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老,学到老

高中历史 2.2 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4.doc

抹茶味儿的菇凉| 2023-04-04| 239次下载| 3页| 12.825KB| 5分
高中历史 2.2 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4.doc
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 同步练习(一)
选择
1、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理念论”是一种(  )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观点
D、旧唯物主义观点
2、他设计的理想国是后来一系列理想国中的第一个。这种政治学说中理想国家与现实国家的对立,开创了西方政治思想史中乌托邦主义的传统。这个人是指(  )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莫尔
D圣西门
3、柏拉图最终的培养目标是(  )
A、武士
B、士农工商
C、哲学家
D、公民
4、柏拉图“理想国”是奴隶主的理想;资产阶级把永葆资本主义制度作为他们的理想;无产阶级则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奋斗目标。这说明(  )
A、在阶级社会,理想具有阶级性
B、他们的理想都是幻想
C、每一时代的人们都有美好的愿望
D、理想是虚无缥渺的东西
5、提出“无学识者不能治国”的是(  )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基雅维利
D、密尔
6、古希腊阿卡德米学园是    创办的(  )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昆体良
7、古希腊的阿卡德米学园要求必须学好   ,才能进入学园,否则就难以进入深奥的哲学殿堂(  )
A、天文学
B、哲学
C、几何学
D、算术
二、阅读下列材料:
柏拉图认为,自然界中有形的东西是流动的,但是构成这些有形物质的“形式”或“理念”却是永恒不变的。柏拉图指出,当我们说到“马”时,我们没有指任何一匹马。而“马”的含义本身独立于各种马(“有形的”),它不存在于空间和时间中,因些是永恒的。但是某一匹特定的,有形的、存在于感官世界的马,却是“流动的”,会死亡,会腐烂。
通过上段材料,你认为怎样正确认识柏拉图的理念论?
三、阅读下列材料:
伯拉图提出,“知识”和“意见”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他把一般人所谓的知识归结到“意见”范畴。“知识”只是哲学家才具有,它是对“理念”的把握,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在他看来,哲学家的本质征是具有知识,但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知识。只有哲学家才达到了对国家理念的认识,知道理想国家应该怎样组织、怎样治理。根据专业分工的原则,治国是一门专门的知识,只有哲学家才真正掌握它,也只有他们才有资格执政。同时,柏拉图接受了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信念,认为善出于知,恶出于无知。人一旦有了关于善的真知识,就会具备完善的德行。哲学家是最有智慧的人,也是唯一掌握了真知识的人,因而必然是德行最完美的人,只有他们才有资格矫正国人恶劣的品性。
以上这段材料说的是柏拉图的什么理论?你是如何理解的?
答案:
一、1、B 
2、B
3、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柏拉图“哲人王”概念的理解。柏拉图认为国家的统治者应该由最富有智慧和正义的哲学家担任,所以其培养的目标是哲学家。 答案:C
4、思路解析:B, D两项显然不对,应排除。 C项说的有道理但不能说明最本质的共性。而A项更能体现这三者共性的实质。 答案:A
5、思路解析:这是柏拉图《国家篇》中的观点,认为护国者负责治理国家,要有智慧之德。 答案:A
6、 答案:B
7、答案:C
二、思路解析:柏拉图认为,唯一真实的世界是永恒存在的理念世界,人们感受到的现实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反映。柏拉图把独立于事物和人们认识之外的一般的东西称作“理念”,认为只有理念才是真实的存在,因为它构成一个客观独立存在的理念世界,如善的本身、美的本身、 正义的本身等。 答案:柏拉图的认识是一种唯心主义的 思想,自然界是客观的、真实的存在,人 们的认识来自对客观世界的感觉,没有感觉就没有认知。
三、思路解析:本题考查阅读分析史料及从 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柏拉图的观点要系统地掌握理解。解答时应注意概括材料的核心内容,多角度答题,做到要点全面,语言简练。 答案:阐述的是柏拉图的“哲学王”理论, 是柏拉图《国家篇》中理想国家的核心内容。