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老,学到老

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人教选修3学案:第2单元-第1课 巴黎和会 Word版含解析.doc

各不打扰| 2023-03-26| 55次下载| 7页| 1.15MB| 5分
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人教选修3学案:第2单元-第1课 巴黎和会 Word版含解析.doc
INCLUDEPICTURE "../../../专题二.TIF" \* MERGEFORMAT"
第1课 巴黎和会
INCLUDEPICTURE "../../../学习导航+.TIF" \* MERGEFORMAT"
学习目标:
1.了解凡尔赛会议构建帝国主义和平体系的史实。
2.剖析凡尔赛体系的实质和不稳定性。1.重点:列强出席会议的图谋、《凡尔赛和约》的核心内容及评价。
2.难点:对《凡尔赛和约》若干内容的理解及评价。INCLUDEPICTURE "../../../阶段1.TIF" \* MERGEFORMAT"
教材整理1 凡尔赛宫里的勾结与争夺
1.目的:处理战争遗留问题,组建国际新秩序。
2.召开:1919年1月18日,在巴黎凡尔赛宫正式开幕。
3.概况
(1)参加国:27个国家,德、奥等战败国和苏俄被排斥在和会之外。
(2)三巨头:劳合·乔治(英)、克里孟梭(法)、威尔逊(美)。
4.实质: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
5.与会国的目的
(1)美国: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称霸世界。
(2)英国
①目的:扩大和巩固“大英帝国”版图。
②措施:支持日本在太平洋与美国争雄;利用美国遏制法国称霸欧洲大陆。
(3)法国
①削弱乃至肢解德国,树立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
②扩大在非洲等地的殖民地。
(4)日本:攫取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以便进一步侵略中国,并占领战前德国在太平洋上控制的岛屿。
6.勾结与争夺
(1)焦点问题:如何处理德国。
①法国:严厉制裁和肢解德国,收回阿尔萨斯—洛林。
②英国:不同意过分削弱德国,并得到美国支持。
③英美:反对法国建立莱茵共和国,但表示如果法国遭到德国进攻,将援助法国。
(2)山东问题
①态度:日本企图攫取中国山东,得到英法的支持,中国坚决要求收回山东。
②结果:英、法、美同意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转交给日本。
③影响:引发五四运动,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教材整理2 《凡尔赛和约》
1.签署:列强以重新发动进攻相威胁,迫使德国于1919年6月28日签约。
2.内容
罪责德国及其各盟国承担领土重新划定德国疆界,通过割地、军事占领、承认独立等方式改变德国领土现状殖民地德国放弃其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澳、日等国以“委任统治”的方式瓜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交给日本军事限制德国军备,德国不得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限制其军队人数、武器装备;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为非军事区赔款德国须向战胜国支付赔款,当时未制定赔款总数,规定在1921年5月1日前,德国应先偿付价值200亿金马克的物资,并承担占领军的全部费用3.评价
(1)是战胜国强加给德国的十分苛刻的和约。
(2)积极作用
①原有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通过战争与和约暂时得到了解决。
②一战后的帝国主义国际体系开始建立。
(3)消极影响:和约在国际关系的土壤中埋下了会滋生出罪恶的种子。
知识网络史论要旨INCLUDEPICTURE "../../../XTX163-1-22.TIF" \* MERGEFORMAT"1.巴黎和会召开的目的是战胜国瓜分战利品,建立战后国际关系新秩序。
2.处理德国问题成为巴黎和会的焦点,列强强迫德国接受苛刻的《凡尔赛和约》。
3.在中国山东问题上,美、英、法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交给了日本。
4.凡尔赛会议实质是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这次会议表面上使世界获得了暂时和平,但它已经在国际关系的土壤中埋下了会滋生出罪恶的种子。INCLUDEPICTURE "../../../阶段2.TIF" \* MERGEFORMAT"
探究点 《凡尔赛和约》的危险性
史 料解 读史料一 
INCLUDEPICTURE "../../../XTX163-1-23.TIF" \* MERGEFORMAT"
德国人游行反对《凡尔赛和约》史料一中的图片说明“反对《凡尔赛和约》”是关键信息。史料二 1919年6月《凡尔赛和约》签字的消息被法国元帅福煦听到后,他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史料二中“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是关键信息。【史料应用】
(1)史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从深层次反映了什么矛盾?
【提示】 问题:《凡尔赛和约》因给德国带来极大危害和屈辱,激起了德国复仇主义情绪。矛盾:凡尔赛体系下战胜的协约国与战败的同盟国之间的矛盾。
(2)史料二中福煦元帅对《凡尔赛和约》的签订持什么态度?结合史实说明他这一态度的理由?
【提示】 态度:担心。理由:《凡尔赛和约》具有掠夺性,必然招致德国的不满和报复。史实:德国要支付巨额赔款。(或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瓜分)
【史论拓展】 《凡尔赛和约》背后隐藏的危险
(1)《凡尔赛和约》的强加性和苛刻性,使德国上下对和约产生了强烈的复仇情绪,特别是德国军方的不服情绪。因为他们认为,战争结束时,战线实际上还在法国领土上,德军在军事上并没有一败涂地,只不过是由于国内发生了革命,政府更迭,新政府为了减少国家的损失才请求和平,但实际结果却是得到一个带有强制性和侮辱性的和约,这使得德国人难以忍受。
(2)和约对德国的残酷经济掠夺,不仅损害了德国资产阶级的利益,也使德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受到严重影响,这必然会引起德国整个社会对《凡尔赛和约》的抵触。之后法西斯势力轻而易举地利用了人民的这种情绪,打着挣脱《凡尔赛和约》束缚的旗号迅速崛起。
(3)德国是一个有着很强经济潜力和军事能量的国家,它不可能长期忍受和约的压制和束缚,一旦德国从战争的破坏中恢复过来,它必然会谋求摆脱和约对它的种种束缚。而在一个弥漫着复仇情绪和具有军国主义传统的国家,战争是难以避免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凡尔赛和约》埋下了滋生下一场战争的种子。
INCLUDEPICTURE "../../../阶段3.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典例体验.TIF" \* MERGEFORMAT"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使德国陷入受奴役地位达一代之久、降低数百万生灵之生活水平以及剥夺其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之幸福,是一项令人深恶痛绝的政策——即使这种政策事实上可行,即使借此能够养肥我们自己……如果法国和意大利准备利用它们暂时的战胜国权利去毁掉已经战败投降的德国和奥匈帝国并以此来结束这场欧洲内战的话,它们自身同样会走向毁灭,因为战胜国和战败国被背后的
精神和经济纽带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密不可分……通过把赔款支付额定在德国的支付能力之内,我们可以恢复德国的希望和进取心,可以避免由和约条款不可能完成而导致的永久性摩擦以及不正常的压力……——凯恩斯《和约的经济后果》(1919年12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在德国赔款问题上凯恩斯的主张与凡尔赛和约规定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凯恩斯提出其主张的主要原因。
【规范解答】 第(1)问,联系凡尔赛和约的内容,根据材料中“通过把赔款支付额定在德国的支付能力之内”来分析归纳。第(2)问,从国家利益角度来分析,并结合材料中的“它们自身同样会走向毁灭,因为战胜国和战败国被背后的精神和经济纽带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密不可分”、“可以避免由和约条款不可能完成而导致的永久性摩擦以及不正常的压力”来分析概括。
【答案】 (1)不同之处:有限度的赔款,以便德国恢复;苛刻的巨额赔款,彻底削弱战败国。
(2)主要原因:认定德国的战争责任;汲取一战教训,反对民族利己主义和战胜国的掠夺;将欧洲视为一个整体;预见到和约的灾难性后果,避免战争的重演。
INCLUDEPICTURE "../../../落实评价.TIF" \* MERGEFORMAT"
1.把历史的镜头回放到1919年,假若你作为一名中国外交官,和顾维钧、陆征祥等人一起代表中国出席巴黎和会,在这次会议上,你应该不会看到(  )
A.会议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B.美国、英国和法国操纵了这次会议
C.斯大林率领苏俄代表团参加会议备受冷遇
D.会议通过了相当苛刻的对德和约
【解析】 1919年1月18日,巴黎和会在凡尔赛宫正式开幕,实际出席和会的有27个国家,德、奥等战败国和苏俄被排斥在和会之外。
【答案】 C
2.巴黎和会上,英国既与法国联合抵制美国称霸世界的图谋,又与美国联合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的要求,英国这样做的目的是(  )
A.维护其传统的势力均衡政策,以便三国共同主宰世界
B.维护其世界霸主的地位并主宰欧洲
C.充分利用法美矛盾,为自己谋取利益
D.维护欧洲安全,既防止德国东山再起,也反对美国介入欧洲事务
【解析】 在巴黎和会上,英国为维护其世界霸主地位,一方面联合法国抵制美国,支持日本在太平洋与美国争雄;另一方面又利用美国遏制法国称霸欧洲大陆,故选B项。
【答案】 B
3.“在德国人看来……凡尔赛条约是苛刻的勒令。”这是因为“条约”要求德国(  )
①承担战争罪责 ②偿付巨额赔款 ③放弃全部海外殖民地 ④割萨尔区给法国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 一战中德国战败,巴黎和会成为一个分赃会议,德国需要承担战争的罪责,故①正确;德国须向战胜国支付巨款赔款并承担占领军的全部费用,故②正确;德国放弃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澳、日等战胜国瓜分,故③正确;萨尔区由法国占有15年,然后通过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故④错误。
【答案】 A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INCLUDEPICTURE "../../../23.TIF" \* MERGEFORMAT"
巴黎和会三巨头操纵世界
材料二 美国历史学家R.R.帕尔默认为:“一战后有关德国方面,条约要么过于严厉,要么过于宽大……这样就给阿道夫·希特勒打开了方便之门……”
(1)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三巨头妄图怎样操纵世界。
(2)你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的“过于严厉”?作者为什么会认为条约“给阿道夫·希特勒打开了方便之门”?
【解析】 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英、法、美的战略企图。第(2)问,根据《凡尔赛和约》的内容,说明其“过于严厉”,并剖析这种“过于严厉”与法西斯上台之间的内在联系。
【答案】 (1)法国:严厉制裁德国,维护其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英国:反对过分制裁德国,奉行“大陆均势”政策,维护世界霸主地位;美国:提出“十四点原则”,妄图称霸世界。
(2)“过于严厉”指条约把所有的战争罪责都推向了德国及其盟国,并对德国实行严惩。
理由:条约以战胜国和强国意志为中心,激起了德国的复仇情绪,给日后法西斯在德国的上台和发动战争提供了借口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