】解:(1)实验前要检查装置气密性,防止漏气,影响实验; 故答案为:气密性检查;
(2)四氧化三铁与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 因此实验过程中未参与反应的一氧化碳要及时处理,防止污染空气,可利用一氧 化碳的可燃性进行处理; 故答案为:Fe3O4+4CO3Fe+4CO2;点燃多余的一氧化碳,避免污染空气;
(3)停止加热 A 处,玻璃管温度降低,若不继续通一氧化碳,B 处石灰水会回
流至 A 处玻璃管,导致玻璃管炸裂且反应生成的铁被氧化; 故答案为:石灰水回流至 A 处玻璃管中,导致玻璃管炸裂;反应生成的铁被氧化.
26.(3 分)A、B、C、D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这四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 素.其中 A 为无色气体单质,B、C 为氧化物,且 B 为有毒气体,D 是大理石的 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 成物已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 A 的化学式: O2 .
(2)写出由物质 B 转化为 C 物质的化学方程式2CO+O2 2CO2 .
(3)写出 C 物质的一个用途是 灭火 .
【解答】解:(1)A、B、C、D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四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 种元素,B、C 为氧化物,B 为有毒气体,所以 B 是一氧化碳,A 为无色气体单质, 所以 A 是氧气,D 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 D 是碳酸钙,一氧化碳和 C 可以互 相转化,所以 C 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酸钙可以相互转化,经过验证,推导
正确,所以 A 是 O2;
(2)物质 B 转化为 C 物质的反应是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 碳,化学方程式为:2CO+O22CO2;
(3)通过推导可知,C 是二氧化碳,可以用来灭火.
故答案为:(1)O2;
(2)2CO+O22CO2;
(3)灭火.
27.(3 分)请结合如图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 a 仪器的名称: 长颈漏斗 .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A (填装置序号),在加 入药品前,应首先检查 装置气密性 ,在正确选择的发生装置中还存在第一个 缺 陷 , 改 进 的 方 法 是 在 试 管 口 放 一 团 棉 花 ,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是
2KMnO4 K2MnO4+MnO2+O2↑ .
(3)若要制取二氧化碳,在 B 装置中装有石灰石,那么 a 中应加入 稀盐酸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CO3+2HCl═CaCl2+H2O+CO2↑ .
(4)甲烷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固体 和碱石灰固体共热制取甲烷,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A (填装置序号),若选用 E 装置用于排空气法收集 甲烷,甲烷应从 c (填“b”或“C”)端通入,若选用 D 装置用于排水法收集甲烷,瓶中先装满水,甲烷应从 右 (填“左”或“右”) 端通入.
【解答】解:(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可知,a 是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所以应选
用的发生装置是 A,在加入药品前,应首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实验室用高锰酸 钾制取氧气时,需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高锰酸 钾 在 加 热 的 条 件 下 生 成 锰 酸 钾 、 二 氧 化 锰 和 氧 气 ,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
2KMnO4K2MnO4+MnO2+O2↑;
(3)要制取二氧化碳,在 B 装置中装有石灰石,长颈漏斗中应加入稀盐酸,碳 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 ═ CaCl2+H2O+CO2↑;
(4)实验室制取甲烷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所以应选择的发生装 置是 A,甲烷密度比空气小,所以选用 E 装置用于排空气法收集甲烷,甲烷应从
c 端通入,甲烷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所以选用 D 装置用于排水法收集甲烷, 瓶中先装满水,甲烷应从右端通入.
故答案为:(1)长颈漏斗;
( 2 ) A , 装 置 的 气 密 性 , 在 试 管 口 放 一 团 棉 花 ,
2KMnO4K2MnO4+MnO2+O2↑;
(3)稀盐酸,CaCO3+2HCl═CaCl2+H2O+CO2↑;
(4)A,c,右.
三、计算题
28.我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C15H22O5)和双氢青蒿素成 为 2015 年度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住之一,请回答:
(1)C15H22O5 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3:1 ;
(2)C15H22O5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282 .
(3)C15H22O5 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是 7.8% (计算结果精确到 0.1%)
【解答】解:(1)C15H22O5 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15:5=3:1;
(2)C15H22O5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15×12+1×22+16×5=282.
(3)C15H22O5 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是×100%=7.8%. 故答案为:
(1)3:1;(2)282;(3)7.8%.
29.煅烧 250t 含杂质的石灰石(杂质不参与反应、不分解),完全分解后,剩余 固体的质量变为 162t,请计算:
(1)完全分解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88 t.
(2)250t 含杂质的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
【解答】解:(1)完全分解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50t﹣162t=88t,故填:
88;
(2)设 250 t 含杂质的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 x
CaCO3CaO+CO2↑
100x4488 t
则,解得 x=200t.
答:250t 含杂质的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 200t.
30.某中学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对某工厂排放的含少量硫酸的废水进行抽样检测.取 一定量的废水,用质量分数为 1%的氢氧化钡溶液与之反应(其它物质不与氢氧 化钡反应),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为 171g,过滤后,测 得滤液的质量为 268.67g.(不考虑过滤时滤液质量损失)(计算结果保留二位小 数 )【 温 馨 提 示 : 氢 氧 化 钡 与 硫 酸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 Ba ( OH )
2+H2SO4=BaSO4↓+2H2O】求:
(1)反生成沉淀的质量为多少?
(2)该工厂排放的废水中所含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解答】解:(1)设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x,硫酸质量为 y,
H2SO4+Ba(OH)2═BaSO4↓+2H2O,
98171 233 y171g×1%x
==,
x=2.33g,y=0.98g,
答:生成了 2.33g 沉淀.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所取废水样品质量=(268.67g+2.33g)﹣171g=100g, 该工厂排放的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100%=0.98%,
答:该工厂排放的废水中所含硫酸的质量分数为 0.98%.
2017-2018 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侨联中学九年级(上)期末
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
1.(2 分)加油站、面粉加工厂、煤矿矿井内、纺织厂必贴的图标是()
A. B. C. D.
2.(2 分)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氧化钾 KOB.2 个氢分子 2HC.镁离子 Mg+2 D.氦气 He
3.(2 分)一种新型的“绿色电池﹣燃料电池”是把 H2、CO、CH4 等燃料和空气不 断输入,直接氧化,使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被称为“21 世纪的绿色发电站”.这三 种气体可以作为燃料的原因是( )
A.都是无毒无害的气体B.都可燃烧,放出大量的热
C.燃烧产物均为二氧化碳和水 D.均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
4.(2 分)下列关于空气各成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21%
B.氦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C.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又被称为“惰性气体”
5.(2 分)下列事实与解释相符的是()
A.干冰用作致冷剂﹣干冰是冰
B.二氧化碳能使石蕊溶液变红﹣二氧化碳是酸
C.制糖工业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活性炭和有色物质反应
D.用炭黑墨汁书写的字经久不变色﹣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6.(2 分)2016 年 10 月 5 日,吉林首次发现可采百年的“吉林磐龙玉”和“吉林磐 龙墨玉”.其中墨玉中云母的化学式可用 KAl2(AlSi3O10)(OH)2 表示.则下列关 于云母的说法,正确的是( )
第
3
页(共
25
页)
A.云母中氢元素的含量最小
B.云母分子由 21 个原子构成
C.云母这种物质由五个元素组成 D.云母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98g
7.(2 分)有 X、Y、Z 三种金属,如果把 X 和 Y 分别放人稀硫酸中,X 溶解并产 生氢气,而 Y 不反应;如果把 Y 和 Z 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 Y 表 面有银析出,而 Z 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 X、Y 和 Z 的金属活动性 顺序是( )
A.X>Y>Z B.X>Z>Y C.Z>Y>X D.Z>X>Y
8.(2 分)雾霾是一种大气污染现象,不属于雾霾治理措施的是()
A.植树绿化,美化环境
B.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
C.外出时佩戴防雾霾口罩
D.减少燃烧发电,增加太阳能发电
9.(2 分)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B.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C.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 D.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 80℃
10.(2 分)“LED”节能光源材料是砷化镓(GaAs),其中 Ga 的化合价为+3 价,则
As 的化合价为()
A.+3B.+1C.﹣3 D.﹣1
11.(2 分)目前电工汽车被称为绿色环保汽车,锂电池是电动汽车的主要动力.新 型磷酸亚铁锂(LiFePOX)电池将成为绿色能源的新宠,已知 Li、Fe、P 的化合价 分别为+1、+2、+5,则 X 的值为( )
A.2B.3C.4D.5
12.(2 分)水结冰后体积变大,从微观上看,其原因是()
A.水分子质量增大 B.水分子个数增多
C.水分子运动变慢 D.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13.(2 分)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但不合理的推理会得到错误结论.以 下推理正确的是()
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物质一定由分子构成
B.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一定含 有碳元素
D.化学反应常常伴随着能量变化﹣﹣有能量释放的变化都是化学反应
14.(2 分)为了得到较纯净的氮气,某同学采用燃烧法除去一瓶空气中的氧气, 下列物质最适宜选用的是()
A.木炭B.红磷C.铁丝D.蜡烛
15 .( 2 分 ) 某 纯 净 物 R 在 空 气 中 完 全 燃 烧 ,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R+3O22CO2+3H2O,则 R 的化学式为()
A.C6H12 B.C2H6O C.C5H6O5 D.C6H12O6
16.(2 分)剧烈运动后血液中会产生较多的乳酸(化学式为 C3H6O3)使人肌肉 酸痛.下列有关乳酸说法正确的是()
A.乳酸属于氧化物
B.乳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3:6:3
C.每个乳酸分子由 3 个碳原子,6 个氢原子,3 个氧原子构成
D.乳酸是由碳、氢、氧原子构成
17.(2 分)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 示由这种元素组成的单质是()
A.FeB.N2C.CO2 D.O
18.(2 分)硝酸银受热时会发生如下反应:2AgNO32Ag+2X↑+O2↑,可 推知 X 为()
A.NO2 B.N2O C.NO D.N2O3
19.(2 分)当燃着的小木条燃烧端朝上时,木条没烧完就会熄灭,原因是()
A.缺乏氧气
B.缺乏可燃物
C.小木条的着火点升高了
D.燃烧端下面的小木条温度不宜达到其着火点
20.(2 分)从化学方程式 MnO2+4HClMnCl2+Cl2↑+2H2O 中,可以获得的 信息是()
A.MnO2 遇到 HCl 就会反应
B.生成的 H2O 和 Cl2 分子个数比为 2:1
C.生成物均为化合物
D.反应前后锰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二、填空题
21.(3 分)(1)现有乙醇、水银、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四种物质,其中(用化 学式填写):
①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的是 ;②常温下为液体的金属是 ;
③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④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 .
(2)填表: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填写下列物质的用途所对应的性质.
序号物质用途性质
①铝制铝箔及电缆线
②二氧化碳灭火
22.(3 分)印刷铜制电路版的“腐蚀液”为 FeCl3 溶液.已知铜、铁均能与 FeCl3
溶液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①Cu+2FeCl3═2FeCl2+CuCl2,②Fe+2FeCl3
═3X.
(1)写出化学方程式②中 X 的化学式: .
(2)现有一包铜、铁的混合粉末加入到盛有一定量 FeCl3 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 应后烧杯中仍有少量固体剩余,那么烧杯内的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
23.(3 分)空气、水、燃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1 )人类时刻都离不开空气,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能 ,空气属于
第
4
页(共
25
页)
(填物质类别).
(2)为了保护环境,用煤作燃料的煤炉要适当增加进风口,使其充分燃烧,请 解释这种做法的原因是 ,若要达到低碳减排的目的,下列措施可行的 是 .
A.开发新能源 B.减少化石燃料使用 C.将排出的二氧化碳压缩液化 埋入深海中
(3)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常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如图表 示:
图乙所示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
(4)实验室中硬水转化成软水的方法是 ;
(5)水蒸发时 (微粒)没有发生变化,只是 改变,电解水时 发生改变.
24.(3 分)某烟气脱硫的工艺不仅能消除 SO2,还能将其转化为石膏(CaSO4•2H2O) 等产品,实现“变废为宝”.主要物质转化关系如下:
(1)设备 4 中经过 操作,将水和石膏固体进行分离.
(2)设备 1 的作用是通过喷淋水脱去烟气中的 SO2 ,生成一种酸﹣﹣亚硫酸
(H2S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第
9
页(共
25
页)
(3)若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紫色的石蕊溶液中,猜想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25.(3 分)在实验室里,可以利用下图装置制得铁.
(1)这是关于气体的实验,实验前必须对装置进行 .
(2)A 处玻璃管内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 C 处点燃气体的目的 是 .
(3)待四氧化三铁完全反应后,停止加热 A 处,在断开 A、B 之前应继续通入 一氧化碳至 A 处玻璃管冷却.若不继续通入一氧化碳,可能出现的后果 是 .
26.(3 分)A、B、C、D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这四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 素.其中 A 为无色气体单质,B、C 为氧化物,且 B 为有毒气体,D 是大理石的 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 成物已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 A 的化学式: .
(2)写出由物质 B 转化为 C 物质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 C 物质的一个用途是 .
27.(3 分)请结合如图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 a 仪器的名称: .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装置序号),在 加入药品前,应首先检查 ,在正确选择的发生装置中还存在第一个缺陷, 改进的方法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若要制取二氧化碳,在 B 装置中装有石灰石,那么 a 中应加入 ,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甲烷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固体 和碱石灰固体共热制取甲烷,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装置序号),若选 用 E 装置用于排空气法收集 甲烷,甲烷应从 (填“b”或“C”)端通入,若 选用 D 装置用于排水法收集甲烷,瓶中先装满水,甲烷应从 (填“左”或 “右”)端通入.
三、计算题
28.我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C15H22O5)和双氢青蒿素成 为 2015 年度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住之一,请回答:
(1)C15H22O5 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
(2)C15H22O5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3)C15H22O5 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是 (计算结果精确到 0.1%)
29.煅烧 250t 含杂质的石灰石(杂质不参与反应、不分解),完全分解后,剩余 固体的质量变为 162t,请计算:
(1)完全分解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t.
(2)250t 含杂质的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
30.某中学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对某工厂排放的含少量硫酸的废水进行抽样检测.取
一定量的废水,用质量分数为 1%的氢氧化钡溶液与之反应(其它物质不与氢氧
化钡反应),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为 171g,过滤后,测 得滤液的质量为 268.67g.(不考虑过滤时滤液质量损失)(计算结果保留二位小 数 )【 温 馨 提 示 : 氢 氧 化 钡 与 硫 酸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 Ba ( OH )
2+H2SO4=BaSO4↓+2H2O】求:
(1)反生成沉淀的质量为多少?
(2)该工厂排放的废水中所含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2017-2018 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侨联中学九年级
(上)期末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
1.(2 分)加油站、面粉加工厂、煤矿矿井内、纺织厂必贴的图标是()
A. B. C. D.
【解答】解:A、是严禁烟火的标志, B、是节水标志, C、是禁止通行标志, D、是节能减排的标志。
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接触明火会发生爆炸, 故选:A。
2.(2 分)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氧化钾 KOB.2 个氢分子 2HC.镁离子 Mg+2 D.氦气 He
【解答】解:A、氧化钾是由显+1 价的钾元素和显﹣2 价的氧元素组成,根据化 合价原则,其化学式为:K2O;故选项错误; B、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 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 2 个氢分子可表示为 2H2,故选项错误; C、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 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 个电荷时,1 要省略。故镁离子可表示 为:Mg2+;故选项错误; D、氦是稀有气体元素,由稀有气体元素组成的单质是单原子分子,所以氦气的 化学式就是表示氦元素的元素符号,即 He,故选项正确;
故选:D。
3.(2 分)一种新型的“绿色电池﹣燃料电池”是把 H2、CO、CH4 等燃料和空气不
断输入,直接氧化,使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被称为“21 世纪的绿色发电站”.这三 种气体可以作为燃料的原因是()
A.都是无毒无害的气体B.都可燃烧,放出大量的热
C.燃烧产物均为二氧化碳和水 D.均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
【解答】解:A、无毒无害气体不一定能够用作燃料,例如氮气无毒无害,不能 用作燃料。故选项错误; B、都可以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可以用作燃料。故选项正确; C、氢气燃烧不能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不能生成水。故选项错误。 D、在自然界大量存在的物质不一定能够用作燃料,例如水在自然界大量存在, 不能用作燃料。故选项错误;
故选:B。
4.(2 分)下列关于空气各成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21% B.氦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C.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又被称为“惰性气体”
【解答】解:A、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21%,故说法正确; B、氦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无毒,可用于食品防腐,故说法正确; C、二氧化碳能产生温室效应,但它无毒,一般不作为空气污染物,故说法错误; 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反应,又被称为“惰性气体”, 故说法正确。
故选:C。
5.(2 分)下列事实与解释相符的是() A.干冰用作致冷剂﹣干冰是冰 B.二氧化碳能使石蕊溶液变红﹣二氧化碳是酸 C.制糖工业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活性炭和有色物质反应
D.用炭黑墨汁书写的字经久不变色﹣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解答】解:A、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不是冰(固态的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二氧化碳不是 酸,故选项说法错误。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等,制糖工业常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 而不是活性炭和有色物质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D、墨汁中含有炭黑,炭黑的主要成分是碳,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很难 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用炭黑墨汁书写的字经久不变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6.(2 分)2016 年 10 月 5 日,吉林首次发现可采百年的“吉林磐龙玉”和“吉林磐 龙墨玉”.其中墨玉中云母的化学式可用 KAl2(AlSi3O10)(OH)2 表示.则下列关 于云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云母中氢元素的含量最小 B.云母分子由 21 个原子构成 C.云母这种物质由五个元素组成 D.云母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98g
【解答】解:A.KAl2(AlSi3O10)(OH)2 中,钾、铝、硅、氧、氢元素的质量比 为:39:(27×3):(28×3):(16×12):(1×2)=39:81:84:192:2,可见 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正确;
B.由化学式 KAl2(AlSi3O10)(OH)2 可知,每个云母分子中含有 1 个钾原子、3 个铝原子、12 个氧原子、3 个硅原子、2 个氢原子,共 21 个原子,故错误; C.元素是个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错误; D.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不写,故错误。
故选:A。
7.(2 分)有 X、Y、Z 三种金属,如果把 X 和 Y 分别放人稀硫酸中,X 溶解并产 生氢气,而 Y 不反应;如果把 Y 和 Z 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 Y 表 面有银析出,而 Z 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 X、Y 和 Z 的金属活动性
顺序是()
A.X>Y>Z B.X>Z>Y C.Z>Y>X D.Z>X>Y
【解答】解:把 x 和 y 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 溶解并产生氢气,而 y 不反应,说 明 x>H>y,把 y 和 z 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 y 表面有银析出, 而 z 没有变化,说明 y>Ag>z,所以 x、y、z 的活动性为 x>y>z,观察选项, 故选 A。
故选:A。
8.(2 分)雾霾是一种大气污染现象,不属于雾霾治理措施的是()
A.植树绿化,美化环境 B.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 C.外出时佩戴防雾霾口罩 D.减少燃烧发电,增加太阳能发电
【解答】解:A、植树绿化,美化环境,属于治理雾霾的措施,故选项错误; B、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可以防止汽车尾气造成的污染,属于治理雾 霾的措施,故选项错误; C、外出时佩戴防雾霾口罩,是防止雾霾进入呼吸道,不属于雾霾治理措施,故 选项正确; D、减少燃烧发电,增加太阳能发电,属于治理雾霾的措施,故选项错误。 故选:C。
9.(2 分)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B.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C.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
D.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 80℃
【解答】解:A、物质燃烧需要氧气,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烧杯中的热水起提高温度和隔绝空气的作用,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C、一个燃烧,一个不燃烧,能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正确但不符合题 意,故选项错误;
D、能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 80℃,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0.(2 分)“LED”节能光源材料是砷化镓(GaAs),其中 Ga 的化合价为+3 价,则
As 的化合价为()
A.+3B.+1C.﹣3 D.﹣1
【解答】解:GaAs 中 Ga 为+3 价,设 As 元素的化合价是 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 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3)+x=0,则 x=﹣3 价。
故选:C。
11.(2 分)目前电工汽车被称为绿色环保汽车,锂电池是电动汽车的主要动力.新 型磷酸亚铁锂(LiFePOX)电池将成为绿色能源的新宠,已知 Li、Fe、P 的化合价 分别为+1、+2、+5,则 X 的值为( )
A.2B.3C.4D.5
【解答】解:锂元素显+1 价,铁元素显+2 价,P 的化合价+5,氧元素显﹣2 价,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5)+(﹣2)
×x=0,则 x=4。 故选:C。
12.(2 分)水结冰后体积变大,从微观上看,其原因是()
A.水分子质量增大 B.水分子个数增多
C.水分子运动变慢 D.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解答】解: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而水分子 质量没有改变、水分子数目没有增减,运动速率减慢了但不是体积变大的原因,
故选 D。
13.(2 分)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但不合理的推理会得到错误结论.以 下推理正确的是()
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物质一定由分子构成 B.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一定含 有碳元素
D.化学反应常常伴随着能量变化﹣﹣有能量释放的变化都是化学反应
【解答】解: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正确;物质“一定”由分子构成,错误,故 A 错误; B、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正确;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错误,如水,故 B 错误; C、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一定含 有碳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推理和结论都正确,故 C 正确; D、化学反应常常伴随着能量变化,有能量释放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反应,物理 变化中也有能量释放,故 D 错误。
故选:C。
14.(2 分)为了得到较纯净的氮气,某同学采用燃烧法除去一瓶空气中的氧气, 下列物质最适宜选用的是()
A.木炭B.红磷C.铁丝D.蜡烛
【解答】解:A、木炭在密闭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引入了新的杂质, 故 A 错误;
B、红磷燃烧后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不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故 B 正确; C、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不能除去空气中的氧气,故 C 错误; D、蜡烛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引入了新的气体杂质,故 D 错误。 故选:B。
15 .( 2 分 ) 某 纯 净 物 R 在 空 气 中 完 全 燃 烧 ,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R+3O22CO2+3H2O,则 R 的化学式为()
A.C6H12 B.C2H6O C.C5H6O5 D.C6H12O6
【解答】解: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R+3O23H2O+2CO2,反应物中氧原子 个数为 6,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氧、氢原子个数分别为 2、7、6,根据反应前 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 R 分子由 2 个碳原子、6 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构成,则物质 R 的化学式为 C2H6O。 故选:B。
16.(2 分)剧烈运动后血液中会产生较多的乳酸(化学式为 C3H6O3)使人肌肉 酸痛.下列有关乳酸说法正确的是()
A.乳酸属于氧化物
B.乳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3:6:3
C.每个乳酸分子由 3 个碳原子,6 个氢原子,3 个氧原子构成
D.乳酸是由碳、氢、氧原子构成
【解答】解: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而该物质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 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 B.乳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6):(16×3)≠3:6:
3,故错误;
C.由乳酸的化学式可知,1 个乳酸分子由 3 个碳原子、6 个氢原子和 3 个氧原子 构成的,故正确; D.乳酸是由乳酸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
故选:C。
17.(2 分)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 示由这种元素组成的单质是()
A.FeB.N2C.CO2 D.O
【解答】解: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化学式能 表示一种物质,当元素符号又是化学式时,就同时具备了上述三层意义。
A.Fe 属于金属元素,可表示铁元素,表示一个铁原子,还能表示铁这一单质,
故选项符合题意。 B.该符号是氮气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该符号是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氧元素的元素符号,表示氧元素还能表示一个氧原子,不能表示单质,故选 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8.(2 分)硝酸银受热时会发生如下反应:2AgNO32Ag+2X↑+O2↑,可 推知 X 为()
A.NO2 B.N2O C.NO D.N2O3
【解答】解: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AgNO32Ag+2X↑+O2↑,可得知反 应前后各原子的个数为:
反应前 反应后 银原子 22 氮原子 20 氧原子 62
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生成物 X 的 2 个分子中含有 2 个 N 原子和 4 个 O 原子,则每个 X 分子由 1 个 N 原子和 2 个 O 原子构成,物质 X 的 化学式为 NO2;
故选:A。
19.(2 分)当燃着的小木条燃烧端朝上时,木条没烧完就会熄灭,原因是()
A.缺乏氧气 B.缺乏可燃物 C.小木条的着火点升高了
D.燃烧端下面的小木条温度不宜达到其着火点
【解答】解:燃烧端朝上的小木棒,热量上升使下端的木条的温度达不到木头的 着火点,所以没燃尽就熄灭。
第
1
6
页(共
25
页)
故选:D。
20.(2 分)从化学方程式 MnO2+4HClMnCl2+Cl2↑+2H2O 中,可以获得的 信息是()
A.MnO2 遇到 HCl 就会反应
B.生成的 H2O 和 Cl2 分子个数比为 2:1
C.生成物均为化合物
D.反应前后锰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解答】解:A、该反应需要加热才反应,错误; B、从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H2O 和 Cl2 分子个数比为 2:1,正确; C、氯气为单质,错误;
D、MnO2 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4 价,MnCl2 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
21.(3 分)(1)现有乙醇、水银、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四种物质,其中(用化 学式填写):
①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的是 CO ;②常温下为液体的金属是 Hg ;
③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C2H5OH ;④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 SO2 .
(2)填表: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填写下列物质的用途所对应的性质.
序号物质用途性质
①铝制铝箔及电缆线 延展性、导电性
②二氧化碳灭火 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 燃烧
【解答】解:(1)①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的是 CO;②Hg 在常温下为液体 的金属;
③酒精通过粮食发酵制成,属于可再生能源;④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酸,能造成 酸雨.
第
1
7
页(共
25
页)
故填:CO;Hg;C2H5OH;SO2
(2)①铝能制铝箔及电缆线是利用了金属的延展性和导电性,故填:展性性、 导电性
②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填: 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2.(3 分)印刷铜制电路版的“腐蚀液”为 FeCl3 溶液.已知铜、铁均能与 FeCl3
溶液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①Cu+2FeCl3═2FeCl2+CuCl2,②Fe+2FeCl3
═3X.
(1)写出化学方程式②中 X 的化学式: FeCl2 .
(2)现有一包铜、铁的混合粉末加入到盛有一定量 FeCl3 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 应后烧杯中仍有少量固体剩余,那么烧杯内的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Cu
(铜) .
【解答】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原子个数相等可得,
X 的化学式为:FeCl2 .故答案为:FeCl2
(2)将一包铜、铁的混合粉末加入到盛有 FeCl3 溶液的烧杯中,能发生的反应有
①Cu+2FeCl3=2FeCl2+CuCl2,②Fe+2FeCl3=3FeCl2,③Fe+CuCl2═FeCl2+Cu,铜和铁都 能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故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亚铁,充分反应后仍 有少量固体,根据反应的方程式可知一定含有铜,由于铁的量不确定,故可能含 有铁,有铜存在,则不可能含有氯化铁,故答案为:Cu(铜)
23.(3 分)空气、水、燃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1)人类时刻都离不开空气,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能 供给呼吸 ,空气属于 混合物 (填物质类别).
(2)为了保护环境,用煤作燃料的煤炉要适当增加进风口,使其充分燃烧,请 解释这种做法的原因是 与氧气充分接触,使煤燃烧充分 ,若要达到低碳减排 的目的,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B .
A.开发新能源 B.减少化石燃料使用 C.将排出的二氧化碳压缩液化 埋入深海中
第
19
页(共
25
页)
(3)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常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如图表
示:
图乙所示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分解反应 .
(4)实验室中硬水转化成软水的方法是 蒸馏 ;
(5)水蒸发时 水分子 (微粒)没有发生变化,只是 分子间隔 改变,电 解水时 水分子 发生改变.
【解答】解:(1)人类时刻都离不开空气,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能供给呼吸;
(2)这种做法有利于节能的原因是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增加了氧气量, 使燃料(煤)充分燃烧,提高了燃料的利用率,从而节约了能源;要达到低碳减 排的目的,改变燃料结构、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使用都是可行性措施;
(3)图乙表示物质 D 分解生成化合物 C 和单质 E,属于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 种以上物质的分解反应;
(4)实验室中硬水转化成软水的方法是蒸馏;
(5)水蒸发时水分子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分子间隔改变,电解水时水分子发生 改变; 故答案为:(1)供给呼吸;混合物;(2)与氧气充分接触,使煤燃烧充分; AB;
(3)分解反应;(4)蒸馏;(5)水分子;分子间隔;水分子.
24.(3 分)某烟气脱硫的工艺不仅能消除 SO2,还能将其转化为石膏(CaSO4•2H2O) 等产品,实现“变废为宝”.主要物质转化关系如下:
(1)设备 4 中经过 过滤 操作,将水和石膏固体进行分离.
(2)设备 1 的作用是通过喷淋水脱去烟气中的 SO2 ,生成一种酸﹣﹣亚硫酸
(H2S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O2+H2O=H2SO3 .
(3)若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紫色的石蕊溶液中,猜想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紫色 的石蕊溶液变为红色 .
【解答】解:(1)将液体与难溶性的固体分离采用的方法是过滤;故填:过滤;
(2)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故填:SO2+H2O=H2SO3;
(3)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紫色的石蕊溶液中,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 亚硫酸是一种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故填:紫色的石蕊溶液变为红色.
25.(3 分)在实验室里,可以利用下图装置制得铁.
(1)这是关于气体的实验,实验前必须对装置进行 气密性检查 .
(2)A 处玻璃管内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3O4+4CO 3Fe+4CO2.在
C 处点燃气体的目的是 点燃多余的一氧化碳,避免污染空气 .
(3)待四氧化三铁完全反应后,停止加热 A 处,在断开 A、B 之前应继续通入
一氧化碳至 A 处玻璃管冷却.若不继续通入一氧化碳,可能出现的后果是 石灰 水回流至 A 处玻璃管中,导致玻璃管炸裂;反应生成的铁被氧化 .
【解答】解:(1)实验前要检查装置气密性,防止漏气,影响实验; 故答案为:气密性检查;
(2)四氧化三铁与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 因此实验过程中未参与反应的一氧化碳要及时处理,防止污染空气,可利用一氧 化碳的可燃性进行处理; 故答案为:Fe3O4+4CO3Fe+4CO2;点燃多余的一氧化碳,避免污染空气;
(3)停止加热 A 处,玻璃管温度降低,若不继续通一氧化碳,B 处石灰水会回
流至 A 处玻璃管,导致玻璃管炸裂且反应生成的铁被氧化; 故答案为:石灰水回流至 A 处玻璃管中,导致玻璃管炸裂;反应生成的铁被氧化.
26.(3 分)A、B、C、D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这四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 素.其中 A 为无色气体单质,B、C 为氧化物,且 B 为有毒气体,D 是大理石的 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 成物已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 A 的化学式: O2 .
(2)写出由物质 B 转化为 C 物质的化学方程式2CO+O2 2CO2 .
(3)写出 C 物质的一个用途是 灭火 .
【解答】解:(1)A、B、C、D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四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 种元素,B、C 为氧化物,B 为有毒气体,所以 B 是一氧化碳,A 为无色气体单质, 所以 A 是氧气,D 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 D 是碳酸钙,一氧化碳和 C 可以互 相转化,所以 C 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酸钙可以相互转化,经过验证,推导
正确,所以 A 是 O2;
(2)物质 B 转化为 C 物质的反应是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 碳,化学方程式为:2CO+O22CO2;
(3)通过推导可知,C 是二氧化碳,可以用来灭火.
故答案为:(1)O2;
(2)2CO+O22CO2;
(3)灭火.
27.(3 分)请结合如图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 a 仪器的名称: 长颈漏斗 .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A (填装置序号),在加 入药品前,应首先检查 装置气密性 ,在正确选择的发生装置中还存在第一个 缺 陷 , 改 进 的 方 法 是 在 试 管 口 放 一 团 棉 花 ,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是
2KMnO4 K2MnO4+MnO2+O2↑ .
(3)若要制取二氧化碳,在 B 装置中装有石灰石,那么 a 中应加入 稀盐酸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CO3+2HCl═CaCl2+H2O+CO2↑ .
(4)甲烷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固体 和碱石灰固体共热制取甲烷,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A (填装置序号),若选用 E 装置用于排空气法收集 甲烷,甲烷应从 c (填“b”或“C”)端通入,若选用 D 装置用于排水法收集甲烷,瓶中先装满水,甲烷应从 右 (填“左”或“右”) 端通入.
【解答】解:(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可知,a 是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所以应选
用的发生装置是 A,在加入药品前,应首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实验室用高锰酸 钾制取氧气时,需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高锰酸 钾 在 加 热 的 条 件 下 生 成 锰 酸 钾 、 二 氧 化 锰 和 氧 气 ,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
2KMnO4K2MnO4+MnO2+O2↑;
(3)要制取二氧化碳,在 B 装置中装有石灰石,长颈漏斗中应加入稀盐酸,碳 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 ═ CaCl2+H2O+CO2↑;
(4)实验室制取甲烷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所以应选择的发生装 置是 A,甲烷密度比空气小,所以选用 E 装置用于排空气法收集甲烷,甲烷应从
c 端通入,甲烷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所以选用 D 装置用于排水法收集甲烷, 瓶中先装满水,甲烷应从右端通入.
故答案为:(1)长颈漏斗;
( 2 ) A , 装 置 的 气 密 性 , 在 试 管 口 放 一 团 棉 花 ,
2KMnO4K2MnO4+MnO2+O2↑;
(3)稀盐酸,CaCO3+2HCl═CaCl2+H2O+CO2↑;
(4)A,c,右.
三、计算题
28.我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C15H22O5)和双氢青蒿素成 为 2015 年度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住之一,请回答:
(1)C15H22O5 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3:1 ;
(2)C15H22O5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282 .
(3)C15H22O5 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是 7.8% (计算结果精确到 0.1%)
【解答】解:(1)C15H22O5 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15:5=3:1;
(2)C15H22O5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15×12+1×22+16×5=282.
(3)C15H22O5 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是×100%=7.8%. 故答案为:
(1)3:1;(2)282;(3)7.8%.
29.煅烧 250t 含杂质的石灰石(杂质不参与反应、不分解),完全分解后,剩余 固体的质量变为 162t,请计算:
(1)完全分解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88 t.
(2)250t 含杂质的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
【解答】解:(1)完全分解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50t﹣162t=88t,故填:
88;
(2)设 250 t 含杂质的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 x
CaCO3CaO+CO2↑
100x4488 t
则,解得 x=200t.
答:250t 含杂质的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 200t.
30.某中学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对某工厂排放的含少量硫酸的废水进行抽样检测.取 一定量的废水,用质量分数为 1%的氢氧化钡溶液与之反应(其它物质不与氢氧 化钡反应),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为 171g,过滤后,测 得滤液的质量为 268.67g.(不考虑过滤时滤液质量损失)(计算结果保留二位小 数 )【 温 馨 提 示 : 氢 氧 化 钡 与 硫 酸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 Ba ( OH )
2+H2SO4=BaSO4↓+2H2O】求:
(1)反生成沉淀的质量为多少?
(2)该工厂排放的废水中所含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解答】解:(1)设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x,硫酸质量为 y,
H2SO4+Ba(OH)2═BaSO4↓+2H2O,
98171 233 y171g×1%x
==,
x=2.33g,y=0.98g,
答:生成了 2.33g 沉淀.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所取废水样品质量=(268.67g+2.33g)﹣171g=100g, 该工厂排放的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100%=0.98%,
答:该工厂排放的废水中所含硫酸的质量分数为 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