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老,学到老

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人教选修2学案:第5单元-第3课 法国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的最终确立 Word版含解析.doc

清歌缈缦| 2023-04-02| 233次下载| 11页| 367.225KB| 5分
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人教选修2学案:第5单元-第3课 法国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的最终确立 Word版含解析.doc
第3课 法国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的最终确立
INCLUDEPICTURE"学习导航+.TIF"
1.说出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确立共和制度等基本史实。
2.认识民主制度的建立是进步力量进行殊死斗争的结果,而不是专制势力恩赐的产物。1.重点:1875年宪法。
2.难点:对共和制最终确立的评价。INCLUDEPICTURE"阶段1.TIF"
教材整理1 法兰西第二帝国
1.建立过程
(1)执政:1848年底,君主派路易·波拿巴当选为总统,资产阶级保守派开始取代共和派执掌法国政坛。
(2)组阁:组织“秩序党”内阁,解散制宪议会。
(3)胜选:1849年,秩序党在立法议会选举中大获全胜,资产阶级保守派主宰了议会。
(4)独裁:1851年底发动政变,解散立法议会,开始个人独裁统治。
(5)称帝:1852年底,路易·波拿巴登基称帝,法兰西第二帝国的统治正式建立。
2.统治措施
(1)对内
①推行专制独裁统治,取消公民享有的自由权利。
②确立政治宣誓效忠制度。
③残酷镇压人民的反抗。
(2)对外:通过一系列侵略扩张,使法国获得了大批殖民地。
(3)调整:修改宪法,扩大立法机关的职能,适当限制皇权,给帝国涂上了代议制的色彩。
3.统治危机
(1)国内:阶级矛盾激化,要求废除帝国、重建共和国的呼声日益高涨。
(2)国外:1870年普法战争中法国大败,拿破仑三世投降被俘。
4.帝国灭亡:1870年9月初,巴黎人民起义,资产阶级宣布恢复共和国,史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教材整理2 法国共和制度的最终确立
1.背景
(1)第二帝国统治结束后,在法国到底实行君主制还是共和制的问题上,存在激烈斗争。
(2)共和派力量不断加强,君主派因内讧力量削弱。
2.经过
(1)通过宪法
①1875年初,国民议会仅以一票的多数通过了宪法修正案,确认实行共和制。
②同年,国民议会又通过一系列法律,合称1875年宪法,为共和国的存在提供了法律依据。
(2)宪法内容
①议会实行两院制,下议院由公民直接选举产生,上议院实行间接选举。
②总统由两院联席会议共同选出,拥有多种大权。
③内阁对议会负责,总理由总统任命。
(3)最终确立
①1879年初,共和派赢得总统选举,议会两院、内阁及总统职位已全部为共和派掌握。
②共和派一统天下的局面形成,资产阶级共和制在法兰西最终确立。
3.影响
(1)标志着法国人民反封建斗争任务的完成。
(2)为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INCLUDEPICTURE"思考点拨.TIF"
[误区警示] 法国共和政体正式确立的标志
法国共和政体正式确立的标志不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建立,而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它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
知识网络史论要旨INCLUDEPICTURE"2016LS-38+.tif"1.法兰西第二帝国主要代表金融贵族和大工业家的利益。第二帝国时期,社会矛盾不断激化,普法战争中的惨败,迫使法国蒙受巨大损失,并直接导致第二帝国的覆灭。
2.随着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和共和派在总统选举中获胜,法国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民主力量获得了最终胜利。INCLUDEPICTURE"阶段2.TIF"
探究点一 法兰西第二帝国的统治
史 料解 读史料一 经济方面,帝国实行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经济政策,建立了大工业,重工业中机器生产普遍代替手工劳动,法国完成了工业革命。金融资本的发展尤为突出,巴黎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史料中关键句是“实行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经济政策”。史料二 为了改变1815年以来法国的孤立状态,争夺欧洲大陆优势和进行海外殖民侵略,拿破仑三世进行多次对外战争……击败俄国后确立了在欧洲大陆的优势。19世纪50~60年代第二帝国还派遣军队侵略中国……掠夺大量财富,建立了若干殖民地。省略号把史料二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表明拿破仑三世对外战争的目的,第二、三部分表明对外战争的影响。【史料应用】
(1)根据史料一,分析拿破仑三世在经济领域实行的政策。法国经济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
【提示】 政策:实行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政策。成就:完成工业革命;金融资本发展突出,巴黎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拿破仑三世对外战争的目的。有何影响?
【提示】 目的:打破1815年以来法国的孤立状态;为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拓展海外殖民地。
影响:打破了孤立状态,确立了在欧洲大陆的优势;掠夺了大量财富,建立了广阔的殖民地,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频繁的对外战争激化了阶级矛盾,重建共和国的呼声日益高涨。
【史论拓展】 对拿破仑三世统治的认识
(1)政治上:推行独裁专制统治,取消公民享有的自由权利,强化国家机器,镇压人民的反抗,这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资产阶级建立稳定统治的需要;但是专制统治违背了共和派和广大人民的意愿,激化了阶级矛盾。
(2)经济上:重视工商业的发展,法国完成了工业革命,金融资本发展突出,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工商业资产阶级得到进一步壮大,为共和制的最终确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3)军事上:频繁的对外战争,使法国摆脱了孤立,提高了法国在欧洲的地位;掠夺了大量财富,建立了广阔的殖民地,为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有利于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战争激化了阶级矛盾,也给被侵略国家和地区带来深重的灾难,第二帝国也因战争而覆灭。
探究点二 法国共和制的最终确立
史 料解 读史料一 英国的工业革命一爆发,法国就意识到不得不紧紧追上,所以法国在19世纪面临着双重革命……从结果看,法国做得相当不错,到19世纪末,法国的国家制度问题终于得到解决,工业化也基本完成,成了欧洲第二个工业化国家。
——钱乘旦《英国通史》史料中“双重革命”是关键词,省略号后的内容是其表现。史料二 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用普选方式选出(妇女、军人无投票权)。
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共和国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以绝对多数票选出,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总统是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总统与参众两院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可解散尚未届满的众议院。内阁部长由总统任命。总统的命令须经各部部长副署。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向议会负责。
——1875年宪法两段史料中的第一句话是中心句。【史料应用】
(1)根据史料一回答,“法国在19世纪面临着双重革命”指的是什么?
【提示】 政治革命(或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
(2)“19世纪末,法国的国家制度问题”是如何“终于得到解决”的?这一过程具有什么特点?
【提示】 解决:通过1875年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共和制。特点:过程艰难曲折。
(3)史料二规定法国是什么政体?其国家权力分配主要体现了什么原则和特点?
【提示】 政体:民主共和政体。原则和特点:分权制衡;议会至上。
【史论拓展】 法国走向共和历程艰难的原因
(1)历史因素:法国的封建势力强大,法国是千年封建王国,又是传统的天主教国家,君主主义根深蒂固。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封建旧势力不甘心退出政治舞台。
(2)内部矛盾:法国资产阶级分成若干个政治派别,他们不同的政治主张也增加了法国确立共和政体的难度(同时,共和国时期政局动荡、政府缺乏威信,引起人民不满)。
(3)经济因素:法国小农经济发达,君主制传统还很浓厚。由于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对缓慢,致使法国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而法国同一时期的大资产阶级与金融贵族的力量比较强大。
(4)国际因素:法国是欧洲大陆的核心国家之一,周边国家都是君主制。法国大革命爆发后,率先废除君主制,必然引起周围君主国家的仇恨和恐慌,遭到欧洲君主制国家的反对,甚至武装干涉。
(5)革命方式:法国大革命的艰巨性是英法美革命中最突出的,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它的深刻性,革命的深刻性使法国大革命中的反抗力量特别顽固。
INCLUDEPICTURE"阶段3.TIF"
INCLUDEPICTURE"典例体验.TIF"
(2016·长沙高二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人认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是从“窗口爬进来的”。
材料二 1789~1875年,法国人民经过几番激烈的斗争,终于将法国建成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最终确立起资本主义共和政体。
(1)材料一为什么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是从“窗口爬进来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1789~1875年法国政治力量反复较量的斗争焦点。
(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为什么比前两个共和国“长寿”?
【规范解答】 第(1)问从材料信息可看出共和政体是以微弱的优势取胜的,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即可。第(2)问要纵观大革命的全过程,从政体的演变得出结论。第(3)问可以从法国的经济基础、法律保障、共和派与君主派的斗争方式等方面考虑。
【答案】 (1)共和派是以微弱的一票优势战胜了君主派。
(2)君主制和共和制的政体形式的斗争,维护和发展民主共和的斗争。
(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为其提供了法律保障;共和派掌握了政府的关键职位;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各个集团特别是工业资产阶级在国家议会中占据了多数席位。
INCLUDEPICTURE"落实评价.TIF"
1.在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对下,拿破仑三世被迫采取了一些措施以缓和矛盾。这些措施不包括(  )
A.废除帝制,恢复共和制度
B.实施一些自由化的政治改革
C.修改宪法,适当限制皇权
D.给帝国蒙上了代议制的色彩
【解析】 拿破仑三世并未废除帝制,他所建立的第二帝国因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国内人民起义而垮台。
【答案】 A
2.右图是德意志为纪念普法战争而修建的纪念碑,这场战争(  )
INCLUDEPICTURE"2016LS-38.tif"
①普鲁士俘虏了法国的皇帝 ②引发了法国巴黎人民的起义 ③促使法国恢复了君主制 ④使法国君主派势力进一步强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 普法战争中,法国最后战败,引发了法国内部的革命,法兰西第二帝国的统治被推翻,君主派受到了一定的打击。因此,③④的叙述不正确。
【答案】 A
3.法国在民主制度确立过程中曾建立过三次共和国,第三共和国时共和制确立。第三共和国取代的是(  )
A.波旁王朝B.法兰西第二帝国
C.七月王朝D.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解析】 1870年7月,普法战争爆发,7月2日,拿破仑三世和他的大军在色当被围并投降。9月4日,共和派在市政厅宣布废黜波拿巴家族,建立共和国,史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第二帝国就此终结。
【答案】 B
4.根据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由间接选举产生的是(  )
①内阁总理 ②总统 ③上议院 ④下议院
A.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②④
【解析】 根据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可知,内阁总理由总统任命;总统由两院联席会议选出;上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下议院由公民直接选举产生。
【答案】 A
5.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拿破仑三世的倒行逆施,极大地加剧了国内的阶级矛盾,使第二帝国的统治处于危机之中。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拿破仑三世继续企图用对外战争转移人民的视线。皇后欧仁妮就说:“如果没有战争,我儿子就不能做皇帝了。”
材料二 1866年普奥战争之后,普鲁士已经把德意志大部分领土统一起来,只剩下靠近法国的4个邦没有统一。拿破仑三世担心德国成为强大统一的国家,同法国争夺欧洲霸权,甚至威胁法国的安全,因而极力破坏德国的统一。普鲁士要完成统一德国的事业,难免要同法国一战,同时,普鲁士还想通过对法作战夺取法国丰富的矿区阿尔萨斯和洛林。
材料三 普法战争刚爆发,马克思就预言:“不管路易·波拿巴同普鲁士的战争结局如何,第二帝国的丧钟已经在巴黎敲响了。”
(1)普法战争爆发的原因有哪些?
(2)为什么马克思说“第二帝国的丧钟已经在巴黎敲响了”?
【答案】 (1)拿破仑三世发动战争的原因:通过战争转移人民的视线,维持自己的统治;破坏德国统一,防止德国强大同法国争夺欧洲霸权,甚至威胁法国安全。普鲁士发动战争的原因:为了完成德国的统一事业,通过对法战争夺取法国矿产丰富的阿尔萨斯和洛林。
(2)因为战争爆发前,第二帝国内部已经危机深藏。对内,拿破仑三世推行专制独裁统治,公然取消“自由、平等、博爱”等大革命时期的口号和公民享有的自由权利,确立政治宣誓效忠制度,通过强化军队、警察和官僚机构以加强对社会的控制,残酷镇压人民的反抗。对外,他不断进行侵略战争。拿破仑三世的独裁统治和战争政策,引起社会的广泛不满,阶级矛盾不断激化,要求废除帝国、重建共和国的呼声日益高涨。所以,马克思说“不管路易·波拿巴同普鲁士的战争结局如何,第二帝国的丧钟已经在巴黎敲响了”。
学业分层测评(十三)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在路易·波拿巴当政时期,法国“秩序党”在立法议会选举中大获全胜。“秩序党”的目标是(  )
A.恢复法国正常的统治秩序
B.推翻共和,重建君主制
C.在法国推行宗教自由政策
D.打击王党势力,维护共和
【解析】 路易·波拿巴当选法国总统后,波旁王朝的拥护者正统派与奥尔良王朝的拥护者奥尔良派结成同盟,目标是恢复社会“秩序”即推翻共和,重建君主制。
【答案】 B
2.1852年底,路易·波拿巴颁布了一部新宪法。这部宪法的突出特征是(  )
A.给广大人民普选权
B.极大地扩大了总统权力
C.确立了法国共和制
D.确立了代议制民主政治
【解析】 根据路易·波拿巴颁布的新宪法,总统作为国家元首任期十年,独揽一切权力,普选产生的议会只是个装饰品,故选B项。
【答案】 B
3.法兰西第二帝国覆灭后,法国国民议会内部出现了激烈的斗争。其斗争的焦点在于(  )
A.是否实行共和制
B.是否实行普选权
C.是否建立代议制
D.是否制定新宪法
【解析】 法兰西第二帝国覆灭后,在法国到底实行君主制还是实行共和制的问题上,新选出的国民议会内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最终共和派取得了优势。
【答案】 A
4.某学校的历史活动课上进行了关于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过程的研究,结果如下:君主专制→君主立宪制→共和制→帝制→共和制→________→共和制。其中粗心的同学在整理结论时漏了一处,请根据所学判断横线处应是(  )
A.君主专制B.帝制
C.君主立宪制D.共和制
【解析】 在法国最终确立共和政体前,应当处于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故选B项。
【答案】 B
5.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一项修正条文规定:“凡曾统治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这一修正条文的意义在于(  )
A.消灭了法国的保守势力
B.摒弃了封建的等级制度
C.平民可直选法国的总统
D.有利于确立巩固共和制
【解析】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法国的共和政体,题干的条文规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主派的复辟,有利于确立巩固共和制。
【答案】 D
6.1880年7月,法国政府规定:“凡1880年7月6日以前,因政治犯罪和因违反新闻法行为而被判刑者,一律赦免。”被赦免者既有巴黎公社战士,也有君主派人士。这表明在当时的法国(  )
A.政府力图借助工人阶级确立共和制
B.国民议会中有多数议员希望恢复君主制
C.政府欲通过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共和制
D.宪法规定议会有立法、缔结条约和特赦权力
【解析】 法国政府赦免的政治犯既有激进的公社战士,也包括保守的君主派,联系法国的政治状况分析其目的,即可知选C项。
【答案】 C
[能力提升]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天法国的政体属于民主共和制,它的形成可以追溯到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自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开始建立政权后,其政体先后采用过君主立宪制、共和制、帝制、总统制共和制、议会制共和制、半总统半议会制共和制等,历经200多年的演变,是各阶级、各阶层力量不断角逐、彼此斗争的产物。
——《论近现代法兰西国家的共和之路及政体演变》
材料二 法国是欧洲极具特色的国家。从国内政治发展方面看,其国体变化之剧,政体更迭之快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堪称独一无二。近代以来法国的政体及其演变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法国政治发展与对外政策》
(1)根据上述材料,指出法国政体演变的特点和实质。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所说的“近代以来法国的政体及其演变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造成这种特性的原因有哪些?
【解析】 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其政体先后采用过君主立宪制、共和制、帝制、总统制共和制、议会制共和制、半总统半议会制共和制等”说明法国政体演变曲折反复,变更频繁;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信息“各阶级、各阶层力量不断角逐、彼此斗争的产物”指出法国政体演变的实质。第(2)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其国体变化之剧,政体更迭之快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堪称独一无二”分析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当时法国的思想观念、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水平、大革命后政局长期动荡、对外战争等角度回答原因。
【答案】 (1)特点:曲折反复、变更频繁。
实质:是各阶层或利益集团的权力关系和利益分配的不断调整。
(2)理解:近代以来,法国尝试过多种政体,现在法国采取的还是世界上最独特的半总统半议会制共和制。
原因:传统思想及启蒙运动等不同政治学说的影响、资本主义发展水平的变化、大革命激进措施的影响、政局长期动荡、频繁的对外战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