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学业分层测评14 Word版含解析.doc
抹茶味儿的菇凉|
2023-03-17|
52次下载|
7页|
187.258KB|
5分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学业分层测评14 Word版含解析.doc
学业分层测评(十四)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当前,水资源紧缺已成为许多国家与地区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人们正在采取多种措施摆脱这一困境。据此回答1~3题。
1.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目前人类可以大量利用的( )
A.冰川水、河水、湖泊水
B.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C.冰川水、大气水、土壤水
D.大气水、淡水湖泊水、沼泽水
2.根据自然条件与用水需求等因素判断,下列四组国家中,水资源都非常紧缺的一组是( )
A.埃及、新加坡B.巴西、阿根廷
C.英国、以色列D.美国、墨西哥
3.跨流域调水是解决地区水资源不足的措施之一。下列国家中,根据本国自然环境特点进行大规模“东水西调”的是( )
【导学号:23010176】
A.俄罗斯B.加拿大
C.中国D.澳大利亚
【解析】 第1题,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淡水资源,目前人类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为循环周期较短的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第2题,造成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社会因素。埃及主要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新加坡虽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但国土面积小,境内无大的河流,人口密度很大,人均水资源较少,其他三项中巴西、英国、美国的水资源都比较丰富。第3题,澳大利亚东部有南北纵贯的大分水岭,从东部海洋吹来的湿润气流在大分水岭的东侧降下丰富的地形雨,在大分水岭的西侧,气流下沉,降雨稀少,因此澳大利亚建设了“东水西调”工程来解决西部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答案】 1.B 2.A 3.D
4.我国南方降水较多,但一些工业城市缺水的原因是( )
A.地下水量少
B.工业污染严重,属水质性缺水
C.河流少,径流量小
D.伏旱导致部分地区干旱
【解析】 我国南方降水较多,但一些工业城市缺水是因为工业污染严重,属水质性缺水。
【答案】 B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重视水的拦蓄和利用。以色列几乎把每一滴雨水都积存起来;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收集和积储雨水,供生产和生活之用。据此回答5~6题。
5.对雨水的积存,主要是对水循环的哪一环节产生影响( )
A.水汽输送B.蒸发
C.降水D.径流
6.以色列为了增加水资源,采取了多种措施,其中属于节流措施的是( ) 【导学号:23010177】
A.在沿海地区采用海水淡化
B.合理开采地下水
C.采用滴灌措施发展农业
D.雨季时将雨水收集起来
【解析】 第5题,大气降水在地表形成地表径流,因此收集和积蓄雨水,是对地表径流环节产生影响。第6题,进行海水淡化、开采地下水、收集雨水三项措施都属于开源措施;在农业生产中发展滴灌可以有效节约水资源,属于节流措施。
【答案】 5. D 6. C
读某地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降水量数据表,完成7~8题。
月份123456月平均气温(℃)-7.3-2.55.311.716.720.5月平均降水量(mm)0.50.62.56.013.011.0月份789101112月平均气温(℃)22.421.015.99.41.6-5.7月平均降水量(mm)19.828.517.09.01.60.57.表中数据反映了该地水资源具有的特点是( )
A.空间分布不均B.季节分配不均
C.蒸发微弱D.气候干旱
8.为改善该地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应当( )
A.禁止耗水产业的发展
B.改进耕作和灌溉方式
C.建造大型人工湖以改善小气候
D.大量开采地下水以弥补地表水的不足
【解析】 该题组主要考查水资源的时间分配规律,农业生产过程中合理利用水资源的途径和不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危害。气候干旱不属于水资源的特点;改进耕作和灌溉方式可以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答案】 7.B 8.B
9. 读材料,分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水资源丰缺地域差异略图。
INCLUDEPICTURE "F:\\2.2017-2018版同步课件\\制作中\\人教地理必修一张青云\\XTB16-3-54.tif" \* MERGEFORMAT
材料二 我国水资源与世界水资源比较表。
水资源数量世界中国美国总量(108m3)470 00027 00029 700人均水资源占有量(m3/人)7 0002 0009 900(1)从总量来看,我国水资源总量比较__________,但人均占有量__________。
【导学号:23010178】
(2)我国水资源总量与美国相近,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为美国的五分之一,这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为:空间上__________多,__________少,__________多,__________少;时间上__________两季多,__________两季少,年际变化__________(大,小)。
(4)目前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生态环境危机之一。请分析我国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的原因。
【解析】 第(1)题,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是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少。第(2)题,中国人口大约是美国的5倍,因此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为美国的五分之一。第(3)题,我国的水资源时空分布很不均匀,空间上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时间上夏秋多,冬春少;并且年际变化大。第(4)题,我国北方地区人口多,经济较发达,工农业用水量大;生产生活中不注意环保,水污染浪费严重;我国水土资源搭配不合理,北方耕地面积大,但由于受季风的影响,水资源的总量较小,且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比较大。
【答案】 (1)丰富 少
(2)我国人口总量大,约是美国的五倍
(3)南方 北方 东部 西部 夏秋 冬春 大
(4)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北方地区降水少,淡水资源总量少。
[能力提升]
水足迹是指生产商品与服务所耗费的水资源数量,其中本国生产给本国消费的部分为内部水足迹,他国生产给本国消费的部分为外部水足迹。下表示意Y国1999年的可更新水资源和水足迹情况。完成10~11题。
可更新水资源
(109m3/年)内部水足迹
(109m3/年)外部水足迹
(109m3/年)1.72.26.410.根据表中数据可知Y国( )
【导学号:23010179】
A.水资源总量丰富
B.属于发展中国家
C.水资源严重匮乏
D.水资源利用率低
11.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减少内部水足迹的是( )
①发展高效节水农业 ②进口水密集型产品
③出口水密集型产品 ④修建大型水利工程
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①④
【解析】 第10题,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国可更新水资源数量小,水足迹的数量远远高于可更新水资源数量,说明该国水资源严重匮乏;内部水足迹高于可更新水资源数量说明水资源利用率高。第11题,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和进口水密集型产品有利于减少该国内部水足迹。
【答案】 10.C 11.A
12.下图为“世界某自然资源主要分布图”,该资源是世界陆地淡水的宝库,近年来该资源的分布面积呈减少趋势,主要原因是( )
【导学号:23010180】
INCLUDEPICTURE "F:\\2.2017-2018版同步课件\\制作中\\人教地理必修一张青云\\XTB16-3-55.tif" \* MERGEFORMAT
A.岩浆活动频繁
B.大量开发利用
C.全球气候变暖
D.降水变率增大
【解析】 从图中看,南极和北极地区以及大陆上的高山地区是该资源的分布区,说明此类资源是冰川资源,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大量融化,其分布区面积减少。
【答案】 C
13.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中国部分流域情况表
流域流域面积
(104 km2)人口(万)水资源量
(108m3)水资源利用
量(108m3)珠江流域5813 955.186 478.18834.09黄河流域7915 387.82481.50402.56长江流域17840 825.129 274.221 737.12海河流域3210 627.02212.06432.83淮河流域3315 502.13625.29656.92(1)根据表格中的相关数据判断,人均水资源最丰富的是__________流域,水资源最短缺的是__________流域。
(2)为什么“南水北调”势在必行?
【导学号:23010181】
(3)天津和上海两大城市均存在用水紧张问题,但紧张的主要原因有所不同,天津是由于________,上海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针对我国水资源问题的现状和特点,简要说明为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除了跨流域调水、治理水污染外,还应从哪些方面采取相应对策?
【解析】 第(1)题,根据表格中的相关数据,结合人均水资源量的计算方法,进行简单的计算即可得出结论。第(2)题,根据计算可知,华北地区所在的海河、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而华北地区工农业发达,人口、城市数量增长很快,水资源短缺严重地制约了华北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解决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国家决定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将长江流域多余的水资源调往缺水的华北。第(3)题,分析天津和上海两大城市用水紧张的原因要从两大城市所在的气候区和水资源利用状况方面分析:天津位于半湿润气候区,降水量小,造成资源性缺水;而上海位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本身并不缺水,但由于水污染严重造成了水质性缺水。第(4)题,解决水资源问题要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考虑。
【答案】 (1)珠江 海河
(2)华北严重缺水,极大地制约了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水资源不足(资源性缺水) 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
(4)①节约用水,合理用水,减少浪费;②修建水库;③开发新的水源(如淡化海水);④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型农业和节水型工业;⑤加强法制规范管理,提高全民珍惜水资源的意识。
学业分层测评(十四)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当前,水资源紧缺已成为许多国家与地区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人们正在采取多种措施摆脱这一困境。据此回答1~3题。
1.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目前人类可以大量利用的( )
A.冰川水、河水、湖泊水
B.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C.冰川水、大气水、土壤水
D.大气水、淡水湖泊水、沼泽水
2.根据自然条件与用水需求等因素判断,下列四组国家中,水资源都非常紧缺的一组是( )
A.埃及、新加坡B.巴西、阿根廷
C.英国、以色列D.美国、墨西哥
3.跨流域调水是解决地区水资源不足的措施之一。下列国家中,根据本国自然环境特点进行大规模“东水西调”的是( )
【导学号:23010176】
A.俄罗斯B.加拿大
C.中国D.澳大利亚
【解析】 第1题,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淡水资源,目前人类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为循环周期较短的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第2题,造成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社会因素。埃及主要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新加坡虽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但国土面积小,境内无大的河流,人口密度很大,人均水资源较少,其他三项中巴西、英国、美国的水资源都比较丰富。第3题,澳大利亚东部有南北纵贯的大分水岭,从东部海洋吹来的湿润气流在大分水岭的东侧降下丰富的地形雨,在大分水岭的西侧,气流下沉,降雨稀少,因此澳大利亚建设了“东水西调”工程来解决西部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答案】 1.B 2.A 3.D
4.我国南方降水较多,但一些工业城市缺水的原因是( )
A.地下水量少
B.工业污染严重,属水质性缺水
C.河流少,径流量小
D.伏旱导致部分地区干旱
【解析】 我国南方降水较多,但一些工业城市缺水是因为工业污染严重,属水质性缺水。
【答案】 B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重视水的拦蓄和利用。以色列几乎把每一滴雨水都积存起来;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收集和积储雨水,供生产和生活之用。据此回答5~6题。
5.对雨水的积存,主要是对水循环的哪一环节产生影响( )
A.水汽输送B.蒸发
C.降水D.径流
6.以色列为了增加水资源,采取了多种措施,其中属于节流措施的是( ) 【导学号:23010177】
A.在沿海地区采用海水淡化
B.合理开采地下水
C.采用滴灌措施发展农业
D.雨季时将雨水收集起来
【解析】 第5题,大气降水在地表形成地表径流,因此收集和积蓄雨水,是对地表径流环节产生影响。第6题,进行海水淡化、开采地下水、收集雨水三项措施都属于开源措施;在农业生产中发展滴灌可以有效节约水资源,属于节流措施。
【答案】 5. D 6. C
读某地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降水量数据表,完成7~8题。
月份123456月平均气温(℃)-7.3-2.55.311.716.720.5月平均降水量(mm)0.50.62.56.013.011.0月份789101112月平均气温(℃)22.421.015.99.41.6-5.7月平均降水量(mm)19.828.517.09.01.60.57.表中数据反映了该地水资源具有的特点是( )
A.空间分布不均B.季节分配不均
C.蒸发微弱D.气候干旱
8.为改善该地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应当( )
A.禁止耗水产业的发展
B.改进耕作和灌溉方式
C.建造大型人工湖以改善小气候
D.大量开采地下水以弥补地表水的不足
【解析】 该题组主要考查水资源的时间分配规律,农业生产过程中合理利用水资源的途径和不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危害。气候干旱不属于水资源的特点;改进耕作和灌溉方式可以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答案】 7.B 8.B
9. 读材料,分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水资源丰缺地域差异略图。
INCLUDEPICTURE "F:\\2.2017-2018版同步课件\\制作中\\人教地理必修一张青云\\XTB16-3-54.tif" \* MERGEFORMAT
材料二 我国水资源与世界水资源比较表。
水资源数量世界中国美国总量(108m3)470 00027 00029 700人均水资源占有量(m3/人)7 0002 0009 900(1)从总量来看,我国水资源总量比较__________,但人均占有量__________。
【导学号:23010178】
(2)我国水资源总量与美国相近,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为美国的五分之一,这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为:空间上__________多,__________少,__________多,__________少;时间上__________两季多,__________两季少,年际变化__________(大,小)。
(4)目前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生态环境危机之一。请分析我国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的原因。
【解析】 第(1)题,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是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少。第(2)题,中国人口大约是美国的5倍,因此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为美国的五分之一。第(3)题,我国的水资源时空分布很不均匀,空间上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时间上夏秋多,冬春少;并且年际变化大。第(4)题,我国北方地区人口多,经济较发达,工农业用水量大;生产生活中不注意环保,水污染浪费严重;我国水土资源搭配不合理,北方耕地面积大,但由于受季风的影响,水资源的总量较小,且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比较大。
【答案】 (1)丰富 少
(2)我国人口总量大,约是美国的五倍
(3)南方 北方 东部 西部 夏秋 冬春 大
(4)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北方地区降水少,淡水资源总量少。
[能力提升]
水足迹是指生产商品与服务所耗费的水资源数量,其中本国生产给本国消费的部分为内部水足迹,他国生产给本国消费的部分为外部水足迹。下表示意Y国1999年的可更新水资源和水足迹情况。完成10~11题。
可更新水资源
(109m3/年)内部水足迹
(109m3/年)外部水足迹
(109m3/年)1.72.26.410.根据表中数据可知Y国( )
【导学号:23010179】
A.水资源总量丰富
B.属于发展中国家
C.水资源严重匮乏
D.水资源利用率低
11.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减少内部水足迹的是( )
①发展高效节水农业 ②进口水密集型产品
③出口水密集型产品 ④修建大型水利工程
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①④
【解析】 第10题,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国可更新水资源数量小,水足迹的数量远远高于可更新水资源数量,说明该国水资源严重匮乏;内部水足迹高于可更新水资源数量说明水资源利用率高。第11题,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和进口水密集型产品有利于减少该国内部水足迹。
【答案】 10.C 11.A
12.下图为“世界某自然资源主要分布图”,该资源是世界陆地淡水的宝库,近年来该资源的分布面积呈减少趋势,主要原因是( )
【导学号:23010180】
INCLUDEPICTURE "F:\\2.2017-2018版同步课件\\制作中\\人教地理必修一张青云\\XTB16-3-55.tif" \* MERGEFORMAT
A.岩浆活动频繁
B.大量开发利用
C.全球气候变暖
D.降水变率增大
【解析】 从图中看,南极和北极地区以及大陆上的高山地区是该资源的分布区,说明此类资源是冰川资源,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大量融化,其分布区面积减少。
【答案】 C
13.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中国部分流域情况表
流域流域面积
(104 km2)人口(万)水资源量
(108m3)水资源利用
量(108m3)珠江流域5813 955.186 478.18834.09黄河流域7915 387.82481.50402.56长江流域17840 825.129 274.221 737.12海河流域3210 627.02212.06432.83淮河流域3315 502.13625.29656.92(1)根据表格中的相关数据判断,人均水资源最丰富的是__________流域,水资源最短缺的是__________流域。
(2)为什么“南水北调”势在必行?
【导学号:23010181】
(3)天津和上海两大城市均存在用水紧张问题,但紧张的主要原因有所不同,天津是由于________,上海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针对我国水资源问题的现状和特点,简要说明为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除了跨流域调水、治理水污染外,还应从哪些方面采取相应对策?
【解析】 第(1)题,根据表格中的相关数据,结合人均水资源量的计算方法,进行简单的计算即可得出结论。第(2)题,根据计算可知,华北地区所在的海河、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而华北地区工农业发达,人口、城市数量增长很快,水资源短缺严重地制约了华北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解决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国家决定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将长江流域多余的水资源调往缺水的华北。第(3)题,分析天津和上海两大城市用水紧张的原因要从两大城市所在的气候区和水资源利用状况方面分析:天津位于半湿润气候区,降水量小,造成资源性缺水;而上海位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本身并不缺水,但由于水污染严重造成了水质性缺水。第(4)题,解决水资源问题要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考虑。
【答案】 (1)珠江 海河
(2)华北严重缺水,极大地制约了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水资源不足(资源性缺水) 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
(4)①节约用水,合理用水,减少浪费;②修建水库;③开发新的水源(如淡化海水);④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型农业和节水型工业;⑤加强法制规范管理,提高全民珍惜水资源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