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必修3单元课时同步试题#第3章#地理:第三章 本章高效整合 试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
浮生若梦|
2023-03-01|
773次下载|
7页|
739.907KB|
5分
人教版必修3单元课时同步试题#第3章#地理:第三章 本章高效整合 试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
第3章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2011·杭州高二质检)在2011年4月21日至28日举办的上海国际车展上,展出的新能源车型和清洁能源车型比以往任何一届都多。据此回答1~2题。
1.若新能源车被广泛使用,将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
A.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B.减轻大气污染
C.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D.提高能源利用率
2.若现阶段大量使用清洁能源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将会产生的影响是( )
A.缓解土地荒漠化 B.加剧粮食供应紧张局面
C.减轻耕地压力 D.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
解析: 第1题,正确理解新能源车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新能源车减少燃油量,有利于减轻大气污染。第2题,清洁能源乙醇需要以粮食为原料,大量推广乙醇燃料会加剧粮食供应紧张局面。
答案: 1.B 2.B
中国神华神东煤炭分公司从1998年到2008年底,累计投入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资金11.14亿元,建成国内首个亿吨级绿色煤炭基地。据此回答3~4题。
3.神东矿区地处晋陕蒙与毛乌素沙地过渡地带,在开发过程中容易引发的生态问题为( )
A.土地沙漠化 B.土地盐碱化
C.地面塌陷 D.湿地萎缩
4.在绿色煤炭基地建设过程中,中国神华神东煤炭分公司创造性地提出“采前、采中、采后”的治理理念,有关治理理念叙述正确的为( )
①采前大面积治理,增强区域生态保护功能 ②采中创新开采技术,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③采后构建持续稳定的区域生态系统,建立和开发可持续利用的生态资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解析: 第3题,神东矿区地处晋陕蒙与毛乌素沙地过渡地带,气候干旱,植被稀少,不合理的开矿施工容易造成土地的沙漠化。第4题,采前大面积治理,采中创新开采技术,采后构建持续稳定的区域生态系统,合理解决了煤炭开采与生态环境脆弱的矛盾。
答案: 3.A 4.D
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能源工程标志着西部地区成为我国21世纪能源开发的重点和战略基地,西部的能源生产直接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保障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读下图,结合有关知识完成5~6题。
西部地区能源生产系统产出效益变化图
5.关于西部地区的能源分布,正确的是( )
A.西北地区的风能资源丰富
B.西南地区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
C.西部各省区都有丰富的油气资源
D.西部的煤炭资源只分布在中纬度省区
解析: 我国西北、东部沿海及青藏高原,风能资源丰富,A项正确;西南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B项错误;我国四大气区:新疆、四川盆地、青海、鄂尔多斯,C项错误;贵州六盘水煤矿不在中纬度,D项错误。
答案: A
6.关于我国西部能源生产系统产生效益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产出效益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B.改革开放后产出效益增长最快
C.能源生产系统的产出效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D.进入21世纪西部能源开发存在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西部能源产出效益总体上升但并非逐年上升,A项错误;效益增长最快是1970~1975年,B项错误;能源生产系统的产出效益大部分时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C项错误;而进入21世纪西部能源开发存在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使西部能源生产系统效益下降。
答案: D
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乡驻地及周边部分辖区示意图,经勘探发观图示区域有储量丰富的大煤田。结合图示,分析回答7~9题。
7.随着对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利用,图示区域发生的变化有( )
①乡驻地逐渐发展成为新型的工矿城市 ②经济结构会由种植业和林果业为主发展为以工矿业为主 ③居民数量迅速增加,多从事工矿业和服务业 ④交通状况会有明显的改善,内外联系更加便捷 ⑤生态环境有可能恶化,植被减少,水源被污染,空气质量下降
A.①②⑤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8.图示区域除了通过铁路、公路等直接向外运输煤炭外,还将煤炭转化为电能输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可以把坑口电站建在①处 B.可以把坑口电站建在②处
C.可以减轻交通运输压力 D.可以减轻当地的环境污染
9.经过几十年的开采,图中区域煤炭资源几近枯竭。为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该区域规划产业结构调整。可行的措施有( )
A.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B.优化能源基地工业结构,缩短生产链
C.寻找石油、天然气等替代资源
D.提高农业地位,大面积种植水稻
解析: 第7题,资源的开发促进了工矿城市的形成,也使以农业为主的小乡镇转变为以工业为主的城市,产业结构也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倾斜;工矿业的发展也需要交通得到更大的改善;另外,工矿业的发展往往也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第8题,坑口电站的建设可以缓解运煤的压力,但会增加当地的环境污染。由于火电站有严重的大气污染,因此须布局在与当地盛行风向(东南风和西北风)垂直的郊外。第9题,煤炭基地在规划产业结构调整时,可优化能源基地工业结构,延长生产链,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水稻。
答案: 7.D 8.C 9.A
图甲中左图是我国某省年降水量分布图,右图是该省某地区甲河水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0~12题。
10.甲河被该地区誉为“母亲河”,它( )
A.属于流入北冰洋的外流河B.由半湿润地区流入半干旱地区
C.在山麓冲积扇处地下水补给河流D.河流补给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
11.甲河下游地区是开发历史悠久的耕作区,当前限制其农业发展的突出因素是( )
A.土壤 B.地形
C.水源 D.热量
12.图乙中①点表示当前甲河流域农业产值比重。为缓解当地的生态危机,拟调整该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其中合理的规划方案是( )
A.② B.③
C.④ D.⑤
解析: 第10题,从该省的轮廓可知为我国的甘肃省,甲河源于祁连山的冰雪融水,为内流河,所以A项错误;本地区年降水量均在400毫米以下,属于半干旱或干旱区,所以B项错误;本区河流的补给主要来源于高山冰雪融水,所以选择C项。第11题,甘肃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由于地处内陆,距海洋远,气候干旱,降水少,所以发展农业生产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就是水源缺乏。第12题,从图中可知,当前甲河流域农业产值比重中,畜牧业和林木业比重太小,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要提高畜牧业和林木业的比重。
答案: 10.C 11.C 12.A
备受关注的中国第三大水电站——向家坝水电站(位于金沙江上)于2008年12月底实现大江截流,各项目正顺利进行。据此完成13~15题。
13.金沙江干、支流水能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未得到充分开发,其主要原因是( )
①地质条件复杂,工程难度大 ②该区能源需求量小 ③可能诱发地震等自然灾害 ④移民难度大
A.①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4.向家坝水电站选在12月底截流的原因是( )
A.工程计划安排,无特殊原因B.此季节气温相对较低,利于施工
C.避开鱼类的洄游期D.此季节河流流量小,利于施工
15.该水电站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可能有( )
A.库区降水变率增大
B.库区水质变差
C.诱发大型的山崩、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D.生态环境恶化
解析: 第13题,向家坝水电站位于金沙江上,该流域处于我国阶梯分界处,地质条件复杂且区域经济欠发达,能源需求量小,加之移民等使得水能开发较晚。经地质勘察,该区域构造稳定性较好,无发生中强地震的地质背景。第14题,12月份该区降水较少,河流水量小,利于施工。第15题,大坝截流后由于水流变缓,水质可能变差,但是在合理开发的情况下,对库区地质、气候和生态环境影响不大。
答案: 13.B 14.D 15.B
二、综合题(共40分)
16.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20世纪末开始,我国重化工业加速发展,重工业增长值占工业增长值的比重由1998年的60.22%提高到2004年的67.58%。钢铁、汽车、化工等重化工业的快速成长,加快了我国工业化进程。我国能源利用率低,单位GDP能源消耗量为美国的3倍、日本的6.6倍,重工业发展属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
材料二 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大东北“四大经济圈”比较,如下表。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地区东北三省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2003年经济总量(万亿元)23 79811 33513 09412 95761 184(52.2%)增速均值14.8%15.5%12.2%10.7%9.1%2002年三大产业结构比重6∶52.1∶41.94.9∶49.8∶45.310.0∶45.7∶44.312.8∶49.7∶37.52003年三大产业结构比重5.1∶54.6∶40.34.1∶52.4∶43.59.5∶47.2∶43.312.5∶50.4∶37.114.6∶52.3∶33.1材料三 山西省煤炭的综合作用图(如下图)。
(1)四大经济圈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经验,今后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4分)
(2)目前我国重化工业加快发展带来的主要问题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单位GDP能源消耗量较低,主要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4分)
(4)根据上述分析,结合材料三,说明山西省工业结构的优劣,并指出其今后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8分)
答案: (1)第一、三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 提高第三产业比重
(2)资源和能源消耗量大 环境污染加剧
(3)第二产业比重较低 工业以轻工业为主
(4)优:围绕能源(煤炭)开发,充分发挥本省铝土矿、铁矿等资源优势,构建了三条产业链,实现了资源的综合有效利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劣:工业结构重型化,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不能持续发展。调整方向:对原有的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
17.流域的开发对区域发展有重要意义,美国对田纳西河的开发与治理就是一个较成功的范例。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如图甲)。
材料二 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制定的田纳西河流域治理协调系统(如图乙)。
(1)分析田纳西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2)该流域为美国著名的有色冶金工业基地,布局该类工业的主要区位优势是____________。(4分)
(3)全面实施《田纳西河流域治理协调系统规划》后,将带来哪些综合效益?(12分)
答案: (1)过度开垦,破坏植被;地形有较大起伏;降水多且集中。
(2)水能资源丰富
(3)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如减轻洪涝灾害;获得充足电力;改善航运条件;旅游业和养殖业迅速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等。
第3章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2011·杭州高二质检)在2011年4月21日至28日举办的上海国际车展上,展出的新能源车型和清洁能源车型比以往任何一届都多。据此回答1~2题。
1.若新能源车被广泛使用,将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
A.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B.减轻大气污染
C.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D.提高能源利用率
2.若现阶段大量使用清洁能源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将会产生的影响是( )
A.缓解土地荒漠化 B.加剧粮食供应紧张局面
C.减轻耕地压力 D.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
解析: 第1题,正确理解新能源车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新能源车减少燃油量,有利于减轻大气污染。第2题,清洁能源乙醇需要以粮食为原料,大量推广乙醇燃料会加剧粮食供应紧张局面。
答案: 1.B 2.B
中国神华神东煤炭分公司从1998年到2008年底,累计投入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资金11.14亿元,建成国内首个亿吨级绿色煤炭基地。据此回答3~4题。
3.神东矿区地处晋陕蒙与毛乌素沙地过渡地带,在开发过程中容易引发的生态问题为( )
A.土地沙漠化 B.土地盐碱化
C.地面塌陷 D.湿地萎缩
4.在绿色煤炭基地建设过程中,中国神华神东煤炭分公司创造性地提出“采前、采中、采后”的治理理念,有关治理理念叙述正确的为( )
①采前大面积治理,增强区域生态保护功能 ②采中创新开采技术,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③采后构建持续稳定的区域生态系统,建立和开发可持续利用的生态资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解析: 第3题,神东矿区地处晋陕蒙与毛乌素沙地过渡地带,气候干旱,植被稀少,不合理的开矿施工容易造成土地的沙漠化。第4题,采前大面积治理,采中创新开采技术,采后构建持续稳定的区域生态系统,合理解决了煤炭开采与生态环境脆弱的矛盾。
答案: 3.A 4.D
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能源工程标志着西部地区成为我国21世纪能源开发的重点和战略基地,西部的能源生产直接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保障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读下图,结合有关知识完成5~6题。
西部地区能源生产系统产出效益变化图
5.关于西部地区的能源分布,正确的是( )
A.西北地区的风能资源丰富
B.西南地区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
C.西部各省区都有丰富的油气资源
D.西部的煤炭资源只分布在中纬度省区
解析: 我国西北、东部沿海及青藏高原,风能资源丰富,A项正确;西南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B项错误;我国四大气区:新疆、四川盆地、青海、鄂尔多斯,C项错误;贵州六盘水煤矿不在中纬度,D项错误。
答案: A
6.关于我国西部能源生产系统产生效益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产出效益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B.改革开放后产出效益增长最快
C.能源生产系统的产出效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D.进入21世纪西部能源开发存在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西部能源产出效益总体上升但并非逐年上升,A项错误;效益增长最快是1970~1975年,B项错误;能源生产系统的产出效益大部分时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C项错误;而进入21世纪西部能源开发存在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使西部能源生产系统效益下降。
答案: D
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乡驻地及周边部分辖区示意图,经勘探发观图示区域有储量丰富的大煤田。结合图示,分析回答7~9题。
7.随着对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利用,图示区域发生的变化有( )
①乡驻地逐渐发展成为新型的工矿城市 ②经济结构会由种植业和林果业为主发展为以工矿业为主 ③居民数量迅速增加,多从事工矿业和服务业 ④交通状况会有明显的改善,内外联系更加便捷 ⑤生态环境有可能恶化,植被减少,水源被污染,空气质量下降
A.①②⑤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8.图示区域除了通过铁路、公路等直接向外运输煤炭外,还将煤炭转化为电能输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可以把坑口电站建在①处 B.可以把坑口电站建在②处
C.可以减轻交通运输压力 D.可以减轻当地的环境污染
9.经过几十年的开采,图中区域煤炭资源几近枯竭。为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该区域规划产业结构调整。可行的措施有( )
A.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B.优化能源基地工业结构,缩短生产链
C.寻找石油、天然气等替代资源
D.提高农业地位,大面积种植水稻
解析: 第7题,资源的开发促进了工矿城市的形成,也使以农业为主的小乡镇转变为以工业为主的城市,产业结构也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倾斜;工矿业的发展也需要交通得到更大的改善;另外,工矿业的发展往往也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第8题,坑口电站的建设可以缓解运煤的压力,但会增加当地的环境污染。由于火电站有严重的大气污染,因此须布局在与当地盛行风向(东南风和西北风)垂直的郊外。第9题,煤炭基地在规划产业结构调整时,可优化能源基地工业结构,延长生产链,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水稻。
答案: 7.D 8.C 9.A
图甲中左图是我国某省年降水量分布图,右图是该省某地区甲河水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0~12题。
10.甲河被该地区誉为“母亲河”,它( )
A.属于流入北冰洋的外流河B.由半湿润地区流入半干旱地区
C.在山麓冲积扇处地下水补给河流D.河流补给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
11.甲河下游地区是开发历史悠久的耕作区,当前限制其农业发展的突出因素是( )
A.土壤 B.地形
C.水源 D.热量
12.图乙中①点表示当前甲河流域农业产值比重。为缓解当地的生态危机,拟调整该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其中合理的规划方案是( )
A.② B.③
C.④ D.⑤
解析: 第10题,从该省的轮廓可知为我国的甘肃省,甲河源于祁连山的冰雪融水,为内流河,所以A项错误;本地区年降水量均在400毫米以下,属于半干旱或干旱区,所以B项错误;本区河流的补给主要来源于高山冰雪融水,所以选择C项。第11题,甘肃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由于地处内陆,距海洋远,气候干旱,降水少,所以发展农业生产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就是水源缺乏。第12题,从图中可知,当前甲河流域农业产值比重中,畜牧业和林木业比重太小,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要提高畜牧业和林木业的比重。
答案: 10.C 11.C 12.A
备受关注的中国第三大水电站——向家坝水电站(位于金沙江上)于2008年12月底实现大江截流,各项目正顺利进行。据此完成13~15题。
13.金沙江干、支流水能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未得到充分开发,其主要原因是( )
①地质条件复杂,工程难度大 ②该区能源需求量小 ③可能诱发地震等自然灾害 ④移民难度大
A.①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4.向家坝水电站选在12月底截流的原因是( )
A.工程计划安排,无特殊原因B.此季节气温相对较低,利于施工
C.避开鱼类的洄游期D.此季节河流流量小,利于施工
15.该水电站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可能有( )
A.库区降水变率增大
B.库区水质变差
C.诱发大型的山崩、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D.生态环境恶化
解析: 第13题,向家坝水电站位于金沙江上,该流域处于我国阶梯分界处,地质条件复杂且区域经济欠发达,能源需求量小,加之移民等使得水能开发较晚。经地质勘察,该区域构造稳定性较好,无发生中强地震的地质背景。第14题,12月份该区降水较少,河流水量小,利于施工。第15题,大坝截流后由于水流变缓,水质可能变差,但是在合理开发的情况下,对库区地质、气候和生态环境影响不大。
答案: 13.B 14.D 15.B
二、综合题(共40分)
16.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20世纪末开始,我国重化工业加速发展,重工业增长值占工业增长值的比重由1998年的60.22%提高到2004年的67.58%。钢铁、汽车、化工等重化工业的快速成长,加快了我国工业化进程。我国能源利用率低,单位GDP能源消耗量为美国的3倍、日本的6.6倍,重工业发展属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
材料二 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大东北“四大经济圈”比较,如下表。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地区东北三省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2003年经济总量(万亿元)23 79811 33513 09412 95761 184(52.2%)增速均值14.8%15.5%12.2%10.7%9.1%2002年三大产业结构比重6∶52.1∶41.94.9∶49.8∶45.310.0∶45.7∶44.312.8∶49.7∶37.52003年三大产业结构比重5.1∶54.6∶40.34.1∶52.4∶43.59.5∶47.2∶43.312.5∶50.4∶37.114.6∶52.3∶33.1材料三 山西省煤炭的综合作用图(如下图)。
(1)四大经济圈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经验,今后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4分)
(2)目前我国重化工业加快发展带来的主要问题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单位GDP能源消耗量较低,主要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4分)
(4)根据上述分析,结合材料三,说明山西省工业结构的优劣,并指出其今后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8分)
答案: (1)第一、三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 提高第三产业比重
(2)资源和能源消耗量大 环境污染加剧
(3)第二产业比重较低 工业以轻工业为主
(4)优:围绕能源(煤炭)开发,充分发挥本省铝土矿、铁矿等资源优势,构建了三条产业链,实现了资源的综合有效利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劣:工业结构重型化,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不能持续发展。调整方向:对原有的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
17.流域的开发对区域发展有重要意义,美国对田纳西河的开发与治理就是一个较成功的范例。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如图甲)。
材料二 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制定的田纳西河流域治理协调系统(如图乙)。
(1)分析田纳西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2)该流域为美国著名的有色冶金工业基地,布局该类工业的主要区位优势是____________。(4分)
(3)全面实施《田纳西河流域治理协调系统规划》后,将带来哪些综合效益?(12分)
答案: (1)过度开垦,破坏植被;地形有较大起伏;降水多且集中。
(2)水能资源丰富
(3)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如减轻洪涝灾害;获得充足电力;改善航运条件;旅游业和养殖业迅速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