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老,学到老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4单元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随堂基础巩固.doc

抹茶味儿的菇凉| 2023-03-18| 228次下载| 3页| 1.44MB| 5分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4单元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随堂基础巩固.doc
[随堂基础巩固]
1.最能完整地体现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性质的口号是(  )

A.“废除二十一条”   B.“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C.“还我青岛” D.“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解析:从图片上用拳头打倒“陆章曹”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应为五四运动,其性质为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A、B、C三项只能反映其反帝性质,只有D项能反映其反帝反封建两方面的性质。
答案:D
2.青岛的五四广场以纪念五四运动而得名,其标志性雕塑被称为“五月的风”。这是因为(  )
A.青岛是当年五四运动的爆发地
B.青岛是当年五四运动的中心地
C.和青岛有关的问题成了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索
D.青岛是为了纪念五四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而命名的
解析: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提出的“山东问题”未得到解决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而青岛的主权问题是山东问题的主要内容,C项正确。五四运动的爆发地在北京,运动的中心先在北京后转到上海,A、B两项与史实不符;D项显然错误。
答案:C
3.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下列关于中共“一大”的叙述,符合实际的是(  )
A.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农民运动
B.认识到建立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C.决定进行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北伐战争
D.明确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是党的革命任务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事实的识记。中共“一大”明确党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答案:D
4.国民大革命相对于辛亥革命而言,有内在继承性,这主要表现在(  )
A.革命任务上      B.革命的领导阶级上
C.革命的结局上 D.革命的指导思想上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革命任务是革命性质的决定性因素,所以这是主要的内在继承性的表现,两者的革命任务都是反帝反封建,故选A项。
答案:A
5.图文探究题(论从史出,用史料印证认知)
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的野蛮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的抗争。

[探究主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探究目的]
(1)知识层面:考查五四运动、中共“一大”、国民党“一大”和国民大革命的史实。
(2)能力层面:考查学生归纳、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探究问题]
(1)上述四幅图片,分别反映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中的重大历史事件,请根据图中信息,完成下表。
图号重大事件性 质历史意义图一图二图三图四(2)图一和图四反映的事件结局如何?分别给中共提供了什么经验和教训?
(3)以上事件的发生,体现了什么问题?
[探究思路]
第(1)问可结合四幅图片反映的事件内容及影响、意义组织答案;对各项事件意义的回答要简洁,要注意从对中国革命的影响这一角度思考。第(2)问要注意从民主革命的任务来看,五四运动并没有最终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北伐虽然取得重大胜利,但整个国民革命也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第(3)问要注意从革命阶段的变化来总结四件大事说明的问题。
[尝试答题]
(1)
图号重大事件性 质历史意义图一五四运动民主革命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图二中共成立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图三国民党 “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形成图四北伐战争民主革命使国民革命达到高潮,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2)结局:①图一: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走上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道路,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工人中去。②图四:北伐胜利进军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但最终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而失败。经验和教训:使中共认识到掌握革命武装力量和革命领导权的重要性。
(3)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