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2018学年七年级生物人教版下册 第4单元第4章人体内物质运输 单元测试题.doc
清歌缈缦|
2023-03-07|
274次下载|
12页|
144.314KB|
5分
2017-2018学年七年级生物人教版下册 第4单元第4章人体内物质运输 单元测试题.doc
第4单元第4章人体内物质运输 单元测试题
一、 选择题
1. 图1为心脏结构示意图。如果取一完整的猪心,往血管里注水,则注水和出水血管相一致的是
2. 某人因大量出血而危及生命,必须输血,此人血型为AB型,他应输的血型最好为( )
A.O型 B.AB型 C.A型 D.B型
3. 某同学列出的输血关系表如下,表中有错误的一行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 甲.乙.丙.丁4人的血型各不相同。若用A型血清检查,乙和丁的血液可被凝集;经交叉配血实验,乙只能接受甲的血。据此推测甲.乙.丙.丁4人的血型依次分别是 ( ) A.A.B.AB.0型 B.O.A.B.AB型 C.O.AB.A.B型 D.O.B.A.AB型
5. 血型不合,输血后凝集成团的是 (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细胞
6. 李刚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失血过多,急需输血。经化验,他的血型为AB型。在正常情况下应该给他输入的血型为
A.AB型 B.O 型 C.B 型 D.A型
7. 体某处的血管结构和血液方向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b为消化道壁毛细血管,则а内流静脉血,c内流静脉血
B.若b为肾小球,则а内流动脉血,c内流静脉血
C.若b为肺部毛细血管,则а内流静脉血,c内流动脉血
D.若b为组织内的毛细血管,则а内流静脉血,c内流动脉血
8. 某人因失血过多需要输血急救。验血表明,此人的血液与A型血清和B型血清均发生凝集反应,由此可知,此人的血型为
A.A型 B.AB型 C.B型 D.O型
9. 如果你的皮肤不慎被划破,你会感到疼,这说明皮肤中可能含有( ) A.神经组织 B.上皮组织 C.结缔组织 D.肌肉组织
10. 有一个大面积烧伤的病人,烧伤面有大量的液体涌出,需要输血,在输血时最好输入
A.浓缩的红细胞 B.浓缩的血小板 C.全血 D.血浆
11. 下列关于血管和心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毛细血管内,红细胞单行通过,有利于物质交换
B.与心脏相连且管壁厚、弹性大、血流快的血管是肺动脉和主动脉
C.当左心室收缩时,房室瓣开放,动脉瓣关闭
D.若大脑左半球毛细血管出血压迫运动中枢,则病人身体右侧半身不遂
12. 临床上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会有针对性的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进行输血。对于严重贫血、大面积烧伤症患者,应分别输入的血液成分是( )
A.全血、全血 B.全血、血浆
C.红细胞、血浆 D.血浆、全血
13. 将葡萄糖从人的前臂静脉注入,当到达肺部时,葡萄糖所经之处有( ) ①肺动脉 ②肺静脉 ③上腔静脉 ④下腔静脉 ⑤右心房 ⑥左心房 ⑦右心室 ⑧左心室 ⑨肺部毛细血管
A.③④⑥⑦⑨ B.④③②①⑧ C.③⑤⑦①⑨ D.④③②①⑧
14. 臂部肌肉注射某种药物,若跟踪检查,则先从心脏的哪个腔发现这种药 ( )
A.右心室 B.右心房 C.左心房 D.左心室
15. 从上肢静脉输液,药物首先到达心脏的哪个腔( )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
16. 成年人一次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健康的原因是 ( )
A.损失200--300ml 的血液,人体丝毫没有影响
B.损失的血细胞和营养成分在不久之后会得到补充
C.少量损失血液有助于健康
D.血液的减少可以促进人体造血
17. 医生常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成分输血。对于严重贫血患者,应首先输入的血液成分是()
A.全血 B.血浆 C.血小板 D.红细胞
18. 在临床上对大面积烧伤病人输血,一般是输 ( )
A.全血 B.血浆 C.血细胞 D.红细胞
19. 下图实线表示动脉血的流动,虚线表示静脉血的流动,能正确表示体循环途径的是( ) 血液循环示意图
A.④→⑩→⑨→⑧→①
B.③→⑤→⑥→⑦→②
C.②→④→⑩→⑨→⑧→①→③
D.①→③→⑤→⑥→⑦→②→④
20. 下肢骨骼肌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被排出体外,不需经过的部位是( )。
A.肺动脉 B.肺静脉 C.下腔静脉 D.右心房
21. 心肌的血液供应通过( )
A.冠脉循环 B.肺循环 C.体循环 D.体循环和肺循环
22. 下列说法中与一个健康成年人一次献血200~400mL不相符的是( )
A.献血者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 能在一定时期内得到补充
B.通过献血,能促进红骨髓的造血功能
C.一般情况下,失血不超过400mL对身体影响不大
D.抽血前,对抽血者不必做任何健康检查
23. 输血时,如果受血者和输血者的血型不合,输血后会发生( )
A.贫血 B.血液凝固 C.红细胞凝集 D.发炎
24. 小明足部受伤,医生在其左臂静脉滴注抗生素,药物到达足部的途径是( ) ①左心房;②右心房;③右心室;④主动脉;⑤肺动脉 ⑥肺静脉;⑦上腔静脉;⑧下腔静脉;⑨股动脉;⑩左心室
A.①③④⑥②⑦⑧⑨⑩ B.⑦②③⑤⑥①⑩④⑨
C.⑦②③⑤⑥①⑧④⑨ D.⑦②③⑥⑤①⑩④⑨
二、综合题
25. 血液循环中,体循环开始于心脏的__________________, 止于心脏的________________。 肺循环开始于心脏的__________________, 止于心脏的__________________。
26. 将下列描述与对应血管相连 受伤后血液慢慢渗出的血管 a.动脉 输液时针刺入的血管 b.静脉 手背上的“青筋 ” c.毛细血管 中医把脉按的血管
27. 如下图:放入装有抗凝剂和血液的试管静置一段时间后,呈淡黄色的的半透明液体是____ ____;血液中没有细胞核的圆饼状细胞是_____ ___,它的作用是___ _____;人患急性炎症时,往往增多的血细胞是__ _______;人体血液中,对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起重要作用的是 __ __;人受轻伤流血时,能自动止血,完成此功能的细胞是_____ ____。
28. 在血液的成分中,有运输养料和废物功能的是 ,在显微镜下观察,无细胞核、形状不规则的是 ;人类的ABO血型有_________种,输血时应以输入_______________为原则。
29. 下图为人体心房和心室的收缩和舒张所需时间示意图。分析回答: 空白的格子表示舒张,有斜纹的格子表示收缩,每一格表示0.1秒。 (1)a表示___________,此人的心率为__________。 (2)某运动员的心率为50次/分,则a应为________秒,其中心室舒张期为______秒。 (3)此图可以说明心脏不停地跳动,而不疲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选择题
1、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心脏内有保证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的瓣膜,在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在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放,保证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从上腔静脉里向心脏内注水,水流动的路线是: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因此水会从肺动脉流出,将清水注入心脏的主动脉,水流出的血管是主动脉,肺动脉与右心室之间有动脉瓣,若用不带针头的注射器从心脏的肺动脉向心脏中注水,动脉瓣只朝向动脉开,不会倒流,故水不能注入心脏,将从肺动脉流出,将水从肺静脉灌入,水在心脏内的流动路线是:水→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因此水从主动脉流出,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心脏的结构,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心脏的结构以及心脏内瓣膜的作用。
2、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在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在没有同型血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输其它血型的血.AB型血的人需要输血,首先考虑输AB型血,在没有AB型血的情况下,可以输少量的O型血;O型血的人需要输血,只能输O型血,不能输别的类型的血.也就是说:AB型血的人原则上可以接受任何血型的血;O型血的人原则上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输血的原则。
3、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由分析可知,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血型的人可以接受A、O型血,可以输给A、AB型,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B、O型血,可以输给B、AB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可以输给AB,O血型的人可以接受O型血,可以输给O、A、B、AB型,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因此首先考虑的应该是输同型血,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输血的原则。
4、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人类的红细胞含有两种凝集原,分别叫做A凝集原和B凝集原;人类血清中则含有与它们相对抗的两种凝集素,分别叫做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按照红细胞所含 A、B凝集原的不同,把人类血液分为四型:凡红细胞只含有A凝集原的,就叫做A型;只含B凝集原的,叫做B型;A、B两种凝集原都含有的,叫做AB型; A、B两种凝集原都不含有的,叫做O型. 每个人的血清中都不含有与他自身红细胞凝集原相对抗的凝集素.即:A型血含只抗B凝集素、B型血含只抗A凝集素、AB型血两种凝集素都不含有、O型血两种凝集素都含有. 若用A型血清检验,乙和丁可发生凝集反应,则乙和丁的血型可能是B型和AB型,甲和丙可能是A型和O型,又因为乙只能接受甲的血,结合下面的输血关系表可知,甲是O型血,乙是B型血,丙是A型血,丁是AB型血. 输血关系表如图:
某人血型 可接受的血型 可输给的血型 A A O A AB B B O B AB AB A B AB O AB O O A B AB O 故选D. 考点:输血的原则;人的血型分类.
5、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红细胞表面有表面抗元,血清中含有凝集素,当血型不合时会发生红细胞凝集成团的现象。故应选A 考点:主要考查的是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6、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AB型血的人输AB型血.但在紧急情况下,如果实在没有同型血,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输的时候要慢而少.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此人是失血过多,因此不能输入大量的异型血.最适合输给赵刚的血型是AB型的. 考点:输血的原则
7、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若b为消化道壁毛细血管,由于消化器官要进行消化和吸收等生理活动需要消耗氧气,所以a内流动脉血,c内流静脉血,故A错误.B.若b表示肾小球,则a表示入球小动脉动脉,c表示出球小动脉,在肾小球只对血液起到了过滤作用,而没有进行气体和营养物质交换,血液的性质并没有发生变化,流的都是动脉血,故B正确.C、表示肺,则a是肺动脉,c是经过肺泡和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后的血液,氧气增加,二氧化碳减少,由毛细血管汇集成的肺静脉,肺静脉流的是动脉血,故D错误.D、b为组织内的毛细血管,由于组织细胞要进行生理活动,消耗氧,所以a内应流动脉血,c内流静脉血,故C错误.故选:B 考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8、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BO血型是根据红细胞膜上存在的凝集原A与凝集原B的情况而将血液分为4型.凡红细胞只含A凝集原的,即称A型;如存在B凝集原的,称为B型;若A与B两种凝集原都有的称为AB型;这两种凝集原都没有的,则称为O型.不同血型的人的血清中各含有不同的凝集素,即不含有对抗他自身红细胞凝集原的凝集素.在A型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B凝集素;B型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A凝集素;AB型人的血清中,不含凝集素;O型人的血清中,含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根据血清中所含凝集素的种类及凝集反应的原理,此人的血液与A型血清和B型血清均发生凝集反应,可判断出此人的红细胞同时含有A凝集原和B凝集原,其血型应为AB型.故选:B 考点:输血的原则.
9、 A
解析: 组织是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群,是细胞分化形成的,人的组织主要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4种,人的皮肤是器官由皮肤表面的上皮组织,皮肤不慎被划破,结果流了很多血,血属于结缔组织,感到非常疼说明皮肤里有神经组织。
10、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大面积烧伤因温度过高导致血浆过少,临床上常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输入病人体内,因此对于大面积烧伤的患者,应分别给他们输入的血液成分是血浆,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输血的原则。
11、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毛细血管数量大,分布广,血管的内径小,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物交换. B、与心脏相连且管壁厚、弹性大、血流快的血管是肺动脉和主动脉 C、当左心室收缩时,房室瓣关闭,动脉瓣张开,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 D、大脑皮层的躯体运动中枢是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运动的,所以大脑左半球毛细血管出血压迫运动中枢,则病人身体右侧半身不遂。 考点:心脏的结构、血管的结构、功能和保健。
12、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贫血主要原因是红细胞数量过少,大面积烧伤因温度过高导致血浆过少,临床上常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输入病人体内,因此对于贫血、大面积烧伤的患者,应分别给他们输入的血液成分是红细胞、血浆,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输血的原则。
13、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体循环的路线为: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路线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小明患了急性肠炎,医生在他的前臂静脉注射消炎药物进行治疗,药物到达患病部位需要经过前臂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肠动脉→肠内毛细血管.因此医生将葡萄糖液从他的前臂静脉输入,当运送到肺时,葡萄糖液经过的途径依次是③上腔静脉→⑤右心房→⑦右心室→①肺动脉→⑨肺部毛细血管. 考点:此题考查血液循环的途径,具有一定的综合性.难度偏大.要求学生认真体会分析.
14、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对照血液循环图可知,医生给病人臂部肌肉注射某种药物,药物进入血液经臀部毛细血管→体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因此,医生给病人臂部肌肉注射某种药物,跟踪检查,最先发现这种药物在心脏的右心房。故选:A.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血液循环的途径.
15、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中进行的循环流动,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循环路线是相连的,并且是同时进行的。肺循环进行气体的交换是在肺部的毛细血管,结果是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体循环进行气体交换是在组织细胞的毛细血管处,结果是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左心房连结的血管是肺静脉,流的是动脉血;左心室相连的血管是主动脉,流的动脉血;右心房相连的血管是上下腔静脉,流的是静脉血;右心室相连的血管是肺动脉,流的是静脉血。具体的循环路线见图解:根据题意,上肢静脉输液,流动途径是上臂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组织处的毛细血管→受伤部位,因此,从上肢静脉输液,药物首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故选项C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血液循环的途径。
16、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无偿献血是指为了拯救他人生命,志愿将自己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而献血者不向采血单位和献血者单位领取任何报酬的行为,我国鼓励无偿献血的年龄是18-55周岁,男体重大于等于50公斤,女体重大于等于45公斤,经检查身体合格者,都可以参加献血,每次可献血200-400毫升,两次献血间隔期应为6个月,一个健康的人,按规定献血,对身体不会有任何影响,更不会“伤元气“,反而会有利于健康,一是献血后储存的血液马上会补充上来,不会减少循环血容量,献血后失去的水分和无机物,1~2个小时就会补上,血小板、白细胞和红细胞也很快就恢复到原来水平,二是人体血液在不断新陈代谢,时刻都有许多血细胞衰老、死亡,同时又有大量新生细胞生成,以维持人体新陈代谢的平衡,献血后,由于造血功能加强,失去的血细胞很快得到补充,所以说,只要不超过血储存量就不会伤害身体,还会刺激造血功能,增加血液循环,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无偿献血的原则。
17、 【答案】D 【解析】造成贫血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过少或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含量过少。故严重的贫血患者应输入红细胞。
18、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大面积烧伤病人由于皮肤缺少保护,导致大量失水,所以在临床上对大面积烧伤病人输血,主要目的是补充水分,所以应输入的是血浆。。故应选B 考点:主要考查的是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19、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人体内的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密闭系统中循环流动,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是从左心室开始依次经过主动脉、体动脉、全身毛细血管、体静脉、上下腔静脉至右心房终止;肺循环是从右心室开始依次经过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至左心房终止.通过体循环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通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由图示知图中数字分别表示:①右心房②左心房③右心室④左心室⑤肺动脉⑥肺部毛细血管⑦肺静脉⑧体静脉⑨全身毛细血管⑩体动脉.体循环:④→⑩→⑨→⑧→①,肺循环:③→⑤→⑥→⑦→②.综上所述。 考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20、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下肢骨骼肌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经气体交换进入组织周围的毛细血管,再经下肢静脉运送到下腔静脉,经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到达肺毛细血管,经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后,进入肺泡,经呼吸道呼出体外,此过程未经过肺静脉,故选项B符合题意。 考点:此题考查人体内血液循环的途径,通过此题考查学生对血液循环途径的掌握情况和理解能力,考查学生应用血液循环的途径解答二氧化碳被排出体外途径的能力。
21、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在主动脉基部的左右两侧各发出一条冠状动脉,冠状动脉逐渐分支,深入到心肌内部,形成分布在心脏壁里的毛细血管网,然后汇集成静脉,最后通入右心房;血液沿着这条途径的循环叫做冠脉循环;冠脉循环是给心肌细胞运来氧气和营养物质,运走心肌细胞产生的废物的血液循环;因此心肌的血液供应通过冠脉循环来完成.故选:A 考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22、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医学研究表明,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毫升,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故A说法正确;B、一个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故B说法正确;C、医学研究表明,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毫升,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故C说法正确;D、因为血液可以造成多种传染病,故抽血前,对抽血者要做必要的身体检查,故D说法错误;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献血的有关知识,考查较为全面,题目较易。
23、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人类的红细胞含有两种凝集原,分别叫做A凝集原和B凝集原;人类血清中则含有与它们相对抗的两种凝集素,分别叫做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按照红细胞所含 A.B凝集原的不同,把人类血液分为四型:凡红细胞只含有A凝集原的,就叫做A型;只含B凝集原的,叫做B型;A.B两种凝集原都含有的,叫做AB型; A.B两种凝集原都不含有的,叫做O型.所以输血时,如果受血者和输血者的血型不合,输血后会使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 考点:输血与血型
24、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人体内的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密闭系统中循环流动,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是从左心室开始依次经过主动脉、体动脉、全身毛细血管、体静脉、上下腔静脉至右心房终止;肺循环是从右心室开始依次经过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至左心房终止.足部受伤发炎,医生在其左臂静脉滴注抗生素,药物到达足部需要经过上肢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股动脉→足内毛细血管.所以B选项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二、综合题
25、 【答案】左心室 右心房 右心室 左心房 【解析】壁内有四个腔分别是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肌肉壁最厚的是左心室。只有同侧的心房和心室的上下才相通。和左心室相连的血管是主动脉,和右心室相连的血管是肺动脉,和左心房相连的血管是肺静脉,和右心房相连的血管是上、下腔静脉。
26、 【答案】c;b;b;a 【解析】 试题分析:血管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三种,毛细血管最细,管腔最小,血流速度最慢,毛细血管出血时,血液慢慢渗出;静脉是把全身的血液运回心脏的血管,输液时针刺入的是静脉,静脉一般在皮肤的浅表层,一般能看见,如手背上的“青筋”就是静脉;动脉是指把心脏的血液运往全身的血管,心脏收缩时会把血液压出,血液对管壁造成一个压力,我们称之为血压,中医把脉按的血管是腕部的桡动脉. 考点:血管的结构、功能和保健
27、 【答案】血浆;红细胞;运输氧气;白细胞;血浆;血小板. 【解析】 试题分析:放入装有抗凝剂和血液的试管静置一段时间后,加入抗凝剂的血液出现分层现象,上面的部分是血浆,呈淡黄色,半透明;下面的部分是血细胞,其中呈暗红色,不透明的是红细胞;红细胞与血浆之间,有薄的一层白色物质,这是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液各成分的功能: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的功能,此外红细胞还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有些白细胞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功能,因此人患急性炎症时,白细胞增多,以吞噬病菌;血浆主要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功能;当人体内的某处血管受损后,血液中的血小板会在出血的伤口处聚集成团堵塞血管,再者,血小板破裂所释放的一些物质,能够促使血液凝固成块,这两种情况都可以堵塞伤口而止血.因此血液的成分中具有止血作用的是血小板.因此人受轻伤流血时,能自动止血,完成此功能的细胞是血小板. 考点: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28、 【答案】血浆;血小板;4;同型血 【解析】 试题分析:血液分为两部分:血浆和血细胞,血浆呈淡黄色,半透明,血浆中含有大量的水(约占91%--92%),还含有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其中血小板比红细胞和白细胞都小得多,形状不规则,没有细胞核;ABO血型包括A型、B型、AB型、O型四种,一个人因大量失血而危及生命的时候,必须通过输血进行抢救,输血时,如果受血者和献血者的血型不合,输血后红细胞会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而给受血者带来严重的后果,甚至死亡.因此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故答案为:血浆;血小板;4;同型血 考点:此题考查了血液的组成、人类的ABO血型以及输血的原则.
29、 【答案】(1)心房舒缩时间 75次 (2)1.2 0.75 (3)心室工作前已经得到充分的休息 【解析】 试题分析:(1)心率指的是一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健康成人的心率为60~100次/分,心脏收缩和舒张有规律的交替进行,称为心动周期,心房与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即为一个心动周期,因此心动周期与心率的关系是:心动周期=1分钟/心率,如图a表示一个人的心动周期为0.8秒,则此人的心率为:心率=60/0.8=75(次/分)。 (2)某运动员的心率为50次/分,则a应为心动周期1分÷50次1.2秒,心房,心室的舒张期比收缩期(长),其中心室舒张期=1.2÷8×5=0.75秒。 (3)由表可知,心脏在人的一生中之所以能够不停的跳动而不疲倦,其原因是心舒期比心缩期长,可以让血液充分回到心脏,让心肌有充足的休息时间。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心脏的工作示意图。
第4单元第4章人体内物质运输 单元测试题
一、 选择题
1. 图1为心脏结构示意图。如果取一完整的猪心,往血管里注水,则注水和出水血管相一致的是
2. 某人因大量出血而危及生命,必须输血,此人血型为AB型,他应输的血型最好为( )
A.O型 B.AB型 C.A型 D.B型
3. 某同学列出的输血关系表如下,表中有错误的一行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 甲.乙.丙.丁4人的血型各不相同。若用A型血清检查,乙和丁的血液可被凝集;经交叉配血实验,乙只能接受甲的血。据此推测甲.乙.丙.丁4人的血型依次分别是 ( ) A.A.B.AB.0型 B.O.A.B.AB型 C.O.AB.A.B型 D.O.B.A.AB型
5. 血型不合,输血后凝集成团的是 (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细胞
6. 李刚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失血过多,急需输血。经化验,他的血型为AB型。在正常情况下应该给他输入的血型为
A.AB型 B.O 型 C.B 型 D.A型
7. 体某处的血管结构和血液方向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b为消化道壁毛细血管,则а内流静脉血,c内流静脉血
B.若b为肾小球,则а内流动脉血,c内流静脉血
C.若b为肺部毛细血管,则а内流静脉血,c内流动脉血
D.若b为组织内的毛细血管,则а内流静脉血,c内流动脉血
8. 某人因失血过多需要输血急救。验血表明,此人的血液与A型血清和B型血清均发生凝集反应,由此可知,此人的血型为
A.A型 B.AB型 C.B型 D.O型
9. 如果你的皮肤不慎被划破,你会感到疼,这说明皮肤中可能含有( ) A.神经组织 B.上皮组织 C.结缔组织 D.肌肉组织
10. 有一个大面积烧伤的病人,烧伤面有大量的液体涌出,需要输血,在输血时最好输入
A.浓缩的红细胞 B.浓缩的血小板 C.全血 D.血浆
11. 下列关于血管和心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毛细血管内,红细胞单行通过,有利于物质交换
B.与心脏相连且管壁厚、弹性大、血流快的血管是肺动脉和主动脉
C.当左心室收缩时,房室瓣开放,动脉瓣关闭
D.若大脑左半球毛细血管出血压迫运动中枢,则病人身体右侧半身不遂
12. 临床上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会有针对性的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进行输血。对于严重贫血、大面积烧伤症患者,应分别输入的血液成分是( )
A.全血、全血 B.全血、血浆
C.红细胞、血浆 D.血浆、全血
13. 将葡萄糖从人的前臂静脉注入,当到达肺部时,葡萄糖所经之处有( ) ①肺动脉 ②肺静脉 ③上腔静脉 ④下腔静脉 ⑤右心房 ⑥左心房 ⑦右心室 ⑧左心室 ⑨肺部毛细血管
A.③④⑥⑦⑨ B.④③②①⑧ C.③⑤⑦①⑨ D.④③②①⑧
14. 臂部肌肉注射某种药物,若跟踪检查,则先从心脏的哪个腔发现这种药 ( )
A.右心室 B.右心房 C.左心房 D.左心室
15. 从上肢静脉输液,药物首先到达心脏的哪个腔( )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
16. 成年人一次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健康的原因是 ( )
A.损失200--300ml 的血液,人体丝毫没有影响
B.损失的血细胞和营养成分在不久之后会得到补充
C.少量损失血液有助于健康
D.血液的减少可以促进人体造血
17. 医生常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成分输血。对于严重贫血患者,应首先输入的血液成分是()
A.全血 B.血浆 C.血小板 D.红细胞
18. 在临床上对大面积烧伤病人输血,一般是输 ( )
A.全血 B.血浆 C.血细胞 D.红细胞
19. 下图实线表示动脉血的流动,虚线表示静脉血的流动,能正确表示体循环途径的是( ) 血液循环示意图
A.④→⑩→⑨→⑧→①
B.③→⑤→⑥→⑦→②
C.②→④→⑩→⑨→⑧→①→③
D.①→③→⑤→⑥→⑦→②→④
20. 下肢骨骼肌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被排出体外,不需经过的部位是( )。
A.肺动脉 B.肺静脉 C.下腔静脉 D.右心房
21. 心肌的血液供应通过( )
A.冠脉循环 B.肺循环 C.体循环 D.体循环和肺循环
22. 下列说法中与一个健康成年人一次献血200~400mL不相符的是( )
A.献血者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 能在一定时期内得到补充
B.通过献血,能促进红骨髓的造血功能
C.一般情况下,失血不超过400mL对身体影响不大
D.抽血前,对抽血者不必做任何健康检查
23. 输血时,如果受血者和输血者的血型不合,输血后会发生( )
A.贫血 B.血液凝固 C.红细胞凝集 D.发炎
24. 小明足部受伤,医生在其左臂静脉滴注抗生素,药物到达足部的途径是( ) ①左心房;②右心房;③右心室;④主动脉;⑤肺动脉 ⑥肺静脉;⑦上腔静脉;⑧下腔静脉;⑨股动脉;⑩左心室
A.①③④⑥②⑦⑧⑨⑩ B.⑦②③⑤⑥①⑩④⑨
C.⑦②③⑤⑥①⑧④⑨ D.⑦②③⑥⑤①⑩④⑨
二、综合题
25. 血液循环中,体循环开始于心脏的__________________, 止于心脏的________________。 肺循环开始于心脏的__________________, 止于心脏的__________________。
26. 将下列描述与对应血管相连 受伤后血液慢慢渗出的血管 a.动脉 输液时针刺入的血管 b.静脉 手背上的“青筋 ” c.毛细血管 中医把脉按的血管
27. 如下图:放入装有抗凝剂和血液的试管静置一段时间后,呈淡黄色的的半透明液体是____ ____;血液中没有细胞核的圆饼状细胞是_____ ___,它的作用是___ _____;人患急性炎症时,往往增多的血细胞是__ _______;人体血液中,对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起重要作用的是 __ __;人受轻伤流血时,能自动止血,完成此功能的细胞是_____ ____。
28. 在血液的成分中,有运输养料和废物功能的是 ,在显微镜下观察,无细胞核、形状不规则的是 ;人类的ABO血型有_________种,输血时应以输入_______________为原则。
29. 下图为人体心房和心室的收缩和舒张所需时间示意图。分析回答: 空白的格子表示舒张,有斜纹的格子表示收缩,每一格表示0.1秒。 (1)a表示___________,此人的心率为__________。 (2)某运动员的心率为50次/分,则a应为________秒,其中心室舒张期为______秒。 (3)此图可以说明心脏不停地跳动,而不疲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选择题
1、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心脏内有保证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的瓣膜,在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在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放,保证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从上腔静脉里向心脏内注水,水流动的路线是: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因此水会从肺动脉流出,将清水注入心脏的主动脉,水流出的血管是主动脉,肺动脉与右心室之间有动脉瓣,若用不带针头的注射器从心脏的肺动脉向心脏中注水,动脉瓣只朝向动脉开,不会倒流,故水不能注入心脏,将从肺动脉流出,将水从肺静脉灌入,水在心脏内的流动路线是:水→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因此水从主动脉流出,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心脏的结构,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心脏的结构以及心脏内瓣膜的作用。
2、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在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在没有同型血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输其它血型的血.AB型血的人需要输血,首先考虑输AB型血,在没有AB型血的情况下,可以输少量的O型血;O型血的人需要输血,只能输O型血,不能输别的类型的血.也就是说:AB型血的人原则上可以接受任何血型的血;O型血的人原则上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输血的原则。
3、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由分析可知,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血型的人可以接受A、O型血,可以输给A、AB型,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B、O型血,可以输给B、AB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可以输给AB,O血型的人可以接受O型血,可以输给O、A、B、AB型,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因此首先考虑的应该是输同型血,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输血的原则。
4、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人类的红细胞含有两种凝集原,分别叫做A凝集原和B凝集原;人类血清中则含有与它们相对抗的两种凝集素,分别叫做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按照红细胞所含 A、B凝集原的不同,把人类血液分为四型:凡红细胞只含有A凝集原的,就叫做A型;只含B凝集原的,叫做B型;A、B两种凝集原都含有的,叫做AB型; A、B两种凝集原都不含有的,叫做O型. 每个人的血清中都不含有与他自身红细胞凝集原相对抗的凝集素.即:A型血含只抗B凝集素、B型血含只抗A凝集素、AB型血两种凝集素都不含有、O型血两种凝集素都含有. 若用A型血清检验,乙和丁可发生凝集反应,则乙和丁的血型可能是B型和AB型,甲和丙可能是A型和O型,又因为乙只能接受甲的血,结合下面的输血关系表可知,甲是O型血,乙是B型血,丙是A型血,丁是AB型血. 输血关系表如图:
某人血型 可接受的血型 可输给的血型 A A O A AB B B O B AB AB A B AB O AB O O A B AB O 故选D. 考点:输血的原则;人的血型分类.
5、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红细胞表面有表面抗元,血清中含有凝集素,当血型不合时会发生红细胞凝集成团的现象。故应选A 考点:主要考查的是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6、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AB型血的人输AB型血.但在紧急情况下,如果实在没有同型血,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输的时候要慢而少.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此人是失血过多,因此不能输入大量的异型血.最适合输给赵刚的血型是AB型的. 考点:输血的原则
7、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若b为消化道壁毛细血管,由于消化器官要进行消化和吸收等生理活动需要消耗氧气,所以a内流动脉血,c内流静脉血,故A错误.B.若b表示肾小球,则a表示入球小动脉动脉,c表示出球小动脉,在肾小球只对血液起到了过滤作用,而没有进行气体和营养物质交换,血液的性质并没有发生变化,流的都是动脉血,故B正确.C、表示肺,则a是肺动脉,c是经过肺泡和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后的血液,氧气增加,二氧化碳减少,由毛细血管汇集成的肺静脉,肺静脉流的是动脉血,故D错误.D、b为组织内的毛细血管,由于组织细胞要进行生理活动,消耗氧,所以a内应流动脉血,c内流静脉血,故C错误.故选:B 考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8、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BO血型是根据红细胞膜上存在的凝集原A与凝集原B的情况而将血液分为4型.凡红细胞只含A凝集原的,即称A型;如存在B凝集原的,称为B型;若A与B两种凝集原都有的称为AB型;这两种凝集原都没有的,则称为O型.不同血型的人的血清中各含有不同的凝集素,即不含有对抗他自身红细胞凝集原的凝集素.在A型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B凝集素;B型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A凝集素;AB型人的血清中,不含凝集素;O型人的血清中,含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根据血清中所含凝集素的种类及凝集反应的原理,此人的血液与A型血清和B型血清均发生凝集反应,可判断出此人的红细胞同时含有A凝集原和B凝集原,其血型应为AB型.故选:B 考点:输血的原则.
9、 A
解析: 组织是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群,是细胞分化形成的,人的组织主要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4种,人的皮肤是器官由皮肤表面的上皮组织,皮肤不慎被划破,结果流了很多血,血属于结缔组织,感到非常疼说明皮肤里有神经组织。
10、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大面积烧伤因温度过高导致血浆过少,临床上常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输入病人体内,因此对于大面积烧伤的患者,应分别给他们输入的血液成分是血浆,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输血的原则。
11、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毛细血管数量大,分布广,血管的内径小,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物交换. B、与心脏相连且管壁厚、弹性大、血流快的血管是肺动脉和主动脉 C、当左心室收缩时,房室瓣关闭,动脉瓣张开,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 D、大脑皮层的躯体运动中枢是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运动的,所以大脑左半球毛细血管出血压迫运动中枢,则病人身体右侧半身不遂。 考点:心脏的结构、血管的结构、功能和保健。
12、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贫血主要原因是红细胞数量过少,大面积烧伤因温度过高导致血浆过少,临床上常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输入病人体内,因此对于贫血、大面积烧伤的患者,应分别给他们输入的血液成分是红细胞、血浆,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输血的原则。
13、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体循环的路线为: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路线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小明患了急性肠炎,医生在他的前臂静脉注射消炎药物进行治疗,药物到达患病部位需要经过前臂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肠动脉→肠内毛细血管.因此医生将葡萄糖液从他的前臂静脉输入,当运送到肺时,葡萄糖液经过的途径依次是③上腔静脉→⑤右心房→⑦右心室→①肺动脉→⑨肺部毛细血管. 考点:此题考查血液循环的途径,具有一定的综合性.难度偏大.要求学生认真体会分析.
14、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对照血液循环图可知,医生给病人臂部肌肉注射某种药物,药物进入血液经臀部毛细血管→体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因此,医生给病人臂部肌肉注射某种药物,跟踪检查,最先发现这种药物在心脏的右心房。故选:A.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血液循环的途径.
15、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中进行的循环流动,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循环路线是相连的,并且是同时进行的。肺循环进行气体的交换是在肺部的毛细血管,结果是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体循环进行气体交换是在组织细胞的毛细血管处,结果是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左心房连结的血管是肺静脉,流的是动脉血;左心室相连的血管是主动脉,流的动脉血;右心房相连的血管是上下腔静脉,流的是静脉血;右心室相连的血管是肺动脉,流的是静脉血。具体的循环路线见图解:根据题意,上肢静脉输液,流动途径是上臂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组织处的毛细血管→受伤部位,因此,从上肢静脉输液,药物首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故选项C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血液循环的途径。
16、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无偿献血是指为了拯救他人生命,志愿将自己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而献血者不向采血单位和献血者单位领取任何报酬的行为,我国鼓励无偿献血的年龄是18-55周岁,男体重大于等于50公斤,女体重大于等于45公斤,经检查身体合格者,都可以参加献血,每次可献血200-400毫升,两次献血间隔期应为6个月,一个健康的人,按规定献血,对身体不会有任何影响,更不会“伤元气“,反而会有利于健康,一是献血后储存的血液马上会补充上来,不会减少循环血容量,献血后失去的水分和无机物,1~2个小时就会补上,血小板、白细胞和红细胞也很快就恢复到原来水平,二是人体血液在不断新陈代谢,时刻都有许多血细胞衰老、死亡,同时又有大量新生细胞生成,以维持人体新陈代谢的平衡,献血后,由于造血功能加强,失去的血细胞很快得到补充,所以说,只要不超过血储存量就不会伤害身体,还会刺激造血功能,增加血液循环,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无偿献血的原则。
17、 【答案】D 【解析】造成贫血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过少或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含量过少。故严重的贫血患者应输入红细胞。
18、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大面积烧伤病人由于皮肤缺少保护,导致大量失水,所以在临床上对大面积烧伤病人输血,主要目的是补充水分,所以应输入的是血浆。。故应选B 考点:主要考查的是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19、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人体内的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密闭系统中循环流动,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是从左心室开始依次经过主动脉、体动脉、全身毛细血管、体静脉、上下腔静脉至右心房终止;肺循环是从右心室开始依次经过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至左心房终止.通过体循环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通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由图示知图中数字分别表示:①右心房②左心房③右心室④左心室⑤肺动脉⑥肺部毛细血管⑦肺静脉⑧体静脉⑨全身毛细血管⑩体动脉.体循环:④→⑩→⑨→⑧→①,肺循环:③→⑤→⑥→⑦→②.综上所述。 考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20、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下肢骨骼肌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经气体交换进入组织周围的毛细血管,再经下肢静脉运送到下腔静脉,经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到达肺毛细血管,经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后,进入肺泡,经呼吸道呼出体外,此过程未经过肺静脉,故选项B符合题意。 考点:此题考查人体内血液循环的途径,通过此题考查学生对血液循环途径的掌握情况和理解能力,考查学生应用血液循环的途径解答二氧化碳被排出体外途径的能力。
21、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在主动脉基部的左右两侧各发出一条冠状动脉,冠状动脉逐渐分支,深入到心肌内部,形成分布在心脏壁里的毛细血管网,然后汇集成静脉,最后通入右心房;血液沿着这条途径的循环叫做冠脉循环;冠脉循环是给心肌细胞运来氧气和营养物质,运走心肌细胞产生的废物的血液循环;因此心肌的血液供应通过冠脉循环来完成.故选:A 考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22、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医学研究表明,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毫升,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故A说法正确;B、一个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故B说法正确;C、医学研究表明,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毫升,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故C说法正确;D、因为血液可以造成多种传染病,故抽血前,对抽血者要做必要的身体检查,故D说法错误;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献血的有关知识,考查较为全面,题目较易。
23、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人类的红细胞含有两种凝集原,分别叫做A凝集原和B凝集原;人类血清中则含有与它们相对抗的两种凝集素,分别叫做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按照红细胞所含 A.B凝集原的不同,把人类血液分为四型:凡红细胞只含有A凝集原的,就叫做A型;只含B凝集原的,叫做B型;A.B两种凝集原都含有的,叫做AB型; A.B两种凝集原都不含有的,叫做O型.所以输血时,如果受血者和输血者的血型不合,输血后会使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 考点:输血与血型
24、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人体内的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密闭系统中循环流动,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是从左心室开始依次经过主动脉、体动脉、全身毛细血管、体静脉、上下腔静脉至右心房终止;肺循环是从右心室开始依次经过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至左心房终止.足部受伤发炎,医生在其左臂静脉滴注抗生素,药物到达足部需要经过上肢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股动脉→足内毛细血管.所以B选项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二、综合题
25、 【答案】左心室 右心房 右心室 左心房 【解析】壁内有四个腔分别是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肌肉壁最厚的是左心室。只有同侧的心房和心室的上下才相通。和左心室相连的血管是主动脉,和右心室相连的血管是肺动脉,和左心房相连的血管是肺静脉,和右心房相连的血管是上、下腔静脉。
26、 【答案】c;b;b;a 【解析】 试题分析:血管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三种,毛细血管最细,管腔最小,血流速度最慢,毛细血管出血时,血液慢慢渗出;静脉是把全身的血液运回心脏的血管,输液时针刺入的是静脉,静脉一般在皮肤的浅表层,一般能看见,如手背上的“青筋”就是静脉;动脉是指把心脏的血液运往全身的血管,心脏收缩时会把血液压出,血液对管壁造成一个压力,我们称之为血压,中医把脉按的血管是腕部的桡动脉. 考点:血管的结构、功能和保健
27、 【答案】血浆;红细胞;运输氧气;白细胞;血浆;血小板. 【解析】 试题分析:放入装有抗凝剂和血液的试管静置一段时间后,加入抗凝剂的血液出现分层现象,上面的部分是血浆,呈淡黄色,半透明;下面的部分是血细胞,其中呈暗红色,不透明的是红细胞;红细胞与血浆之间,有薄的一层白色物质,这是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液各成分的功能: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的功能,此外红细胞还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有些白细胞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功能,因此人患急性炎症时,白细胞增多,以吞噬病菌;血浆主要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功能;当人体内的某处血管受损后,血液中的血小板会在出血的伤口处聚集成团堵塞血管,再者,血小板破裂所释放的一些物质,能够促使血液凝固成块,这两种情况都可以堵塞伤口而止血.因此血液的成分中具有止血作用的是血小板.因此人受轻伤流血时,能自动止血,完成此功能的细胞是血小板. 考点: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28、 【答案】血浆;血小板;4;同型血 【解析】 试题分析:血液分为两部分:血浆和血细胞,血浆呈淡黄色,半透明,血浆中含有大量的水(约占91%--92%),还含有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其中血小板比红细胞和白细胞都小得多,形状不规则,没有细胞核;ABO血型包括A型、B型、AB型、O型四种,一个人因大量失血而危及生命的时候,必须通过输血进行抢救,输血时,如果受血者和献血者的血型不合,输血后红细胞会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而给受血者带来严重的后果,甚至死亡.因此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故答案为:血浆;血小板;4;同型血 考点:此题考查了血液的组成、人类的ABO血型以及输血的原则.
29、 【答案】(1)心房舒缩时间 75次 (2)1.2 0.75 (3)心室工作前已经得到充分的休息 【解析】 试题分析:(1)心率指的是一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健康成人的心率为60~100次/分,心脏收缩和舒张有规律的交替进行,称为心动周期,心房与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即为一个心动周期,因此心动周期与心率的关系是:心动周期=1分钟/心率,如图a表示一个人的心动周期为0.8秒,则此人的心率为:心率=60/0.8=75(次/分)。 (2)某运动员的心率为50次/分,则a应为心动周期1分÷50次1.2秒,心房,心室的舒张期比收缩期(长),其中心室舒张期=1.2÷8×5=0.75秒。 (3)由表可知,心脏在人的一生中之所以能够不停的跳动而不疲倦,其原因是心舒期比心缩期长,可以让血液充分回到心脏,让心肌有充足的休息时间。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心脏的工作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